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故乡的野菜     
一样都是语言精妙、感情丰富的生活散文,一样都是出自现代文学大师手笔,一样都是写故乡的食物,所不同的是周作人围绕故乡的野菜展开到地方的民俗,化野趣为雅趣;叶圣陶则由藕与莼菜唤起了思乡之情,其情之深之切尽在其中。读了这样清隽秀雅的美文,朋友们是不是跃跃欲试呢?欢迎大家把对故乡食物的一些美好记忆也写出来,与我们一起分享吧。  相似文献   

2.
故乡的野菜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  相似文献   

3.
故乡的野菜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合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  相似文献   

4.
故乡的野菜     
折耳根就是鱼腥草。它本是一种野菜,但在我的故乡却是年年春天必吃的。冬天里,白菜要吃很长时间,然后是生着密密小黄花苞的菜苔,接着就该尝尝折耳根的鲜了。只要看见桌子上摆一碗凉拌折耳根,就知道春天来啦。  相似文献   

5.
故乡的野菜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 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 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 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 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 “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 趣味的游戏的工作。那时小孩 们…  相似文献   

6.
故乡的野菜     
我的故乡不只一个 ,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 ,只因钓于斯游于斯 1的关系 ,朝夕会面 ,遂成相识 ,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 ,虽然不是亲属 ,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 ,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 ,这都是我的故乡 ;现在住在北京 ,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 ,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 ,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 ,乡间不必说 ,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 ,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 ,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每逢春天一到,野菜便时时牵动我的乡魂,我想:故乡的野菜也该出土了吧!  相似文献   

8.
荠菜。荠菜是野菜,但在我家乡却是可以上席的。我们那里,一般的酒席,开头都有八个凉碟,在客人人席前即已摆好。通常是火腿、变蛋(松花蛋)、风鸡、酱鸭、油爆虾(或呛虾)、蚶子(是从外面运来的,我们那里不产)、咸鸭蛋之  相似文献   

9.
周作人的散文,其特点是小中见大,平凡中见奇巧。日常琐事,泛泛谈来,却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故乡的野莱》便是周作人的散文佳作。它文笔质朴,立意新奇,通篇都透出一股精巧的艺术魅力。 思乡怀旧,是文章的主题。而贯穿全文的线索却是野菜。野莱是最被贱视的,它登不得大雅之堂,又不为一般富有阶级所爱。但作者不去写故乡的风花雪月,偏以这最被“贱视”的野菜为题,不能不引起读者的深思和联想:“野菜有什么新奇?故乡的野菜又何以值得著文留名”?这个看来似平淡的标题,却以它新奇的寓意紧紧抓住了读者。你若接着读下去就会发觉,周作人笔下的“野菜”,亦不亚于松竹梅兰,竟有那么多的趣闻。 在作者心中,“故乡”,无疑是极富吸引力的字眼。对故乡的一切,身居异地的作者无不感到怀念,野菜便成为作者笔下抒情之物。然而这种强烈的思乡之情,怀旧之感,在文章中并没有象火山岩浆一般地喷发出来,而是如同一位丹青妙手把一幅清淡的浙东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从一个新的角度--电影学,来探讨周作人散文《故乡的野菜》中一些未被世人关注的特点画面和声音的和谐交融;蒙太奇手法的巧妙运用.从电影元素与周作人散文的关系,画面/视觉元素和声音/听觉元素与蒙太奇/结构元素等几个部分进行分析和研究,试图找到一种新的方法阐释周作人散文,从而能够从周作人的这篇美文中,获得审美新体验,探寻新意蕴.  相似文献   

11.
野菜     
食物之所以对人类是必需的,是因为它提供了人类日常生活所需的营养素和能量,而营养素主要从粮、蔬、豆、肉、鱼、奶、蛋等中摄取,而新鲜蔬菜也是人们不可缺少的副食品。  相似文献   

12.
江南的野菜     
清明前后,趁着扫墓踏青之便,从前江南的小儿女有一种很有趣的野外活动,称为“挑野菜”。这个“挑”字用得很有意思,因为有许多野菜都是生得扁平的贴在地上,要从土中将它们连根挑起,抖去泥土,放入带来的小竹篮或是手巾包内。这是江南暮春天气最富有吸引力的活动,因为既可以玩,事后又有得吃。虽然有些野菜在市上也可以买得到,但是自己劳动得来的果实,虽是一勺之微,但吃起来也是别有滋味的。在这类野菜之中,滋味最好的是马兰头,最不容易找到的也是这种野菜。这是一种叶上有一层细毛,像蒲公英一样的小植物。采回来后,放在开水里烫熟,切碎,用酱油…  相似文献   

