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火云 《亚太教育》2019,(12):33-33
在今天的社会中,父母对孩子都是百般宠爱、有求必应,孩子很容易被宠坏。父母经常忽略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让孩子学会爱。现在的独生子女,多以自我为中心,只知道获取不懂给予。所以,教师要让孩子深刻理解“爱”,并从教师的言行中学习,让孩子在活动和娱乐中享受更多的“爱”行为。  相似文献   

2.
马黎 《考试》2005,(Z1)
记得一首歌曲中唱到:“想说爱你是件不容易的事,这需要太多的勇气,想说忘记你也是件不容易的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都羞于向自己所爱的人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几个孩子能对自己深爱的父母说一声“我爱你!”,又有几个父母能告诉你们的孩子你们对孩子的那份沉甸甸的爱呢?  相似文献   

3.
惩罚是一门艺术,不同文化背景下父母的惩罚手段五花八门。容忍孩子的不良行为,甚至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寻找诸如"他累了"、"他没有午睡"、"他情绪不好"之类的借口,都是父母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适当的惩罚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孩子行为的有效手段。惩罚远远不是打孩子屁股几下那么简单的事情,而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4.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非常爱孩子,可孩子却难以感受到父母之爱,缘何会这样? 主要原因就是孩子与家长在对爱的理解上存在明显差异.家长认为所有对孩子的管教都是对他们的爱,因此往往不太注重方式方法;而孩子由于年龄尚小,还不能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5.
在孩子身上,寄托着父母的期望.同时,许多父母觉得教育孩子又是一件苦恼的事情.究其原因,最为重要的是,父母没有摆正教子的心态,往往以一种"超重的爱"去教育孩子,使孩子获得过多的爱的同时又感到过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父母的虚荣心必然刺激孩子追求虚荣,这是爱慕虚荣的父母常常意识不到的。爱虚荣的父母很重视孩子生活的外部,喜欢在孩子的吃穿打扮等方面与别人攀比。爱虚荣的父母喜欢在别人面前吹嘘孩子的优点,过高评价孩子的发展,孩子的成绩和长处对父母来说比对孩子本人还重要。  相似文献   

7.
说出你的爱     
【活动目标】 1.让父母了解爱也需要正确的表达方式,责骂只能让孩子对父母反感。 2.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艰辛和对孩子的爱心,增强与父母的感情。 【活动形式】 体验活动;讲述故事;亲子交流 【课前准备】 1.邀请学生母亲参加活动,并请一位母亲准备孩子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最好是全家三口的系列照片  相似文献   

8.
在和孩子的接触中我发现,教孩子学会感激,心存感激,使他们从小就心存一份真与善,意义十分重大。远离感激之心的孩子,会倒向自私和残忍我们回头看看,孩子身上的许多不良品质,如自私、霸道等,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做为父母的你一手造成的。于是,你的孩子便把太多的关心与关爱当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无私到不图孩子的任何回报。然而,这种爱缺乏教育性,容易使一些孩子目中无人、自私,不知道关心父母。这种不关心,往往会延伸到许许多多事情上去,特别鲜明的就是对待小动物的态度。不久前,我那年仅六岁调皮的独生儿子把从外…  相似文献   

9.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包括如下的内涵。爱是教育——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也是父母爱孩子的具体体现。教育孩子必须讲究教育方法和  相似文献   

10.
宋文娟 《家长》2009,(7):30-31
没有一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爱他们的父母。至少,孩子爱父母没有像父母爱孩子那样爱得那么深。出现这种情况,人们通常会抱怨孩子不懂事。看完下面这位母亲的诉说,你就会发现,孩子不那么爱父母,父母本身也是有责任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家长的您,对孩子的"创举",是褒奖有加还是熟视无睹?对孩子的劣迹(不良习惯),是循循善诱还是横加指责?"蜜语"和"规矩"在父母教育孩子过程中都必不可少,无论是对孩子赞赏还是责罚,最重要的原则是:让孩子感受父母满满的爱!  相似文献   

