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历朝历代帝王及其政治家,从巩固和加强政权出发,无不注重整顿吏治,以吏治国.然而,“吏治”这个政治大事.尽管经历代封建王朝花了最大精力研究实践了两千多年,却始终没有能够解决好.吏治过于松懈,弊端甚多,直接危及着封建政权的生存.大凡开国之君或中兴之帝,目睹前朝吏治松懈导致人亡政息的严重后果,往往采用严刑峻法来治国施政.汉武帝曾颁布《沉命法》昭示天下:若是群盗为害不报或不能捕获的,上自郡长,下到与治安有关的最小  相似文献   

2.
司马光是我国北宋中期的大政治家、大史学家。他自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二十岁中进士起,至六十八岁死于宰相任上,一生经历了风云变幻的政治风浪;在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斗争中,他态度激烈,指斥最力,被视为保守派的领袖。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他辞去永兴军兵马都总管安抚使的要职,退居洛阳编著《资治通鉴》,“穷探治乱之迹,上助圣明之鉴”。为了突出这部书的镜鉴作用,司马光在有关史实之后写了二百一  相似文献   

3.
北朝是鲜卑族人统治的时期。他们在进入中原之前,处于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文化落后,社会文明发展程度很低,因此,征服中国北部之后,他们自己反被征服,接受了汉族的封建生产方式和封建文化。为了加速和最终使自己封建化,他们采取了许多重要的政策措施,其中吏治的建置、整顿和完善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北朝吏治思想认为,吏治是统治天下,管理子民的唯一工具;只有通过吏治才能处理好社会经济事务、阶级关系和民族关系;也只有吏治,是保证鲜卑族汉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同时,吏治还是皇权的表现形式。也即是中央集权主义的化身。对北朝吏治思想的以上观点,以往,涉津者甚少,所以有必要加以研究探讨,有利于对北朝历史的了解,也有助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完整性。同时,北朝的吏治思想不是集中表达的,大都散见于诏令奏议中,加以研究探讨,做些发微索隐的工作,也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本文试就北朝吏治思想的上述观点谈点管见浅识,以就正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4.
晚清时期 ,封建制度已日趋衰微 ,吏治也是江河日下。吏治之成败 ,事关大局。针对官僚体制的种种弊端 ,黄爵滋提出了整饬吏治的主张。第一 ,广贤路 ,不拘一格 ,成人之长。第二 ,严察核 ,赏罚分明 ,去人之短。第三 ,清理欲 ,鞠躬尽瘁 ,百姓为上。如此 ,则人才奋兴 ,政教修明。尽管黄爵滋的吏治思想属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范畴 ,但是 ,客观而论 ,今日仍有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康熙时期各阶段的吏治现象入手,分析造成吏治日趋腐败的原因,阐述吏治腐败给康熙时期政治统治带来的影响,并指出康熙帝吏治整顿不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吏治的好坏,与“民情之休戚,世道之惨舒”总是有着密切的关系。明初的吏治与元朝末年和明中叶以后比较起来算是好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同时,由于明初吏治的澄清,致使社会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也相应地有所改善,这同样是历史的真实。可是,过去我们对此却重视不够,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本文拟就明初在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条件下整顿吏治所具有的特点、澄清吏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明初吏治澄清的局面为何不能持久等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缺  相似文献   

7.
曾国藩不仅在治军打仗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方法,而且非常重视理政治吏.他把整顿吏治与转移世风,挽救危机和维持社会稳定联系起来,在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饬吏治,并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8.
郑观应(1842—1922)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字正翔,号陶斋。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是揭开近代民主与科学序幕的启蒙思想家.郑观应生活在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动荡的年代,史称“千古未有之奇变”,首先是资本主义侵略者用商品和大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欧美各国列强争先恐后纷至沓来,肆意侵略侮辱中国。特别是七十年代后,列强环伺,外患频仍,边塞危急,海疆告警。因此,御侮  相似文献   

9.
论田文镜及雍正朝的吏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文镜是雍正朝著名的“模范督抚”。康熙末雍正初的政局为田文镜的升迁提供了契机,田文镜为雍正的“严猛”政治树立了典范。“清官”加“酷吏”是田文镜一生的真实写照。田文镜的起用、升迁是雍正朝吏治的一个缩影,而雍正朝的吏治又与当时的政局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古代吏治腐败的根本原因李昱皎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国古代的交治腐败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由浅人深的探讨。麻地产生原因多端,但根源何在?本文认为有以下三大因素。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君主专制的核心内容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包括立法权、官定任免权、司法权等都集...  相似文献   

