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学生写出个性来,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样事物,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得出的结论是千差万别的。教师要善于点拨,让学生学会去捕捉生活中的新鲜事物,用新角度去观察问题,用新眼光去分析问题,用新方式去叙述事物,表达力求形成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其次,要让学生说他们想说的话,写他们想写的文章。青春期的青年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最少保守思想,对传统观念和社会发展育的矛盾最为敏感。他们对社会、人生、生活的思考有时可…  相似文献   

2.
所谓辩证思维,就是用运动和联系的观点或方法去分析事物、研究问题,用辩证法去揭示事物的本质.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解题则是数学学习的基本活动,由于题目千变万化,已知和未知之间充满矛盾的对立统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不失时机地运用辩证的观点阐述问题,引导学生用辩证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激活创新意识,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本文就解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作些探讨,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反映。地理思维方式的培养是教会学生用地理思维方式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并运用地理思维去预见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从地理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地理课堂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式为首要任务,注重日常的积累,这是学生能否学好地理的关键。地理课堂应教会学生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世界,树立正确的地理观,正确看待当今世界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所谓辩证思维,就是用运动的联系的观点或方法去分析事物、研究问题,用辩证法去揭示事物的本质.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不失时机地运用辩证的观点阐述问题,引导学生用辩证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激活创新意识,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绝对值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绝对值知识分布于中学数学各章节,绝对值问题贯穿于整个中学教材体系,绝对值的知识和解法也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想.本文拟就绝对值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作点探讨,供教师开展第二课…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充分认识到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知道如何运用数学方法自觉地、有意识地去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事物,处理有关的问题,使所学的数学知识成为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密切联系的内容.数学意识就是指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和处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或思维习惯.下面,笔者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数学意识是指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和处理事物,用数学思想、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或思维习惯.小学生的数学意识主要指整体意识.化归意识、抽象意识、推理意识等.  相似文献   

7.
哲学上曾定义:"规律就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必然趋势或内在联系。"大凡世界上所有事物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某种规律,当我们找准了、抓住了这些规律便会更好地认识事物,更好地利用事物和改造事物。正因掌握规律对把握事物特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而在新课程实验稿推出后.教育工作者就形成一个共识:学习数学就是用数学的视角看问题,就是用数学的方法去分析客观世界里事物的相似点与异同点,就是用数学的思想总结隐藏于大干世界中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王慧娟 《成才之路》2010,(24):21-21
一、激发兴趣,提高对政治课的学习欲望 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和从事活动的内驱力,是成功的先导。只有对事物感兴趣,才会愉快地、主动地去探究它。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取得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  相似文献   

9.
借代和借喻     
给事物换一个名称,即不直接说出事物的名称,而用有密切关系的另一事物的名称去代替,这就是借代。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角度来看,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其本质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另一种事物。经济隐喻就是人们用熟知的概念去理解经济领域中复杂的事物和现象。英汉经济语篇中存在着大量的相似或相同的生物隐喻,两者有其文化共通性。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反对孤立、片面、静止地看问题,要求全面具体地分析问题,从矛盾双方的联系中去观察和把握事物.我们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一、用问题牵引学生,让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我们分析问题时,要想不违背规律,就必须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要研究大趋势,重视曲折和反复.如果用静止的、孤立的观点去看待和分析问题,就不能洞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淮阴侯列传》教学片断: 师:如果没有陈旆兵变,韩信就能不被杀吗?韩信的真正死因有哪些?请大家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2.
特殊化,是认识数学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往往总是从事物的个别现象开始的.因为,从问题的特殊情况出发去观察、分析问题,往往能受到启示.当问题不强调一般性,而具有任意性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用特殊(个别)来代替一般,从而使问题得以简化.  相似文献   

13.
穆华娟 《考试周刊》2011,(23):81-82
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并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发散性思维的特征面对事物的多样性和事物的普遍联系,人们的思维方法仅仅用逻辑推理的线性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有普遍意义的十分有价值的思维方法。它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答问题的思维方式。多思路、多方面地去思考问题,而不是沿着一个方向去钻牛角尖是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15.
地理学科中有许多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通常会因解释肤浅而导致学生认识上的模糊。适当运用类比法,可使学生学会由熟知事物去认识未知事物,用具体事物去理解抽象概念,达到形象、直观、易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二次大战胜利后国际新局面的两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辩证法告诉我们:由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它内在的矛盾,因此,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战争是一种事物,领导战争全局的历史人物也是世界上的千万事物之一,它们或他们同样具有两重性。怎样去分析各种事物两重性的特征,也就是怎样用两点论去恰当地剖析  相似文献   

17.
所谓变式,就是变换问题的表现形式,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来呈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变式去认识事物,可以打破框框,克服习惯约束,使学生善于探索用多种方案、途径,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教育价值 首先,它能使学生认识到所学数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其次,它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再次,它能使学生感受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后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往往是先从特殊再到一般.由于事物的特殊性中也蕴涵着事物的某些普遍性,因而我们有时就可用这种特殊性去探讨事物的普遍性,这种方法之一便是“赋值法”.“赋值法”的运用十分广泛,它不仅是解决选择题与填空题简便易行的方法,也是探索思路和发现问题的向导.本文选取高中数学中的几个典型例题加以说明,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