12.
大概是出于中国含蓄、克制、内向的天性吧,虽然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可中国的父母却很少有只会对孩子说“我爱你”的。殊不知这种羞于表达的含蓄给家庭教育带来了诸多不利。和中国父母的这种含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父母,前不久,一位美国人在《环球时报》上撰文说:美国父母经常会告诉孩子,他们有多爱他、多关心他。睡觉之前或通话结束前说出类似的话,对他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总的来说,美国父母不仅通过行动,同时也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爱,而且几乎天天如此。而中国的父母很少对孩子说一句“我爱你”或“我想念你”之类的话,也很少通…  相似文献   

13.
教你有商量     
一位访澳归来的同志,著文介绍澳大利亚一个传统的家教方法,就是“蹲下来同孩子说话”。澳国的朋友告诉他:“我们小时候父母就是这样同我们讲话的。孩子也是人,也是独立的人,只因为他们比我们矮一些,我们就应当蹲下来同他们说话。”该同志认为:在同一个高度上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谈话,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对孩子的事情或问题的认真关切的态度,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尊的人格云云。我想,这方法虽然简单有效,但我们未必能够学到。这并非我们缺乏对孩子的爱,而是缺乏一种平等的意识。只看老祖宗留下的“教育”二字便知。…  相似文献   

14.
你的孩子知道你喜欢他们什么吗?许多成年人现冷依然不确信父母对他们的爱,因为他们的父母从来没有对孩子积极的性格特征和种种能力表示出欣赏之情。许多成年人只记得父母不喜欢他们什么,但是似乎想不起他们有哪一点是挑剔的父母喜欢的。  相似文献   

15.
《中学教育》2006,(9):40-41
容忍孩子的不良行为,甚至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寻找诸如“他累了”、“他没有午睡”、“他情绪不好”之类的借口,都是父母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适当的惩罚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孩子行为的有效手段。惩罚远远不是打孩子小屁屁几下那么简单的事情,惩罚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16.
现在,父母在一起的话题离不开对孩子的教育,可言谈间发现,有的父母过分爱孩子而少了些威严,有的父母却又过分严厉而缺少了关爱。笔者认为要教育好孩子,就是要把握爱与权威的平衡。因为,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是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不仅来自父母对孩子物质方面的满足,而且来自于父母的权威。所以,作为父母,用爱去引导,用权威去矫正。没有爱的权威是专制、专横;没有权威的爱是骄宠、溺爱。  相似文献   

17.
子墨 《家长》2014,(Z2)
正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曾说过:"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我深以为然。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是每个孩子的权利。可是,在我们周围,缺乏主见、遇到事情无所适从、事  相似文献   

18.
[活动目标] 1.让父母了解爱也需要正确的表达方式,责骂只能让孩子对父母反感. 2.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艰辛和对孩子的爱心,增强与父母的感情.  相似文献   

19.
对家长而言,评价孩子是件极为平常的事情,但评价是否对孩子产生积极影响.为人父母者却鲜有注意。事实上,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评价都自觉不自觉地走入了误区。误区之一:评价标准单一,多以考试分数为惟一尺度在当前应试教育体制下,绝大部分父母评价孩子的标准只剩下一个——笔试分数。考分高,学习好,那么其他就什么  相似文献   

20.
苏联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天下做父母的,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我队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爱法。 一种是溺爱,这种“爱”往往有两个极端。要么对孩子放任自流、百依百顺,不论什么事情都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恨不得孩子要月亮就不敢摘星星给他;要么对孩子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对孩子的行为从不作具体分析,只是一味的严历指责甚至打骂,导致孩子不敢和父母谈真实话。长此以往,孩子将无法管教。这种“爱”完全失去了理智,很不可取,它最终只能害了孩子而使家长后悔莫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