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戊奇荒期间,江南士绅在华北开展了大规模的义赈活动,尤以河南为重点。他们通过刊印《河南奇荒铁泪图》,借助《申报》大力劝捐,为河南筹集赈银达40余万两。与此同时,数十名江南士绅亲赴豫北、豫西重灾区,采取自筹自办、随查随放等方式实施赈济,其赈济内容包括查放钱粮、收赎妇幼、周恤寒士、开办粥厂、掩埋尸骨、以工代赈、开办善堂、兴修水利、代置应差车马等。江南士绅在河南的义赈活动历时一年有余,赈济范围达27县,受赈灾民达80余万人,是近代义赈第一次大规模的实践。这次义赈不仅拯救了数十万河南灾民的性命,也引发了近代救荒格局的改变,义赈从此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救荒方式。  相似文献   

2.
宋代官方的救荒措施,可分为赈济、赈贷和赈粜。赈济主要是对大灾、特大灾年导致流离失所的流民和灾歉时城乡贫困户及鳏寡孤独病残人群的救助措施;赈贷一般多是在灾害发生后的恢复阶段,在这一阶段如是冬春青黄不接之际,受灾民众的生产和生活难以为继而需要救助;赈粜是通过平抑粮价达到救助灾民的一种方法,亦即常平法的基本职能,其对象主要是家中无粮食积蓄的下层民众。赈济、赈贷和赈粜的粮食来源,属中小灾的,一般由州级路级地方官府主持,从常平仓和义仓调拨粮食,或置场籴买。大灾、特大灾则主要由中央官府调集粮食和筹措资金。  相似文献   

3.
居于乡村社会的士绅将地方社会救济视为自己的职责。他们不仅捐助灾荒、战乱,而且救济婚丧等一切地方事务。在参与方式上,他们或襄助官府救助,或以个人力量直接救助灾民。但总体上看,士绅对乡民的救助力度远远小于官方的赈恤。从时效性来看,士绅的救助因为减少了官府的申报等中间环节,无疑效果更为积极。最后,在清朝后期,士绅对地方社会的救助远远多于清前期,这也与中后期国家财政紧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面对内忧外患的复杂局势及社会伦理道德缺失,为重整封建道德,重建封建统治秩序,南宋统治者、地方官员、士绅和亦官亦教的理学家们,对民众的社会教化予以高度关注.他们不道余力地通过劝谕文、乡约、乡饮酒、堂会、民间话本、立庙碑祠及印行图书等多元路径,对民众实施伦理、风俗、劝学、劝农、法制及军事等方面的有效教化,使得摇摇欲坠的赵宋政权在江南又持续存在且辉煌了一百五十多年.  相似文献   

5.
作为道德楷模的明代士绅一方面传承着自周代以来的以儒学为基础的士人遗风,在有明社会士绅同时承担了家族和基层社会道德教化和个体道德品质培养的任务.士绅以其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着乡民,净化了社会环境,改变着民风民俗和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6.
光绪初年,“丁戊奇荒”发生.江南绅士募集巨款,跨境赴华北赈灾,是为晚清义赈.李金镛是这批绅士中的代表性人物.他先后在苏北、山东和直隶主持赈务,对晚清义赈的兴起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庆奎 《天中学刊》2006,21(6):104-107
预备仓是明代所独有的官方救荒仓储,在灾荒救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随着预备仓的衰落,民营色彩很浓的常平仓、社仓、义仓等救荒仓储大量重建,地方社会势力更多地参与救赈事宜,并且逐渐确立了对地方公益事务的支配地位,使基层社会的权力架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浅析清代中期工赈工程项目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清朝中期政府为了获取工赈效益的最大化,在平时就对地方上需要兴修的工程区分轻重缓急,造册备案,一旦地方遭灾,就根据灾情选取合适的时间、地点,兴修以水利工程为主要项目类型的工程,实行工赈。这样,工赈实施起来及时、快捷、有序,政府和灾民都能从中得到实惠。这表明当时已经形成了比较规范但又不失灵活务实的工赈救荒机制。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士绅主导的乡村教化生成了恪守与超越传统教化精神的双重取向。明清士绅教化的双重取向,既可看作是士绅教化对社会基础性变迁与西学新知东渐的回应,又可解释为士绅的公共身份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的自然推衍及士绅对非主流文化的彰显。对这一双重取向的探究,将构成一个观察明清民间社会变迁与过渡性社会群体角色转型的深度历史透视点。  相似文献   

