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运马术     
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早在春秋时候,齐国有一个叫田忌的大将很喜欢赛马,有一次他和齐威王赛马,约定各自用上、中、下等马分别互相较量,可是田忌每个等级的马都比齐威王的马差多了,所以他输得很惨,垂头丧气的。这个时候他的好朋友孙膑想出了一条妙计,用田忌的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结果大家一定猜到了,三局两胜,田忌终于扭转了败局!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其实就是在描述着中国最早的马术比赛了!  相似文献   

2.
1.写一写你自己或者周围的人是怎么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难题的。2.想象第二次赛马后,田忌与孙膑又见面了……第六册笔下生花4(北师大版)三级年田忌赛马原文)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进行一次比赛。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马场。这时,田忌发现,他的好朋友孙膑也在人群里。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  相似文献   

3.
古代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开初,田忌都失败了,后来,田忌在孙膑的帮助下又转败为胜,这就是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田忌赛马”。这个故事经过改编选入了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第4课),作为一篇阅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两次赛马的情况。第一次赛马写得较简略。主要叙述了田忌在赛马场上的对策:用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所以比赛的结果,田忌皆告失败。第二次赛马写得很详细。首  相似文献   

4.
新编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组阅读课文《田忌赛马》,选自《幼儿寓言百篇》.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事.田忌喜欢赛马,有一次和齐威王比赛,他们各自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上等的对上等,中等的对中等,下等的对下等,结果田忌失败了.后来,田忌在好朋友孙膑的帮助下,还用原来的马,只是调换了一下出场的顺序,结果反败为胜.学习这篇课文可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划分段落和概括段落大意,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着重领会为什么孙膑只调换一下出场的顺序,就能反败为胜,从中启发学生的思维.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可分三个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讲田忌和齐威王第一次赛马,田忌失败  相似文献   

5.
《红领巾》2007,(4):12-13,51
[专题简析]“田忌赛马”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故事。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输了。后来田忌在孙膑的点拨下,让自己的次等马、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有个田忌赛马的故事,说的是田忌与齐威王的马质量优劣都差不多,赛马时,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结果以二比一取胜,这就是整体最优化组合的结果。又例如《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4人也是一个优化组合的整  相似文献   

7.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进行一次比赛。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马场。这时,田忌发现他的好朋友孙膑也在人群里。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孙膑还没有说完,田忌瞪了他一眼,说:“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让你获胜。”田忌疑惑地…  相似文献   

8.
王金华 《河北教育》2005,(21):35-36
例如,我在教学《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时,有的同学就打破课文中的条条框框,提出了齐威王在第二次赛马中再次获胜的多种理由。其一,齐威王首场获胜后少一些得意,多想一下田忌要求再赛一次是否有什么计谋;其二,制定重赛的规则,必须是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其三,孙膑给田忌出的主意反过来被齐威王所采用,最后的结果也是齐威王胜,因为齐威王的马实力强。  相似文献   

9.
换个思路     
《田忌赛马》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熟悉吧。田忌获胜的法宝是什么呢?孙膑给田忌想了一个什么样的办法呢?按比赛的规则,两队各把马分为上、中、下三等。田忌知道自己的马匹等级都不如齐威王的马,所以,以上对上,以中对中,以下对下,那必然是全盘皆输。孙膑的方法是:用下等马对上等马,先输一局;再用上等马对中等马,胜一局;后用中等马对下等马,再胜一局,以二比一的优势反败为胜。同样的马,同样的规则,只是把比赛的顺序重新调整一下,就可以扭转乾坤。在上面的故事中蕴含一个怎样的道理呢?我们不妨用简单的数学观点来分析一下。设甲包含三个数字犤a1,b…  相似文献   

10.
论教学策略     
一、教学与策略 《史记》上有一个“田忌赛马”的著名故事。齐王要和田忌赛马,规定每个人各从自己的上、中、下三等马中各选一匹来比赛。约定每胜一匹获千金,输一匹付千金。此时田忌的谋士孙膑为田忌策划对策,他让田忌的下等马与齐王的上等马比赛,上等马与齐王的中等马比赛,中等马与齐王的下等马比赛,结果田忌三战二胜,获千金。——这是运  相似文献   

11.
相传,齐国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邀齐威王进行比赛,结果,连输三局,齐国军事家孙膑观看了这次赛马的全过程,他认定,如果再赛,田忌完全可以取胜,于是,他调整了田忌三匹马的出场顺序: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再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最后,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结果,田忌三赛二胜,转败为胜。  相似文献   

