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良好途径.虽然高中生已经具有了相当程度的理解能力和抽象、转化能力,但是高中数学老师也应该根据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对应用题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优化,促使高中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把课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途径之一,是学生在课本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应用数学意识途径之一.利用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内容,考查了学生的抽象能力.其解题关键在于抽象出几何图形,再通过有关三角函数知识找到解决方案,列出相关的等式,最终求出答案.本文列举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常见案例,分析解题思路,并对解题的一般步骤做出总结,破解其解题过程,帮助学生在运用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时找准切入点,从容作答.  相似文献   

3.
数学应用题是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能力进行考查的一类题目.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形成解答数学应用题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笔者认为,在教学中,使"问题情境的数学化",即在阅读材料,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再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基本模型,是解决数学应用性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画图是学生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策略.教给学生画图的方法,可以把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达到使学生理解题意、正确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画图来分析、解决问题,搜寻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教师可以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施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通过“问题—讨论—探索—发现—应用”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的双向转化训练,使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想方法,形成自觉地应用数学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从数学教学的不同侧面强调发挥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能力,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同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使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基本的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阶段,数形结合解题思想凭着直观、形象和易于接受的优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能够将原本抽象的思维具体化,有助于把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建立起模型,把实际问题进行化解.本文通过对于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阐述,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调查分析   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容乐观: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数学知识并会用数学知识解答课本上的问题,却往往不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受学习材料的限制。数学课本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材料。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课本学习材料的限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基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数学课本在编排时,已将复杂的实际问题抽象为通俗、易懂的数学问题,这是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知识。但对于实际…  相似文献   

9.
一、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现状 1.过分热衷于“题海战术”和机械模仿 我国学生的数学基本功比较扎实,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较高,但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强、创造能力较弱.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抓住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通过“题海战术”,使学生处于一种机械模仿加记忆的状态,以解题为目的,不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探讨,致使学生对一些常见数学问题的解法比较熟悉,但往往不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不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相似文献   

10.
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在教学中,如果能从数学思想的高度去规划、设计教学过程,会明显提升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本文通过在教学中对问题进行梯次设置,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熟悉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进而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数学抽象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炼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立足数学抽象素养和解题的内在联系,优化和完善解题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为此,文章通过基于“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解题教学实践,从融入数学思想解决问题、巧妙搭建辅助线解题、加强数学思维训练、强化数学符号转化训练、强化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等方面入手,探索数学抽象下的解题教学策略,以此强化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2.
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本文通过实例表明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思想、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建模活动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初中数学课标中对数学建模提出以下要求: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析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更大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数学建模就是对现实事物进行抽象概括,作出一个相应的数学模型,它是一个数学化过程.与人们观念中习惯的实物模型不同的是,数学模型只是一些数学符号、图表和表达式.实际上,数学建模就是一种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作为工具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一种技术化、艺术化的过程.而中学数学建模就是用中学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与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的过程.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可归纳如下: 实际问题往往是较为复杂的,因而只能首先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来进行定量的研究,这正是一种抽象和简化…  相似文献   

15.
模型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模型思想的教学,使学生经历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的目的.本文以"篮球比赛问题"为例,从问题引入、解决、拓展、延伸等方面入手,就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建模思想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6.
数学来源于生活,是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学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如何根据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所掌握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进行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探索其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刘学宝 《新疆教育》2013,(16):126-127
所谓数学模型,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研究对象,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在做了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并通过数学语言表述出来的一个数学结构,数学中的各种基本概念,都是以各自相应的现实原型作为背景而抽象出来的数学概念。我们的数学教学说到底实际上就是教给学生前人给我们构建的一个个数学模型和怎样构建模型的思想方法,以使学生能运用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数学抽象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之一,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抽象能力,同时随着知识学习的深入,其抽象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与发展.建立数学概念、发现数学规律、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的重要过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经历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9.
数学模型是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桥梁,学习和研究数学模型,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亦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为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从实际问题中引出新概念、新知识,并注意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及抽象、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使学生多方面全方位感受数学建模思想,了解数学建模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逐渐理解和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不等式(组)应用题,反映了数学与生产实际的联系。它要求学生能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建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这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在解决不等式(组)的应用题时,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综合应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组)的数学问题从而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