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现在中小学的古诗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都是依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去读的,教材还配有录音带,其读音不能说不标准,但我总觉得有些地方没有准确地传达出古诗的韵味。拙文拟举一些具体的例子仅从读音的角度(不涉及词意句意)来作一些正音,以就教于方家。只要能抛砖引玉就十分欣慰了。  相似文献   

3.
"滥觞",读作"làn shāng"。查《古汉语大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2001年重印本)对"滥觞"作如下解释:本谓江河发源指出水极浅小,仅能浮起酒杯。《孔子家语·三恕》:"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江可以滥觞。"后以比喻事物的起源、开始。又,查《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对"滥觞"作如下解释:〈书)①名江河发源的地方,水少只能浮起酒杯,比喻事物的起源。②动起源:词~于唐,兴盛于宋。  相似文献   

4.
你用对了吗?     
"书"与"书籍""书"和"书籍"所表达的概念是相同的,都是指"装订成册的读物",但在使用时是有所区别的。"书"可以指个体,也可以指集合体。如"我买了一本书",这里的"书"是指个体;"书是知识的海洋",这"书"是指集合体。"书籍"则只能指集合体,不能指个体,不能说"我买了一本书籍"。  相似文献   

5.
近日,笔者在语文教学和语言调查过程中注意到不少人在读下载的载时,大都读作zài。笔者查询了几种辞书后,结果发现有注为xiàzǎi,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二版),也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重叠式词语读音问题的考察,认为AA式ABB式AABB式注音在《词 典》中不够规范,应予以统一。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颤抖”中“颤”读音为chan,“颤栗”中“颤”读音为zhan.但“颤抖”与“颤栗”中“颤”的含义都有“发抖”的意思,所以很难在意义上区别读音,这也给学生在把握读音上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8.
肖科见 《语文学习》2011,(11):73-74
“匪夷所思”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成语。《现代汉语词典》释其义为“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常理所能想象的(夷:平常)”。据此,有人认为,既然“匪夷所思”中已有了“人”.那么再说“令人匪夷所思”就不能成立,这是成语“使用不恰当”。(见《语文学习》2011年第5期《“匪夷所思”误用原因分析》)真的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9.
《小读者》2010,(10):35-35
上期《看看台湾初中语文试题有多难?》参考答案1.选D。因为其他都是正常现象。2.选D。因为彭端淑是男的。  相似文献   

10.
2016年2月18日晚间,央视第三套播出了"回声嘹亮"节目。在一个"抢红包"游戏中,只见歌手嘉宾江涛首先举手,积极向主持人要求参与活动,并声称:"上次我不敢举手,这次我踊跃举手!"这位知名歌手声称自己"踊跃举手",意思固然明白易懂;但其说法听起来却颇为别扭,原来其中用错了"踊跃"一词。"踊跃"是什么意思呢?《现代汉语词典》的相关解释为:"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  相似文献   

11.
在1987年第2版,1996年修订第3版和2005年第5版三个不同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本文调查了41个符合考察条件的ABB式词语,重点关注了BB部分不同版本的词典所予以的读音标注情况.结果表明,三个版本的词典所标注BB读音不变调的比例依次为9.09%、38.46%和65.85%.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对ABB词语BB读音认定为仍读原调的占62.57%,变读阴平的占37.43%.该调查结果可为今后的普通话审音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语文月刊》在2011年第9期刊登了郭锐老师的《"呼之欲出"误用了》一文,在2012年第4期又刊登了胡礼湘老师的《"呼之欲出"并不是"即将出现"》一文。两篇文章都对"呼之欲出"这个成语用法进行了纠误,例举了很多媒体误用"呼之欲出"的句子,我在此就不再赘述,两篇文章共同的观点就是"呼之欲出"这个  相似文献   

13.
芜崧 《语文知识》2005,(12):19-20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透支”一词有三个意思:①存户经银行同意在一定限额之内提取超过存款数字的款项:②开支超过收入;③旧时职工预支工资。近年来“透支”有了新的意义和用法,指“事物由于过度使用或消耗超过了应有的限度而显得不足”,使用范围由金融领域扩展到其他经济领域。例如:  相似文献   

14.
正网络上曾经有一则消息称"牙膏会致癌",并危言耸听地说:"牙膏中的发泡剂等成分为致癌物质,如果使用过量将有害健康。"不少人看后担心不已。那么,牙膏真的会致癌吗?医学专家指出:牙膏中的成分是否达到危害人体的标准,得视其使用的量而定。刷完牙就漱口,牙膏又不会吞到肚子里,哪来危害人体的副作用?但对于天天使用的牙膏,我们应掌握一些基本常识。  相似文献   

15.
Dee 《母婴世界》2013,(2):60-61
枕头是一种睡眠工具,是人们为睡眠的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那么,幼儿需要不要枕头呢?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枕头发挥的作用大不大呢,在使用枕头的过程中,需要特别主要哪个方面?我们一起来解读它。  相似文献   

16.
“旋转”这个词儿,在几乎所有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出现过,有的课本还不只一次。记录这个词儿的两个多音字读音难定。  相似文献   

17.
“不”是表示否定的副词,在我们的日常口语中经常运用。可是在口语中,由于相邻音节的相互影响或表情达意的需要,“不”字的读音也悄悄地发生了一些变化。你注意到了吗?“不”的本调音读bù,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读本调音:1.单独念,或在词句末尾。如“不,我不。”“你去不?”“我偏不。”2.在阴平、阳平、上声和轻声字前,即在非去声前。如“不吃不喝”“不行”“不好”“不了(le)”。“不”在下列情况下,就变调了:1.“不”在去声前,变阳平bú。如“不对”“不在”“不唱”等。2.“不”夹在调语中间,则变轻声bu。如“干不干”“想不想”“听不见…  相似文献   

18.
2013年暑假,央视科教频道推出暑期特别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结果有的小选手把“现代汉语词典”来回翻了三遍,似乎也不能利索地写出正确的汉字。参加现场体验团的成人们,再一次体验了什么叫“提笔忘字”。众多网友也在微博上同步秀出自己的听写记录,情况似乎也不理想,有网友惊呼:把认的字都还给老师了!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笔者在担任县优质课评委工作时,听了"生活中的比"(北师大版六上内容)这节课。课上,一位教师出示课堂练习":跑36千米大约需要2小时,路程与时间的比大约是______,比值是______。"当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出"比值是18千米/时"的答案后,教师立即给予了否定,理由是"比值不能带单位"。为什么比值不能带单位呢?这位教师并没有作出过多的解释。在之后的聊课环节,提到该教师的上述做法,多数评委均持赞同意见。比值果真不能带单位吗?  相似文献   

20.
杨帆 《学语文》2003,(4):18-19
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第4小题是一道成语考查题,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其中C项是这样表述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本题给的标准答案是D项,也就是说C项的用法是对的。其实,细一推敲,C项的用法也是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