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春凤 《广西教育》2014,(13):43+53-43
作文需要积累,积累才会有创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最怕写指定写作范围的单元习作。究其原因是学生对生活缺少观察,缺乏写作素材积累,特别是缺少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素材积累。要让小学生喜欢作文,把单元习作写好,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积累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2.
王小军 《甘肃教育》2013,(22):34-34
一、积累生活素材。让学生有话可写积累,就是用眼睛去看,时时处处留心注意,并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写作不是凭空捏造,素材源于生活,一切写作都要建立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叩开学生写作的心弦,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要想写好文章,必须重视观察事物,积累生活素材,提高观察能力,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为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为写作多积累素材,这样写作就有话可说,写得真实感人,提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一、参与生活,感受信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引导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富有时代特色的信息,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写作灵感,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通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留心生活,学会观察、扩大知识面、选好材料就能提高其对生活的感悟的敏锐性,积累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6.
杨小梅 《考试周刊》2011,(54):71-72
小学生作文是运用书面语的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习作水平基本代表语文能力。作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是思维的基础,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本文主要从留心生活捕捉素材、学好语文积累素材、课外阅读扩充素材、勤动笔写用好素材四个方面来谈小学生作文教学。让学生懂得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懂得勤能补拙,练能生巧,学会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的素材,从平时的学习中积累素材,从而有兴趣去写,有话可写,让写作成为小学生的乐事。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要求中提出:小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要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 现在的小学生见闻广、接触的东西很多,生活丰富多彩。可是,写起作文来,他们又觉得无从下手。究其原因,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学生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材料来写。为此,我在指导学生选材时,重点在"选"字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语文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小学生作文指导应指向关注生活、实践生活、品味生活,从中积累素材,写好纪实作文,提高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小学生的习作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鼓励写作的个性化,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认识感受和想象大多不一样.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引导学生学会积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养成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修改水平,才能有效开展小学作文教学。小学作文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小学生作文意识,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能力和观察、分析事物能力。然而,许多小学生却很怕写作文,其主要原因是认为没有写作素材或者不会运用素材等。作为教师,应教会学生积累素材,培训学生写作兴趣,养成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学生修改水平,从而写好小学语文作文。  相似文献   

11.
1.在观察中积累写作材料 写作的源泉是生活,生活离不开环境。丰富多彩的自然、社会环境与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实践,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但客观存在的环境万物与丰富生活的种种特色,只有靠观察才能发现、掌握与积累,才能形成写作的素材与题材。因此,中学生要养成处处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2.
王转锋 《考试周刊》2013,(44):52-52
小学生的作文写作离不开生活。怎样让小学生做生活中的留心人,学会在学习中培养与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是重要研究课题。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善于积累,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指出“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现在小学生写作仍然存在言之无物的困惑,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观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只有拓宽学生的感知渠道,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引导他们留心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随时捕捉周围新颖信息的能力,获得写作素材,这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不能下笔如有神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一、教会学生感悟生活,激发写作欲望。 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或脱离生活,或对生活理解肤浅、片面,甚至偏激,这是当前学生作文的共性。其根本原因是学生远离了作文的源泉——生活。“新课标”中的写作教学为此明确指出:“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教会学生观察生活,是对学生最好的写作指导,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我们对美的发现。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也就是要小学生走进生活,写生活中的作文。本文围绕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探究在活动和交往中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邵静 《教师》2011,(28):50-50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也就是要小学生走进生活,写生活中的作文。本文围绕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探究在活动和交往中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崔红鑫 《中国教师》2013,(Z1):134-134
新课标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在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之中,观察居于第一位。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来源,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好奇心虽强,但是他们不具有对事物的观察意识。作文写作重在真实感受的客观表达,只有这样,才能打动人心。而也只有在生活中体验到了,才能有那种感受。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处处留心,一定会有所收获。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观察与体验,并且冷静的思考,合理的联想或想象,才能透过生活的表象洞察其真谛,为写作积累素材,表达出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 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 材。”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写作实际 水平及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笔者教学生积累素材的几点 做法。  相似文献   

19.
正写作是生命意识、生命感觉的自然表达,也是生命创造本能的喷发窗口。面对一个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个体,习作教学应如何唤醒学生的生命激情,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丰富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生活积累,提高学生认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教师应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游览、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要"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留心观察、静心阅读、用心体会,是积累丰富的素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