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开课为教师之间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提供了一个平台。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前的一些公开课。执教者为了赢得评价者(评委和听课教师)的肯定,往往把教学设计的重点由“关注学生的感受”转移到“关注听者的感受”,忽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公开课渐渐演变成教师的表演课和作秀课,使其失去常态化和真实性。另一方面,公开课过分追求完美,以至于耗时费力,精雕细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在江苏高中语文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的展示课上,我被邀请做评委,听了七节课,点评时我把我的观点概括成三个“终于没有”。就是终于没有听到语文教师让学生说出文章里写得最好的一句或一段话,终于没有看到语文教师请班级所谓朗诵最好的学生起来朗读,终于没有出现只请语文课代表或班长出来回答问题的场面。因为在一般的公开课中,在更多的地方,在更多的语文教师那里,尤其是在公开课的教学中,这三句话应该是教学的流行语,是教师们所津津乐道的经典性提问模式。三种提问内容看起来有一定的技巧性,实际上充满了老课程的观念。  相似文献   

3.
教学中的公开课历来成为教师展示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平台。为了准备一堂公开课的教学,为了得到评委的肯定和同行的称赞,教师得花上数星期甚至数月的时间精心设计、精心彩排。教师所想的就是如何在这场“表演”中出色完成任务。于是,在公开课中便出现了一幕幕“精彩的”教学片段。在此,笔者就某些数学公开课中出现的“精彩片段”谈谈自己的点滴感想,与同行们共勉。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贵刊第七期的《公开课,你为谁公开?》一文中的某些观点我不敢苟同,特此向于秀兰、田延平两位作者请教如下。从整篇来看,作者走了极端,对公开课全盘否定。公开课确有不足,凭此“不足”而“障目”,看不到公开课的优点,这是犯了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的形而上学的错误。总的来看,公开课优点多于不足。上公开课前,执教老师认真备课、椿c设计,主流是好的。“公开课只考虑现场效应、评委效应,而不必去管教学效果”,这是无稽之谈。执教教师如果只考虑现场效应,评委能认可他的课吗?一旦执教教师考虑了评委效应,就自然把教学…  相似文献   

5.
边增进 《学子》2013,(13):17
现在有些公开课水分过多,含金量不高,功利色彩浓厚。比如:有些教师讲公开课是一套,平时教学又是一套;一节课讲N遍,反复排练搞"样板";"师点鼠标,生看课件",课堂上学生又说又唱又跳,看似热热闹闹,实则空洞无味,啥也没学到;讲课的逢场作戏,听课的睡大觉,学生厌倦,产生逆反心理,打乱了正常教学秩序,浪费时间、精力,不利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那么,如何才能发挥公开课指导教学,推广教学经验,教师之间切磋教艺的作用?一是把公开课看成"常态课",去掉功利思想、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6.
公开课是展示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水平的舞台,但由于部分教师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导致有些公开课存在"课前过多渗透""课上牵着学生鼻子走""课后一走了之"等"怪现象".因此,公开课上教师亟需进行角色的蜕变,教师应成为课前学情的"关注者"、教学思路的"调控者"、学生合作的"参与者"与课后学习的"促进者",真正将学生推到"台前",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公开课教学新样态.  相似文献   

7.
物理公开课作为研究物理教学的一种形式,在教师培训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视.但仔细观察发现很多时候都是优生和物理老师进行精彩的表演,课堂中总有些静悄悄的看客.当前,有一部分物理公开课不受学生欢迎,让教师欲爱不能,究其原因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8.
“应该使一个人的教育适应他这个人,而不是要去适应他本身以外的东西。”目前,我们许多教师的教育教学特别是公开课教学适应的不是学生,而是为适应学生本人以外的东西。我们许多教师在公开课上玩花样、作秀、做假,使原本适应学生的公开课教学成了“目中无人”的教学,学生在公开课上不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人、有生命的个体,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需要精彩,但对于“精彩”的追求,有些教师却走向了极端。有的教师为了追求“精彩”,煞费苦心。聘请他人制作华丽的课件,平时教学不用,临到了公开课,把电脑搬到了教室。鼠标轻轻点击,精美的动画作品、电影剪辑交替呈现。在学生赞叹声中,教师感觉良好。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怎样才能教得精彩,是困扰一线教师的最大难题。纵观当今的各级各类优质课、公开课,参赛教师几乎调动了所有能想得到的教学手段:或演课本剧,或开辩论赛。或分组讨论等等。虽然吸引了评委及听课老师的眼球,但却大多游离于文本之外,对学习的主体——学生来说,他们的感受可以借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的一句话来表达:“热闹是他们...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经常随学生去小学实习,观摩了许多公开课,也走进课堂,随堂听取了一些教师的语文课,并有意与许多语文教师做了深入交谈,因此,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较为了解,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也感触颇深。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小学语文教学过分重视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过分强调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给实习的师范生上的公开课,这种倾向更突出,更明显,有些简直成了智力抢答课。凡此种种,令人担忧——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在整体上出现了偏差。  相似文献   

