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采用现场观摩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丁松削攻型打法的成功之处。研究结果显示,发球绝、削球稳、攻球准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丁松在世界大赛中克敌制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张颖  赵晖 《乒乓世界》2006,(7):34-34
1995年世乒赛,丁松具有突破性的削球反攻打法,不仅搅乱了欧洲乒团的阵脚,还作为中国队的"秘密武器",为中国男乒重夺阔别六年的斯韦思林杯立下了汗马功劳。丁松用一种石破天惊的方式为中国乒乓书写了闪亮的一笔。面对曾经的辉煌,丁松却用"老黄历"来描述那段经历。他只是觉得,"那时候各个方面都还不错,技术,思想都很过硬。"在经历过辉煌后,"秘密武器"变得不再神秘,丁松打法的威力就变得小了许多。1998年,已不再是国家队成员的丁松前往德国开始了自己五年的漂泊生活。丁松觉得在德国的五年把自己的棱角都磨光了,人也变得平坦了好多。大家都说丁松  相似文献   

3.
陈洁 《乒乓世界》2000,(7):12-12
在第二届世界男子乒乓球俱乐部俱乐部锦标赛中,黑龙江三精俱乐部侯英超对德国杜塞尔多夫俱乐部松下浩二的交锋被誉为本次比赛最精彩的一场攻防转换大战。双方都是削球选手,场上出现的却是时而你攻我削,时而你削我攻,时而双方对拉、对攻的精彩场面,看台上的欢呼声、叫好声响彻整个比赛馆,连坐  相似文献   

4.
削球打法有削攻结合和以削为主配合反攻两种打法。削球虽然是防守性技术,但却不等于消极、被动。因为它可以利用旋转、落点来遏制对方,诱使对方进攻失误或为自己反攻制造机会。一名削球打法的运动员首先必须掌握过硬的削球技术。不仅要以削球来与对方的拉、冲、突击、扣杀等进攻性技术相抗衡,还要削得低、转、有落点变化,伺机进行反攻。  相似文献   

5.
1 前言 早期的削球打法是以稳削为主,目前单纯的削球打法已罕见,如今已发展到攻削兼备打法。由于弧圈球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曾使削球打法一度面临挑战和困难,经过几代削球选手长时间的不懈努力,创新了“倒板”削球打法,削转与不转球,配合反攻打法和强化发球抢攻,加大反攻力度的攻削打法,使削球打法在世界乒坛上以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 在历届世界大赛中,我国削球选手都为国家争取了荣誉。如60年代的张燮林、林慧卿和郑敏之;70年代的梁戈亮和葛新爱;80年代的陈新华和童玲;90年代的了松、王辉和成红霞。 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6.
《乒乓世界》2012,(3):106-107
在前两篇中,我们为大家介绍的“削中反攻”套路最终都是在近台完成击球动作。而对于削球选手而言,“由守转攻”的范围不仅只局限于近台。只要对方的拉冲质量不高,或是在自己比较理想的击球范围之内,削球选手完全可以利用正手反拉弧圈球的方式向对手还击。世界上很多优秀的削球运动员(如丁松、朱世赫、陈卫星、侯英超等)都具有相当出众的反拉技术,其正手实力完全能够与许多攻球选手相媲美。尤其是在实战中,  相似文献   

7.
乒乓球削球打法发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实况录像进行技战术统计和实战观察方法,对优秀削球选手的前4板技战术、削球技战术、削中反攻技战术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削球打法的发展方向和建议,为乒乓球攻削结合打法再攀高峰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8.
朱世赫.23岁.右手横握球拍.正手反胶、反手长胶.削中反攻型打法。巴黎世乒赛之前,世界排名61位、亚洲排名28位、韩国排名第5位。将朱世赫对马林、格林卡、施拉格的三场比赛在削球与攻球的使用比例、命中率、得分率、失分率、全场技术的得分与失分比、进攻与防守、削球与攻球互相转换技术方面进行统计.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9.
比赛实况 3月3日,中国国际乒乓球擂台赛第4场比赛在新疆哈密市进行,“欧洲三虎”之一的萨姆索诺夫与中国19岁小将侯英超上演了一场难得一见的攻削大战,萨姆索诺夫以3比1获胜。 侯英超和萨姆索诺夫以前从未有过交锋纪录,但双方均对这场比赛十分重视。侯英超赛前反复观看了丁松  相似文献   

