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来访的一部分同学从症状角度表现为中重度抑郁,有的同学存在抑郁的同时还伴有中重度的焦虑和厌学的表现,这些症状的出现基本上与家庭有很大关系。今天分享有效的亲子沟通方法和相应的一些对策,希望对因此困扰的同学和家长有所帮助。小叶是一名初三的同学,她主动来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自述和她父母相处很压抑: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从事个别心理辅导已有一年半了,在咨询过程中,我发现存在同伴陪伴咨询的现象,即学生第一次来心理咨询室,往往不会独自一人前来,一般情况下都是跟自己最好的朋友一起出现在心理咨询室。这引发了我对于学校心理工作的若干思考:在这样的咨询过程中,同伴扮演了什么角色,如何发挥同伴陪伴的作用。一、同伴陪伴咨询的优势1.  相似文献   

3.
居莉萍 《考试周刊》2012,(65):189-18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跟随他们的父母来到常州。他们或多或少地都带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家庭问题、学习困难问题、行为习惯问题、心理问题等。这些来自不同地区且有着不同问题的学生来到学校,客观上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其中,心理问题的影响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一个群体,从职高生的现状来看,由于未考上重点高中、一般普高,在家长的责怪、亲朋的惋惜、社会上的白眼等情况下,他们不情愿、不得已地进入职业学校。笔者作为一名心理辅导员,接待过不少来访的学生,发现在来访者中来自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再婚家庭等特殊家庭的学生比较多。这些孩子有他们的共性,就是都生活在特殊的家庭里,童年的经历给他们的心灵带来巨大的创伤,他们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他们陆续前来,期望解决这些困扰着他们的问题。作为辅导员,我从这些案例中发现了该问题在特殊家庭学生中具有一定的普遍…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心理咨询和辅导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遇到心理困惑的学生或者老师.由于自我保护、焦虑、紧张等原因,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语言简明地表达自己的心理困惑和情感,导致咨询关系难以建立、咨询周期长或者咨询效果不明显。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尝试用“搭桥咨询”突破这一学校心理辅导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瞿伟 《成才之路》2009,(33):4-4
现今教育中,教师普遍感到学生难教,究其根源主要是“80后”“90后”这些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在他们的生活中即使遇到问题。多半也是父母长辈替他们想办法解决,而当他们走进学校,需要面对现实问题时,往往手足无措,选择逃避,甚至选择极端的方式。这些新情况就要求教师在新形势下去深入探究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到打开他们内心桎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笔者对福建省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以厦门市心理教师为主)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在心理咨询室建设上投入比较到位,但心理咨询的软性环境支持不足;心理教师在咨询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没有督导、专业能力不足、角色冲突和缺少时间做咨询、咨询效益低等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杨芳 《宁夏教育》2010,(7):146-146
在学校,尤其是寄宿制学校负责心理咨询的教师会经常接待来访学生。为他们遇到的学习、交往、情感等困扰提供帮助,但是学生的时间是比较紧的,我们要是按照传统的咨询方式,通过倾听、共情先建立咨询关系,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到来自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及自身的方方面面的因素影响,留守家庭学生普遍存在性格缺陷、生活环境不适应、人际关系不和谐等种种心理问题。关注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摆脱留守的阴影与困扰,积极地面对人生,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家庭、学校、社会应整体联动、综合施策,通过采取提高重视度与关注度、拓展心理健康咨询与服务渠道、增强关爱工作合力等方式,促进留守家庭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相似文献   

10.
王雅冰 《教育文汇》2013,(14):23-23
我曾在对口支教学校执教六年级思品课。这个班只有21名学生。开学不久,我就发现了这些学生身上的诸多缺点,尤其是没有感恩心。他们多来自农民家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祖父母往往对他们疏于管教,加之农村的文化环境也不尽如人意,我们的老师在教育中方法可能不当,才导致这些孩子出现了这些毛病。  相似文献   

