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十三五”时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梳理“十三五”时期我国学校体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把握我国学校体育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探索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的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现实路径,以期对全面深化“十三五”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推进我国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可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面向 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精神和要求 ,提出了在建设一流大学的同时 ,创建一流大学体育的目标 ,详细论述了创建一流大学体育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分析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研制了一流大学体育的办学模式。研究认为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应把有限的资金 ,重点建设好若干所一流大学体育 ,以利取得经验 ,树立典范 ,辐射全国。并建议建设一流大学体育应采取选点要少 ,办学条件好的原则 ,借鉴我国开辟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 ,创办一流大学“体育特区”等做法 ,优化资源配置 ,为创建一流大学体育提供多方面条件。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50年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按照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逻辑轨迹,分析和探讨新中国50年来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想的演变与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6个主要阶段,并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4.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体育强国建设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高度,深刻阐明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新思想和新战略。五大发展理念奠定体育强国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方位、勾划体育强国建设的顶层设计与逻辑进程、彰显体育强国建设的中国担当和方法论启示、凝聚体育强国建设的中国力量、铸就体育强国建设的中国方案。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体育强国建设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体育思想。研究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体育强国建设将深化对中国特色体育发展理念的认识,增强中国体育发展的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5.
通过比较中日两国上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发现在其各自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相似。其共同点:1).两国根据各自社会需要确定学校体育目的,发展学校体育;2).两国学校体育发展路径大致相同。其不同点:1).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更加曲折多变;2).两国全盘吸收的学校体育理论迥异。按照逻辑推理中类比法,我国学校体育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更多地借鉴与吸收日本学校体育的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归纳了课程改革的普遍特点,指出了课程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继续深化课程改革的发展路向,以期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提供一点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我国电视体育发展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法与专家访谈法,研究我国电视体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通过对我国电视体育发展历程的分析,得出我国体育健儿参与国际赛场并有卓越表现,体育的产业化、电视媒体的产业化与集团化是我国电视体育取得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本文还从体育频道的设置、体育节目的制作、播出和收视几方面概括了我国电视体育的现状,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下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发展显得日益紧迫,高校体育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凸现出更强的时代性意义。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推行为两者结合发展提供参照依据。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析认为:1)新《课标》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指明了方向;2)高校体育教育应与民族传统体育相互适应、协调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将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起到强大的支持和推动作用,赋予"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体育"以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新世纪中国体育美学发展的思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回顾了中国体育美学上个世纪发展的历程,探讨了上世纪中国体育美学发展迅速的原因,提出了新世纪中国体育美学发展的构想和建议,并指出体育美学研究者应大力挖掘体育领域中的美学价值。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资料法,梳理了新中国自建国以来农村体育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农村体育高潮与低谷交替出现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原因,探讨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农村体育的发展趋势。文章指出每一次农村体育的高潮都不是突如其来的,是在继承与发展历史的经验教训之后孕育生成的。提出要借鉴农村体育发展的宝贵经验,引导农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新农村体育建设及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体育改革,突出淡化体育教育专业中的竞技化教学倾向,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课程内容、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评价、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而我们普通高等教育体育教学专业所培养的目标主要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如何深刻领会<新课标>的实质,更好适应新课程改革方案,这对我们提高体育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定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对实施《学生体质与健康标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是新的历史时期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目标。而《学生体质与健康标准》的实施是“健康第一”理念的具体体现,《标准》对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学生锻炼兴趣、习惯和能力起积极作用。“健康第一”、“以人为本”是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我国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现状的剖析,并与21世纪社会发展要求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体育专业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相对偏差,将不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狠抓教育教学事件环节,营造人才成长的智力生态环境,重视学生的"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培养"是提高我国体育教育人才整体素质的突破口和生长点,也是今后提高我国体育教师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学校教育的进步,导致了不同时期学生健康的问题表现和治理重点的变化。健康价值观和治理结构的稳定以及法治的加强保障了治理的基本成效。但健康的复杂性导致了学生体质健康治理中的政策边缘化和行动协同、知行合一、监督问责等新困难。新时代学生体质健康多元治理现代化是针对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为主、家庭抚育、社会共建和个人负责的治理格局,实施系统性、多元化的健康干预,保障学生健康权利、强化学校健康促进、培养健康生活型态、净化社会健康环境、增强健康自律意识,是治理理念、治理格局、治理环境和治理法治等多要素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阳光体育运动”视野下的学校体育功能与目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学校体育的功能和目标主要体现在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引导和教育个体获得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来实现其社会价值。学校体育的其它功能,都要以此为基础和中介,通过受教育对象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与社会角色的实践转换来促进其他社会功能的完善,这些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互为关联的三个方面:学校体育的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16.