11.
在整顿吏治方面,苏天爵主张明确国家设官宗旨,牢记为官使命。加强对官吏的监察。举荐贤良,打击奸佞贪墨。充实地方官僚队伍,完善选拔进补机制。裁汰冗官,改革俸禄制度。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朝核危机爆发以来,各方围绕朝鲜核政治的博弈动机一直扑朔迷离。笔者认为,朝鲜追求和发展核武器的动因是复杂多重的,朝鲜核政治的本质乃是各方现实利益的杯葛和较量。以解决朝核问题为主旨的六方会谈,由于其本身的功能缺陷及受到诸多因素掣肘,在实现朝鲜弃核和半岛重归和平方面还有很长路程要走。  相似文献   

13.
一清季咸丰朝(1851—1861年),由于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打击,国家的财政困迫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从支出的项目看: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赔款到一八四五年才还清;战后鸦片大量输入,每年流出的白银以千余万两记;一八五一年  相似文献   

14.
一朝春尽     
玖月 《成长》2006,(2):12-12
秋日的早晚虽凉,午间却艳阳高照。在太阳斜照头顶的时候,穿着裙子出去,深灰色的格子裙,黑色的棉织衬衫,让自己像日光下无可循匿的阴影。  相似文献   

15.
相逢过一朝     
<正>前言:这个故事我真的“意满离”!这绝对是最符合我理想的青春状态,虽然有小坎坷,但始终坦诚向上,感情也美好干净,一切的一切都恰到好处。1如果给我们的故事一个武侠小说般的开头,那就是我们自小有缘,一同长大,两小无猜里藏着几分冤家之意,吵闹间又透着亲昵。把这些翻译成白话——我们像兄弟,小学6年坐了5年同桌,空缺的那一段,是我们太能聊天,被老师调开了。  相似文献   

16.
刘秀的“五提倡,五反对”.于己是为人之道.处世之道,于国是为政之道,治国之道。他靠柔道夺取了政权,巩固了政权,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研究它,或能借鉴有益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17.
吏治的腐败     
腐败这个毒瘤侵蚀着社会的正义和人们善良的心灵。而在古往今来形形色色的腐败中,最为严重的腐败正是吏治的腐败。在一个社会中,最为重要同时也最为稀缺的资源当属官职之资源,因为官职不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而且。事实上也是获得较好生存条件的途径;另一方面,在任何情况下,官职总有一个不能无限增长的量的规定性。正由于如此,官职往往成为很多人角逐的对象,成为很多人毕生所为之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道光二十年湖广总督周天爵革职遣戍案,为探究道光朝吏治整饬中的政治生态提供了典型范本。在官场疲玩的环境下,道光帝试图重整朝纲,办事严猛的周天爵屡受重用与提拔。然随着道光帝派遣侍郎吴其濬等为钦差赴楚审理"他塔拉氏京控案",以及"知县禀讦总督案"的重审、"御史参奏案"的升级,引发了湖北官场大员降革。在该案背后,既反映了湖北官场中总督与巡抚及地方普通官员间的复杂关系,又透过道光帝对周天爵态度的流转,窥见其在绥靖地方层面的捉襟见肘,以及鸦片战争期间其在"战"与"和"态度的摇摆对案件审理进程的潜在影响。尤其是在专制皇权统治下,监察体制与吏治整饬中以道光帝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特征,隐喻了中华帝国晚期的时代困局。  相似文献   

19.
张潮是清朝初年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刻书家和思想家,他一生著述颇丰,其遗风给后世留下了很深的影响。而其《虞初新志》在出版编辑界的影响力更为学界所关注。但是作为一位在诸多方面均有建树的作家,现代研究者对其关注显然不够。对张潮及其小品文的成就进行简单探讨,希望能对张潮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公元1572年至1582年,即明朝隆庆六年至万历十年,兴起了一场企图挽救明王朝统治危机的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整顿吏治和改革财政,领导这场革新运动的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卓越的理财家张居正.一、针砭时弊,对症下药张居正的革新措施,是针对明朝的时弊提出来的.他一生经历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这正是明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对于明王朝全面出现的统治危机,他有着清醒的认识.早在嘉靖二十八年(1549),二十五岁的张居正就给世宗上了《论时政疏》,指出明朝有五大积弊,建议皇帝实行改革.这五大弊病,归纳起来是三个突出的问题.第一,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