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7 毫秒
1.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与其自觉能动的心理状况有关。处于优势心理状态的学生,学习热情高,学习能力强;而处于不良心理状态的学生,学习能力受到影响。作为教师,如何通过心理导向使学生经常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发挥其最好学习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处于生理和心理皆不成熟的阶段,在情感和意志品质上也存在不成熟的一面,通过调查表明。我校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上呈正态分布,即心理健康的学生和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是极少数,大部分学生介于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的区域中,处于心理平衡与心理不平衡的状态中。他们的心理状况随着环境、生活条件、学习情况等变化,在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之间变动。  相似文献   

3.
成功的物理课中做到科学、艺术和心理有机的相互结合的结果。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同是显然的,当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学习时,其学习效果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因此,物理课堂教学在运用心理因素调节学习状态促进学习物理学习。  相似文献   

4.
在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时,学生总是处于一定的、独特的心理活动状态,可能是积极接受的心理状态,也可能是抑制或无反应的心理状态,更可能是处于对立拒绝状态。教师必须善于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状态,捕捉学生的最佳心态,传递恰当的教育信息,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传递教育信息时,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区别学生的不同心理活动状态,采用灵活多变的语言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5.
一、班主任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心理处于健康正常状态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班主任在进行道德灌输时,如果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心理状态,尤其忽视了对学生不平衡心理状态的疏导,学生就不可能处于健康积极心理的常态。  相似文献   

6.
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具有"因时制宜、因生制宜"的特点。在心理教育实践中,我校立足学生实际,从年级特征、性别特征等不同角度出发,不断思索、探究、调研学生的心态变化及心理需求,开展了"学生观察学生、学生引领学生、学生帮助学生"的《班级心理状态信  相似文献   

7.
青春期是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也是个体心理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由于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腺活动的影响,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第二性征日益明显,心理状态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不爱举手发言,回答问题时声音也较低,课堂讨论也不够热烈,常有问而不答的现象,这并非学生故意使教师为难,而是他们特有的心理状态。只要因势利导,就能克服由此所造成的消极因素,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个体心理只有处于正常健康状态才易于顺应社会,倾向于与社会保持一致,接受社会的各种要求包括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品德。如果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尤其忽视了对不平衡心理状态的疏导,不能使之处于乐于顺应主流规范的常态时,学生往往出现各种消极情绪,如发呆、走神、沉默甚至抵触。反之,若班主任常能敏感、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甚至有意识的心理训练,才易培养良好的品德。  相似文献   

9.
培养最佳学习心理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过程是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习效果不同。如果学生处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就能对学习充满兴趣,主动学习。反之,处在消极状态下,被动学习,就会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丧失学习信心。多年教学实践证明,着手培养学生“四个心理”,让他们具有最佳心理状态,经常处于积极、主动、自愿、自觉的学习状态,就能大面积提高英语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笔迹往往反映了学生当时心理状态。我们从学生字迹前后的变化,可以判断出当前学生心理状态是否发生了大的变化。从笔迹看学生心理状态时,主要关注:学生的字体的空间与笔顺发生变动和字迹细小,且越写越往下。  相似文献   

11.
<正>高效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认知过程,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双方的和谐统一。平淡无奇的教学使人昏昏欲睡,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信息传输处于阻滞状态。教师要适时变化对学生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把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使学生处于精神振奋、兴趣盎然的学习状态,这种变化对教师而言是教师的教学修养、教学风格,驾驭课堂能力的体现,对学生而言能够唤起警觉,引起兴趣,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技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了明确和全面的定义:“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况,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和谐的状态;另一层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杨慧玲 《地理教育》2013,(Z1):49-51
<正>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状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样是一个班级的学生,由于先前生活经验、家庭文化背景、志向水平、成就动机以及学习风格等方面的不同,从而形成其心理、认知、情感、能力等的个体差异。然而这些差别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关注地理教学的同时应结合学生心理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激发其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4.
我从事了多年的初中政治教学工作,我一直在思考: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一般会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之中;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予以帮助,并能收到实效。同时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究竟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与学生心理状态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学生处在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时,就能对学习充满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反之,处于消极状态时,对学习无兴趣,被动懒散,若不积极引导,就会导致学习兴趣越来越差。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就业制度的改革,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已成为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主要形式。近几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使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毕业生毕业时的就业状况和入学时的心理预期差距太大;同时,面对求职时理想与现实、专业和爱好、经济实惠与发挥专业特长等方面的矛盾,使学生无所适从。学生往往既急于毕业又害怕毕业,使他们处于紧张、焦虑、怯懦状态,形成心理压力。引导他们走出择业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学生学业、品德的发展。学生的心理只有处于健康的状态下才会才会顺应社会,具有进取的动力,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其应有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人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对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往往会有直接的影响。心理状态是思想工作的重要依据 ,不同的心理状况需要不同的思想教育方法 ,这就要善于调查分析心理活动 ,了解和把握人的心理状态 ,创造良好的心理活动的客观环境 ,积极引导心理发展 ,巩固和发展积极心理因素 ,形成和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上好体育课也是一个复杂的教学过程,老师不仅要做好备课、各人、备场地的"三番"工作,即钻研教材教法,做到有的放矢,加强针对性,而且还要根据授课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时调整教法,运用一定的方法,引导学生去完成本课的任务,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状态是指学生上体育课的心理指向与心理活动。由于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神经类型、训练程度、运动经验的不同,学生在课堂中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也不一样,研究这些问题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下面根据学生上课时所表现出的几种心理状态及其应采取的措施作一些探讨。第一种状态…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对湖南省四所高职院校的679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高职学生中心理症状明显的不多,但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较多,且与大学生常模之间差异显著;高职男女生之间心理健康状况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