10.
每球得分制条件下中国男排一攻与防反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参加第9届世界杯的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的11场比赛的录像分析,探讨了新规则实施以来中国男排的一攻与防反特征以及可能带来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国男排的得分手段按比重大小依次为一攻、对方失误、反攻和发球,其中反攻得分能力明显低于世界强队;快攻威胁较大,但由于一传到位率低,组攻次数少;反攻中接应二传得分率较高,但扣球次数和实际得分少;比赛中,一攻不利造成对方反攻连续得分是中国男排连续失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国内削球选手过多讲究进攻的现象,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蔡振华最近表示,削球还应该以削为主,进攻一定要建立在削得住的基础上。同时,蔡振华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丁松的成功,他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削球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体育》1995,(6)
丁松,1971年生,24岁,上海人。平素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然而比赛场上人见人怵,鬼见鬼愁。右手横握球拍,攻守结合打法。旋转式发球刁钻无比,发球抢攻急如星火,防守削球飘乎异常。其技术风格怪异,削攻结合,神鬼莫测。第43届世乒赛男团决赛的关键时刻,他心静如水,下手似刀,力擒瑞典名将卡尔松子马下。男单比赛中,又让比利时塞弗饮恨出局。  相似文献   

13.
有的人不愿逼着自己天天积极向上,更喜欢在淡定平静中安之若素。丁松就是这种人,他说:“我觉得,人这一生,还是稳一点比较好”。经过了那么些年,你可以说丁松变了很多,也可以说——丁松还是那个丁松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实行新规则后’ 99石狮杯甲B女排优胜赛 (福州赛区 )一攻与反攻和扣球效果进行现场观察统计 ,着重对福建女排在一攻与反攻中扣球现状进行研究 ,运用现场数据统计法对各类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并与其他各队平均值进行对比分析 ,提出福建女排在一攻与反攻中扣球的优势和不足 ,以供女排今后训练中参考。  相似文献   

15.
5月的一天,听说丁松从德国回国休假。正在北京探望昔,日的教练和队友.于是打电话约他到家里来聚一聚已有将近两年没有见到丁松了.这期间他结了婚.又出国打球,而我也调入《乒乓世界》杂志工作一一是为久而不见:二是出于工作需要.我非常高兴有这么个机会和丁松聊一?..  相似文献   

16.
经过一年多的等待,蝴蝶以"朱世赫"命名的削球板终于上市了。如果只听敲击的声音、看木层结构,它更像是一支弧圈板,实际使用中的攻球威力也不可小觑,但板面上的印字和大号的拍面,明确无误地告诉你,这是一支削中反攻型球板。与本刊  相似文献   

17.
十年前,天津,“秘密武器”丁松不仅帮助中国男队重新夺回了斯韦思林杯,更在男单比赛中削得季军,他是43届世乒赛上最令人难忘的黑马。而“双子星座”孔令辉和刘国梁虽然没能在那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上场,却联手完成了从黑马到大满贯得主的奇迹,将世界乒坛引入了一个偶像加实力的年代。  相似文献   

18.
张燮 《乒乓世界》2004,(5):62-63
张燮林点评:对方突然放短,丁松在离台较远的情况下,用右脚上步去削,这种球可以说是削球训练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特别是长短球结合的多球训练中。在本图中,丁松是在上步削球时主动送对方正手位,这一意图在图A6之前尚未表现出来,但从图A7中他击球的拍形、出手的方向和手腕的动作就可以作出判断。实战中,丁松需要预先注意观察对方的站位,如果对方站位靠左方他会送右方空档,如果对方站中间就可能送左方,总之声东击西,不能让对方站定位置发力。上步之后,需要根据自己“送”球的质量高低,及时调整自己的站位,回球偏高就向后退以便防守对方的攻击,  相似文献   

19.
朱世赫与陈卫星都进入了8强,但两人的打法有所不同。朱世赫反手削球旋转变化很强,削得稳,他反手的胶皮比长胶要稍微短一点,但削过去的球很下沉。正手抢拉比较凶狠,力量也大,中台的反拉能力很强。以前丁松有这种球,但是丁松的削球功底和稳健性没有朱世赫好。陈卫星还是以前中国运动员的削球打法,突出了正手中台反拉技术和前两板的抢攻技术。目前中国高水平的削球运动员只有侯英超,与朱世赫有点相似,他打欧洲选手也有胜绩,正手的抢攻和反拉能力也比较强,但是削球的稳健性还不够,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20.
陈洁  赵晖 《乒乓世界》2001,(10):13-13
在大运会乒乓球男团半决赛中,韩国队2比3惜败于中国台北队,但削球选手朱世赫表现出众,战胜了蒋澎龙和庄智渊两员大将。在单项比赛中,他和朴相俊一削一攻的组合还获得了男双亚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