12.
现行课堂教学的评价,无论是公开课、示范课还是赛课,评委一般都是领导、教研员和教育专家,而没有学生参加。这样的评课虽然对授课者、听课者有一定的帮助,但也存在着不少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从评价的主体来看领导、教研员和教育专家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有较高的教学理论水平,但毕竟脱离了教学第一线。而作为评委,在听课时又高高在上,并没有参与到学生中去,因此,评价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不能更有效地解决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焦点和热点问题,给一线教师带来更多的微观指导行为。二、从课堂教学的本质来看教学就是教与学的转化…  相似文献   

13.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能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者发展是教学有效的唯一指标。大型公开课有些挺好的,但也存在一些现象:有些教师上课不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是为了上得好看,让课堂教学具有  相似文献   

14.
学校开展了赛课活动,作为评委,笔者有幸聆听了教师们精心准备的几十节公开课,深感老师们在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评委普遍的评价是:老师们备课充分,驾驭课堂的能力强;教学环节设计日臻完美;教学手段先进,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课堂提问设计细致、巧妙;等等。但静下心来,深思熟  相似文献   

15.
现在多数学校每学期都搞公开课教学,本来出发点是好的,目的就是要及时发现教师授课当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间相互交流,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一节公开课成了教师展示自己的舞台,这无可厚非,应该积极准备,可是有些教师指导思想有些偏颇,课堂上台上老师讲的眉飞色舞,学生在底下听得兴高采烈,一节课就这么轰轰烈烈结束了,可是达到了预设的效果了吗?试问平时教学是不是这么搞,笔者认为非也.  相似文献   

16.
我们曾经是言必称多媒体,尤其是在很多语文优质课、公开课上,教师如果不运用多媒体,想要获得评委们的青睐几乎是不可能的。似乎离开了多媒体,语文教学便不再成其为现代教学。到现在,多媒体这个曾经的宠儿却被一些人大肆批斗,越来越多地淡出优质课、公开课,评委们似乎又开始对传统的粉笔和黑板重新产生了热情。这两种极端的变化,背后自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王维华 《考试周刊》2012,(60):99-99
每个学科、每个教师每年都要开公开课,这在每年的考核中是必备的。但许多教师对公开课的看法不一而足。体育公开课与常态课的教学被有些老师视为是不相融的两种教学形式,认为公开课是给大家看的,没有实用意义,而常态课才是真正的体育课。另一些教师却认为,公开课来源于常态课却又高于常态课,是常态课的最高形式,其实公开课对常课有指导意义,而常态课是公开课的基础,二者能融合。  相似文献   

18.
开展语文公开课教学,其目的是便于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探讨,相较于平常的课堂教学,公开课难免有一定的展示性、竞争性。因此,公开课教学的设计者往往在挖掘课堂教学信息、开发学生知识潜能方面求新求异,而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却往往重形式、轻内质,以至有些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提不高课堂的效率,更不考虑正常教学的效益。为此,笔者以为,课堂教学,特别是公开课教学要关注"三效",即"效果、效率、效益",要遵循三者相统一的原  相似文献   

19.
一、功利取向 夏剑:目前,有部分教师开设公开课的意图是为了评职称或参赛获奖,这虽然与我们教学评价依据和取向有密切的联系,但如果在开设公开课的过程中过分关注公开课带来的利益和结果的话,那么在这种功利性意图驱动下所开设的公开课,极有可能会造成教师更多地关注其个体的行为,而相对较少地关注学生的行动和心理,特别是学生的主体性行为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眼下,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等公开课活动搞得轰轰烈烈。课罢,教者畅谈教学体会,听者抒发观摩心得,互相切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评选课(如优质课评选、教学能手评选课等)的活动却进行得雷声大、雨点小,评选课活动的后续工作做得不太好。每次活动结束后,参评教师关注更多的是评委们手中的笔。评上的教师自我感觉良好:课上得成功,评委们给了高分;落选者则心情沮丧,怅然长叹:课没上好,评委们亮了低分。这样的评选活动,不作评价、不作反馈,未能体现评选课的导向和功能。参评教师回去后,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