12.
齐国大将田忌尤喜赛马,有一回,他与齐威王约定比赛,并设重金赌注。两人都将马分为上、中、下三等。但由于齐威王的最优、次优和较差的三匹马分别跑得比田忌的三匹马快,所以田忌总是以0:3告负。后来,田忌的谋士孙膑向田忌献计,让田忌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再以上等马对其中等马,最后以中等马对其下等马,最终,田忌瞄三局两胜而赢了齐威王。这便是著名的“田忌赛马”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仅蕴含了扬长避短、灵活应变这一深刻的人生哲理,更是博弈论丰富内涵的最好体现。在这场博弈中,孙膑凭借其细微的观察与出色的谋略,赢得了这场比赛,而变换出马顺序正是博弈论原理的实际运用。另一方面,再让我们设想这样的场景,一旦齐威王得知了田忌的花招后,便会在之后的比赛中也更改出马的次序,于是田忌的出马次序也会随之改变,那么怎样安排双方的出马次序才是最合理的呢?这正是博弈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哲学茶座与你相约,本期关注——博弈论。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有一个《齐王与田忌赛马》的斗智故事.讲的是:有一天,齐王要田忌与他赛马.规定共赛三场,每场各自从自己的上等马、中等马和下等马中选一匹不同等级的马来比赛.并说定每胜一场就得一千金,每输一场就  相似文献   

14.
【教学片段】我在《田忌赛马》教学中,分析第二次赛马的情景,刚开始研究首场比赛,即田忌出下等马,齐威王出上等马时,马上就有一学生举起手来,说:"老师,我有问题。"没分析就产生了问题,看来课前预习有效果了。"那你说"我说,他头一歪、眉头一皱说:"当齐威王看到田忌的马比自己的马慢那么多时,他怎么会不怀  相似文献   

15.
在齐威王与田忌的赛马比赛结束之后,齐国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有《皇家导报》、《赛马乐报》等齐国的一些有权威的媒体在齐国的首都王宫里对齐国的大将———田忌进行了提问,我作为福师二附小文学社的成员也有幸参加了这场机会难得的新闻发布会。以下是这次新闻发布会的实况转播:田忌(以下称“田”):各位在场的各大媒体的记者们,今天早晨我与我国的大王———齐威王进行了赛马。由于齐威王的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都比我的马强,第一场让我在比赛中惨败,我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告诉大家一个小小的秘密,这次比赛,我与朝中的一些臣…  相似文献   

16.
《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孙膑观看了这次赛马,根据观察分析,帮助田忌用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方法,取得了第二次比赛的胜利。两次赛马时三匹马的出场顺序不同是胜负不同的原因,而“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则是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得以转败为胜的关键因素,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扑克牌游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请看下面的教学实录。  相似文献   

17.
[教例]《田忌赛马》师 :第二次赛马时 ,齐威王见田忌胜了第二场 ,“有点心慌了。”第三场田忌又胜了 ,“齐威王目瞪口呆了。”而第一场田忌输了 ,但课文中没有告诉我们齐威王的表情、神态和心理 ,你能帮忙设想一下吗?生 :齐威王一定很得意。生 :不 ,齐威王应该更加洋洋得意。生 :他又会嘲笑田忌一番。生 :我觉得齐威王应该很骄傲 ,瞧都不瞧田忌一眼。他也许会趾高气扬地说 :“田忌 ,还是趁早乖乖认输吧!”[评析]课文有不少地方给学生留下了想像、发散性思维的空间 ,这需要教师深钻教材 ,敏锐地发现。本课第二次赛马第一场胜后 ,文中没有点出…  相似文献   

18.
【教学片段】 我在《田忌赛马》教学中,分析第二次赛马的情景,刚开始研究首场比赛,即田忌出下等马,齐威王出上等马时。马上就有一学生举起手来,说:“老师,我有问题。”  相似文献   

19.
知识是在思考中增长的,在疑问时创造和更新的。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习惯,教师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质疑。一、抓住难点进行质疑学生在学习一篇文章时,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课堂上,抓住这些难点质疑是解决困难和突破课文重点的最佳途径。在教《田忌赛马》一文时,有位学生提出:“课文写第二次赛马时,第一场孙膑让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一个是最差的下等马,一个是最好的上等马,比赛的结果会怎样,这一点难道齐威王看不出来?”学生这个问题提得有价值,这  相似文献   

20.
试一试     
《中学理科》2007,(7):26-26
田忌赛马是一个为人熟知的故事.传说战国时期,齐王与田忌各有上、中、下三匹马,同等级的马中,齐王的马比田忌的强.有一天齐王要与田忌赛马,双方约定:比赛三局,每局各出一马,每匹马赛一次,赢得两局者为胜.看样子田忌似乎没有什么胜算的希望,但是田忌的谋士了解到主人的上、中等马分别比齐王的中、下等马要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