11.
几年前,我在一所著名的学校当政教主任。刚开始,处理一些严重违纪的学生比较棘手。因为学校里来自有钱有关系的家庭的孩子不少。这些家长往往把社会中的那一套也带到校园中来,认为孩子犯了错,家长有能力帮着减轻或免受学校处罚是有面子或有本事。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已在一些学校蓬勃兴起,许多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由专职或兼职心理教师为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咨询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健康教育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其形式主要是会谈。心理咨询会谈不同于一般交谈,它是在咨询双方共同建立的特定情感关系和情境中,围绕求询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齐齐 《家教指南》2004,(11):45-47
心理学家和医学专家发现不少孩的心理问题跟家庭有关系,孩子们的病是他们的家庭不健康的一个身心面的结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教孩子方法的好坏以及态度是否一致,母本身的素质和修养如何,父母关系好坏,以及家庭结构是否稳定,是儿心理卫生问题中最大的影响因素。调研究表明,在父母关系不好,分居和异的家庭中,儿童心理卫生存在问题达21%以上。一个有问题的孩子,他(她)的背往往存在一对有问题的父母。父母在中经常争吵,孩子在学校中容易表现一种暴力倾向。在父母关系不好以及亲家庭中,儿童受到的心理创伤严,容易出现焦虑、烦躁、压抑…  相似文献   

14.
李哲浩 《成才之路》2010,(26):85-85
在中小学的教育实践中,班主任难免遇到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这往往是班主任最为棘手的事。处理得好,可以缓解危机,使学生继续学业;处理得不好,学生的生活和学业,甚至生命都会受到影响,而接下来的一连串家长和社会问题更是让学校难以应对。所以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班主任们的态度一向是慎之又慎。但是另一方面,又存在班主任对于学生心理危机的认识不足的情况,表现为不能够及早发现遇到心理危机的学生,也不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在应对心理危机的学生方面缺乏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学生咨询服务在澳大利亚高等学校中已行之多年,成为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各校一般都设有学生咨询中心。它通常是一个直属校部领导的独立部门,专门负责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个人、社会等问题进行咨询服务,为学生排忧解难,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能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从而改善学校的学习环境。在澳大利亚,学生受困扰而要求咨询的问题大致上可  相似文献   

16.
一、聋生入学时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其表现 1.难以适应新环境的焦虑心理 新同学进入学校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活环境的变化。在上学前,不少聋生没有远离过家门,尤其是受家长过分溺爱的孩子.饮食起居多由父母包办,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而进入学校,住宿舍、吃食堂,失去了往日家庭的宠爱和父母的悉心照料.有的同学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时生活上不能自理;在遇到这些问题时。他们常束手无策,郁郁寡欢,表现出痛苦烦躁、紧张不安等焦虑心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朱怀堂 《教师》2014,(21):14-14
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组合家庭等问题家庭也越来越多。问题家庭子女在心理、学习方面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这是学校教育的难点,也是盲点。这些学生在学校里表现往往与众不同,容易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误解和冷淡,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形成一种特殊性格和特殊心理。为使他们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引导他们。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增大,离婚率升高,这个现象导致现在的高校有不少学生是来自离异家庭、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等。这些学生家庭条件有别于人,导致他们在思想上、心理上有一些特别之处。虽然这一部分学生在学校占的比例不大,但学校是否在思想上、生活上、心理上正确引导好这一部分学生,不仅对这些学生自身的发展及其重要,也影响到学校的安全和稳定。本文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学生思想、心理教育中的特别之处,探究其对特殊学生针对性的教育政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郑州市八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很早,从1993年起,孔清芬老师就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她主持的学校心理咨询室开设已有6年多时间。孔老师打开一本本的咨询记录,向记者讲述学生们各种各样的烦恼和痛苦。他们有的为和异性同学处不好关系而苦恼,有的一想到考试就心慌害怕,有的男孩被起了一个女性化的绰号而十分痛苦,而有的女孩因为生活中遇到了来自成人的异性威胁而几欲寻死。在和孔老师的交谈中,记者意识到,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可以说大部分是由于家庭造成的。家长期望过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相似文献   

20.
在我咨询和教学的过程中,常会遇到这样的孩子,他们对学习完全提不起劲来,总是处于苦苦应付的状态,而父母们往往会把这归结于家庭条件太好、照顾太细导致了孩子太过懒惰,或者学习习惯不好等原因。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被忽略了,那就是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习上没有建立起足够的收获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