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采取敷衍态度或排斥、拒绝行为的一种消极现象,是学生的学习需要得不到满足或缺乏学习兴趣时对学习丧失信心的一种心理反应。本文在对小学生厌学心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矫正的一些方法,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2.
由于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等原因,我院学生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对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产生了极大的阻碍.对于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作为教师,应深入分析其产生行为问题的心理成因,并灵活运用心理学辅导方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矫正,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3.
学生互批作文的行为,本身是一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这种成功的行为模式是建立在三种动机之上的. 1.学生之间的作文互批行为模式成功运用了亲合动机的原理.这种作文互批行为是以教室为场所,以所有学生为对象,进行的一种群体间的人际交往,这种亲合性的行为,能满足学生作为一个班级成员的社会性需要,就动机过程而言,人有需要,就会心理紧张,产生动机,就会有行动,通过行动达到需要满足和紧张减除,再产生新的需要.学生们能够在这种行为里,体会到同学之间的关爱,也能够实现他们交往与尊重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语言的间接性是人类语言的共性之一。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语言间接性进行了社会心理分析,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的三个动机:即满足听话人的心理需要、说话人的心理需要和普遍的社会心理需要。语言间接性的社会心理分析对于发展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理解和使用间接语言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控制自我效能与网络成瘾行为的关系,选取五所大学的1183名学生为被试进行研究.采用的问卷有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网络控制自我效能问卷.研究发现: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与大学生网络成瘾显著相关;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有负向的预测作用,而对心理需求网络满足有正向预测作用;网络控制自我效能是心理需求现实满足与网络成瘾的中介变量,而非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与网络成瘾的中介变量.研究结果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激励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使学生动机坚定,改变学生的行为,从而取得更好成绩。本文从情感、责任、榜样、目标几方面谈如何对学生进行激励。  相似文献   

7.
马斯洛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受"需要满足"的支配,驱使人类的是若干始终不变的、遗传的、本能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心理的,而不仅仅是生理的.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教师使用积极的评价语激励学生,可满足学生被尊重的需要,从而使学生树立信心、发挥潜力.  相似文献   

8.
中职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疏导与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职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突出表现为缺乏学习动力,厌学情绪严重,人际关系紧张,自我意识过强,心理行为偏执,情绪起伏不定,极端心理严重等.对中职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进行疏导与干预,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重视个体,抓住心理健康课程这条主线,建立心理预防干预体系和学生自我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行为,数学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心理优势能有效地满足个体高层次的需要,是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作为学校培养人才体系中基本构成环节之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心理优势培养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变和改革,使学生心理优势的形成、保持和发展得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有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既满足社会需要又满足学生需要的前提和保障,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有效教师具备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认识,有助于有效教师的生成、发展和评估。本文回顾针对有效教师研究的成果,论述有效教师具备的主要心理和行为特征,分析有效教师素质发展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心理学依据,指出未来有效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情绪按效果分,可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积极情绪是一种对事物或事件认可、支持、推进、满意、认同的心理表现.它是以积极为特征的,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良好心理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是教师的责任,更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只有满足学生积极的心理需求,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经验告诉笔者,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满足学生参与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荣誉的需要和成功的需要等.如何满足学生上述的需要呢?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调整课堂策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特别是我们班主任在上班会课的时候,更要把握班会课的脉搏,及时点燃学生的热情,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满足上述的学生参与需要.  相似文献   

13.
外语课堂启发学习心理的教学艺术于广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清楚地认识支配学生学习行为的因素。就像企业要了解消费者心理和需要一样。这方面的知识使教师及学校能更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和需要,并在需要的时候为学生提供满足他们需要的知识.外语学习的动机和行为是随着...  相似文献   

14.
王欣 《教育与职业》2012,(35):81-82
师生心理契约对大学生学习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履约是影响学生合作行为的重要因素。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个体的高层次心理需求得以满足,才能最大可能地促进学生的合作行为的产生和保持。因此需要建立师生间平衡的心理期待,重视履约过程的监控和调整,发挥信任性情感的激励作用。通过把握高校教学中师生心理契约构建的特殊规律,从而提高专业教师对心理契约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及教育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中的每一个个体,注重教育质量整体的提高,而学生学业不良问题也一直倍受关注.国内外研究表明,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突出表现在社会适应、违纪行为、焦虑抑郁情绪、自杀倾向等方面.文章对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的主要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探索学业不良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干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任生辉 《甘肃教育》2013,(23):45-45
一、问题行为的预防策略1.理解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教师要对高中生的问题行为做出有效的预防就必须先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高中生的心理有不平衡性、自主性、动荡性、闭锁性、进取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心理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途径之一。发挥高校学生组织的心理育人功能,既是高校组织育人功能拓展的要求,也是心理育人目标实现的需要。依据个体心理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社区感理论和基本心理需要理论,高校学生组织可能发挥三个层面的心理育人功能;为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提供支持;促进心理健康问题早期发现;帮助心理健康问题学生改善症状和适应。为此,需要对不同学生组织分别进行心理育人功能定位,并加强对学生组织心理助人能力培训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一、畏惧心理产生的原因 1.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差.这是学生形成畏惧心理的重要原因.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学生完成练习的基本条件.当自身条件不能满足或无法达到自己对安全的心理需要时,就容易产生畏惧胆怯的心理.如身体笨重、矮小、运动能力差的学生.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我国当代学生出现了很多心理、行为和人际交往的社会问题,传统的学生工作已经无法满足大部分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社会工作以其全新的工作理念和方法,成为解决学生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学校中进行社会工作并结合小组工作等社会工作方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从而对未来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影响力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发生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及行为的能力。教师影响力则是教师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对学生产生影响改变学生心理及行为的能力,使学生能向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本研究就湖南省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师非权力性影响力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师非权力性影响力较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