10.
宣统元年甘肃大旱的社会应对,《申报》比其他文献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历史信息:(1)灾害持续三年,灾情严重;(2)官赈无力,宣告传统荒政在西北彻底衰落;(3)义赈不力,显示江南社会跨域救助受挫;(4)江南义绅、甘肃灾民和中央政府三方分别与甘肃政府之间的矛盾冲突贯穿了整个救灾过程。种种问题指向晚清甘肃政治生态的恶化,为后世灾害应对和社会治理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士绅主导的乡村教化生成了恪守与超越传统教化精神的双重取向。明清士绅教化的双重取向,既可看作是对社会基础性变迁与西学新知东渐的回应,又可解释为士绅的公共身份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的自然推衍及士绅对非主流文化的重新诠释。对这一双重取向的探究,将构成一个观察明清民间社会变迁与过渡性社会群体角色转型的深度历史透视点。  相似文献   

12.
见义不为这一社会现象的造成,与3个内在相连的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分别是道德成本的高昂、信任的缺失以及共同体教化的缺位。具体地说,道德成本的高昂导致了见义不为现象的发生,信任的缺失则导致了道德成本的高昂,共同体教化的缺位则导致了信任的缺失。见义不为现象的避免,理应从3个方面入手:降低道德成本、促进社会信任、重视共同体的教化。  相似文献   

13.
何先成 《天中学刊》2013,28(5):86-88
两晋时期,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灾情严重,灾害救助成为必然。官方在备荒救荒过程中,非常重视仓库的建设,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有时采取"禁酒令"来保证口粮的供应。地方官吏则采取了积极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一些良吏用私米赈济灾民。但是,这一时期的灾害救助存在时效性不强的弱点。  相似文献   

14.
1931年,长江曾发生全流域大洪水,造成中下游沿江多处溃决,给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给群众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在赈灾工作中,中外人士联合组成的近代中国最大的国际慈善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和非盈利组织——华洋义赈会受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的委托,负责制订施赈方案,并主持长江中下游受灾地区的赈灾工作。华洋义赈会通过采取在灾区举办合作讲习会、组织互助社与合作社等措施,使赈灾工作获得相当的成功。通过开展一系列赈灾工作,华洋义赈会把农村信用合作制度引到了长江、淮河流域,对在受灾地区宣传合作思想,指导并推动合作事业发展,完善防灾重于救灾的理念,促使农民从传统的保守状态向符合近代文明要求的状态转变,提高国民素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试析18世纪中国实施工赈救荒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赈,即以工代赈,它属于赈济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单纯赈济,其特殊性在于赈济与建设的结合与统一,它是赈济对象主要通过参加必要的社会公共工程的建设而获得钱物的一种特殊的赈济方式。18世纪的中国政府之所以在灾发比较集中的地区多次大规模地实施工赈救荒,是因为其在补充其它赈济方式的不足、满足更多待赈需求的同时,使政府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并兼顾到政府抑制社会动乱、发展农业经济以及培育民风等深层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皆重教化,皆重对生活伦理和道德的控制与推进."一道德,同风俗"一直是统治者和士人的共同理想.在宋代.皇权所代表的国家政治权力和士绅所代表的社会知识权力共同提倡和支持的生活伦理和道德,通过教化,一步步从都市扩展到乡村,从中心地域辐射到周边地区,从上层士人传播到下层民众,再辅之以民间的民俗教化传统.逐步确立了中国的生活伦理同一性.  相似文献   

17.
受"实业救国"思潮和西方"教养并重"先进救济理念的双重影响,民初云南当局在灾区开办平民工赈厂是一次工赈项目创新尝试。它以传授织染技术为主要内容,先后培养2批72名毕业生,救济理念实现了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尽管受时局动荡、资金不足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其社会救助效果比较有限,但这在职业教育尚不发达的近代社会仍不失为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温州地区的奢侈风气引起了官府和士绅的高度重视。为此,他们以实际行动努力革除这种奢侈风气。对于官府实施禁令来说,禁止奢侈风气中的僭越,建立一个尊卑有序的社会是其主要目标;而对于士绅的改革而言,他们直接面对庶民大众,他们的禁奢是从自我到宗族乡村的过程。同时,官方和士绅在禁奢活动中的作用往往是交互的。  相似文献   

19.
义仓、常平仓、社仓是宋代最重要的三种仓储机构,三者互有差异,同时保有共性。在差异与共性当中,官方与民间两种力量贯穿其中,并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官方与民间参与仓储机构的不同方面及程度,可以考察宋代救荒主体力量的分布及其转移。义仓体现出宋廷对民间力量的重视,常平仓象征着官方力量的主导性,社仓的出现则标志着民间力量主体性的凸显以及宋代救荒力量从官方向民间的转移。  相似文献   

20.
传统中国社会教化的组织和形式主要是以官吏、官学、保甲组织为主的官方社会教化,和以宗族、私学、乡约等为主的民间社会教化。太平天国战争后的晚清,社会教化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常州宗族和地方士绅依靠国家进行社会重建的制度性空间和可以获取的各类社会资源,恢复重建和新建府学、县学、书院、义塾等各类教育机构,极力恢复和维护传统的社会教化,以恢复传统的地方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