13.
家乡的野菜     
三月初,因去运城办事,顺便回了趟稷山,得到了诸位领导、同事、朋友的盛情款待,深感荣幸。现任稷山县政府秘书长乔换选既是县上领导,又是本家亲戚,格外关注,在我离开稷山之前,送来10斤刚刚从大田掐下的苜蓿芽,用一塑料袋包装。我怕伤害嫩叶,便小心翼翼的分装了两个纸箱,我暗暗地感激秘书长,多好的野菜,多少年没见过了。此时家乡的野菜,童年的岁月,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我的家乡是一个虽不贫穷亦不富足的山庄。土地还算肥沃,野菜自然很多。当年像我这般年龄的农家孩子,野菜都是习以见惯的东西,从幼年时代便已熟识,没有挖过吃过野菜的,…  相似文献   

14.
家乡的野菜     
正前几天老家捎来了一把野菜,绿盈盈的叶子让人垂涎欲滴。望着青翠芬芳的野菜,家乡一望无际的田野便呈现在我的眼前。又是一年春草绿。我仿佛看到人们在田野挖野菜的身影,闻到了野菜的清香。我小时候,还有生产队,那时粮食不足,大家对野菜情有独钟。每到春天柳树变绿,迎春花开了的时候,人们都要肩挎一只竹篮,带一把小铲,到广袤的田野里挖野菜。挖野菜真是一种享受。耳畔的风轻悄悄的,阳光晒得人身上暖洋洋的,小鸟在头顶啁啾,蓝天上飘浮着朵朵白  相似文献   

15.
难忘野菜     
念小学时,初习作文,老师要求我们把草稿写好之后,再用小楷毛笔一字一句工工整整地誊写在作文本上。那时我家无钱购置笔墨,每天放学之后,姐姐便和我一道,一边打猪草,一边寻找一种叫蒲公英的野花。那种花含苞待放之时,花丝细若发丝,紧紧簇拥成小指  相似文献   

16.
野菜种种     
野菜在今天的都市,好像已成了白领生活中的某种点缀,曾有一次听一位富翁大谈野菜的妙处,恍然感到,贫穷时代的饮食,在今天已颇有身价了。穷人们大约没有想到,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竟成了现  相似文献   

17.
挖野菜     
星期六那天,春光明媚,我和外公、外婆一起去乡下玩。好久没吃到野菜了,于是,外婆和外公决定带我一起去菜地里挖野菜。来到菜地里,我看到菜地早已经脱去它厚厚的冬衣,换上了新装。青的小草,绿的菜,各色鲜艳的野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意啊!  相似文献   

18.
野菜变奏曲     
校本课程强调的是以校为本,关注学生成长的需要,关注教师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在评估了社区、学校资源、师生需要后,决定将校本课程先开设起来,在实践中再完善。我们将校本课程定位为“创新与传统”,这不是狭义的发明创造活动,而是拓展的、开放的,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学校根据这个大的主体又设置了创造思维训练、泥塑、读经典、人文素养、心理健康、小课题与小科技等综合实践活动。现以“野菜变奏曲”实践活动为例来详细说明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况。初步调查知野菜我们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实施这次实…  相似文献   

19.
野菜留情     
之泉 《教书育人》2002,(7):39-39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时正是“文革”后期,农村生活实在艰苦,而我家自爷爷以下光成年人就有七、八口,还有四、五个正待长身子的小儿,因此靠生产队分的那点口粮,是远远满足不了嗷嗷待哺的一家老小的。这种情况下,只有采取“自救”行动了。那时候的农村,风清气爽,水净土肥,到处是好吃好玩的野菜野果,而聊以充饥的,首先要数“鳅鱼串”了。“鳅鱼串”是一种草本植物,学名不知叫什么,只因它长在田埂旁,叶子青绿,大小状貌类如泥鳅,因此乡亲俗称之为“鳅鱼串”。现在想来,“鳅鱼串”的味道跟红薯叶差不多,只是略微鲜嫩一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