摘要:课程地位难以回归、课程政策难以落实、课程发展难以均衡,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进一步发展的困境所在。运用文献研究法,借助多元的研究视角,对上述3个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研究结论为:1)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视阈下,体育课程基础地位回归的困境,是制度变迁与至善理想的艰难博弈,表现为原有制度惯性的难以克服,整体制度系统的复杂牵制,制度改革成本的巨大投入2)组织传播理论的镜像下,体育课程政策实行的困境,是组织传播的多重挑战,表现为组织传播内容的失效,组织传播结构的障碍,组织传播回路的隔阂3)社会发展理论的管窥下,体育课程发展失衡的困境,是边缘青少年资源获取的匮缺。由此,通过多元视角的尺度剖析现实发展的困境,以期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有力前行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7.
摘要:强制与自由是一对长期共存于学校体育场域的矛盾关系,要正确认识学校体育的价值意义就须辩证厘清两者各自的限度,以及相互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从而促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理论体系的构建。运用文献资料法、唯物辩证法和系统分析法,深入梳理剖析了学校体育中强制与自由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发展的策略。研究认为:对学校体育场域中强制与自由内在关系的理性分析和辩证认识,事关学校体育价值目标的本真回归,有助于进一步重构学校体育的责任和秩序。国家意志和个人意愿、教师权威和学生主体、目的预设与手段过程、统一性与多样性等方面的关系是学校体育场域中强制与自由关系的集中体现。建议从强制与自由的矛盾源头出发,建立学校体育具体问题的辩证分析思维;重塑学校体育责任意识,加强学校体育法治,切实保障学生的基本体育权利,构建良好的学校体育秩序;健全公众民意参与学校体育发展制度,搭建学校体育发展的共建共享社会联动机制等,引导学校体育的强制有限与自由有度,推动强制与自由的相互调适和转换,提高学校体育中强制与自由的均衡化,从而促进学校体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促进是优化其体育生活与增进其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多元主体协同与有序参与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形成多元主体相互协商、协调与协作的运行机制,是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直面的重要问题。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参与主体包括宏观维度的政府部门,中观维度的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组织机构,微观维度的家庭与个体,主体性质呈现多元且目标利益追求不一;其职能需要形成宏观维度主体的顶层设计与引导协调、中观维度主体的活动组织与服务供给,微观维度主体的氛围营造与认知提升的多元整合与相互促进;主体关系网络建构是以相互信任、规范与认知为基础,即在制度规范与社会环境背景下,形成引导协调、服务供给与行为促进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双减”政策是对宏观社会经济进行的调控,课后服务作为重要的社会工程,对促进社会进步、教育公平、青少年健康成长、核心素养的形成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双减”政策下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演进历程、机遇挑战及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机遇为:国家政策支持体育类培训开展,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提供保障;重塑健康成长教育生态,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创造机遇;严禁学科类补课行为,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提供支持;学生体质发展切实需求,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创造条件。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挑战为:校内资源不足制约了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普及性;绩效保障不足影响了学校落实课后服务的积极性;管理体系不健全阻碍了社会力量的参与性;校外培训资本化混淆了教育结果的公平性。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实现路径为:提升课后延时体育服务质量,丰富课后体育服务育人新理念;构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体系,明确各级管理职能新举措;引进社会力量参与,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共育新格局;明确学校育人主体地位,践行五育并举的新航向。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为探究美国学校体育课程演变历程及发展规律,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德国体育文化起源和瑞典学校体操在美国体育课程体系中的发展、功能及面临的现状开始,揭示新体育教育课程的应运而生与优势;也指出在学校背景下,体育教育必须克服一些理解上的挑战议题,与其他高价值科目领域中体育教育课程在资金和其他资源方面竞争,不容乐观的背景继续束缚阻碍体育教育课程高动机努力形成和体育教育的效果;同时高效的体育教育者对学校体育满意度也会受限制。最后得出一些体育教育课程价值还在等待被挖掘,创造高价值高需求的课程环境只是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