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玉琴 《宁夏教育》2003,(10):60-60
首先,父母要创造条件让孩子来体验快乐。在每一件小事上,父母都可以询问孩子的感觉,高兴不高兴,为什么。比如出去玩的时候问孩子:“你喜欢出来玩吗?高兴吗?”还可以问:“你跟妈妈在一起高兴吗?”父母也要经常把自己的体验告诉孩子,如:“你能自己衣  相似文献   

2.
现在许多的父母训斥孩子的口头禅是:“就知道玩,还不赶快去学习!”“这孩子玩心太重,不会有出息。”在教师的嘴里可以听到“哪都有你,就学习找不到你。”“别再玩了,跟××学学,看他多听话”……这些教师和父母都认为孩子只有从小忙着认字、学习琴棋书画才是又聪明又爱学习的好孩子,在他们眼中,这样的孩子才是班里的典范,父母的骄傲。其实他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教育的误区。一、玩就是学习孩子成长的过程有一个基本的需要是学习的需要。但是,儿童最初的学习方式几乎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玩。在无拘无束的玩耍中,孩子不仅丰富了自己…  相似文献   

3.
当前,许多独生子女的父母们,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陷入了幼儿家庭教育的种种误区。他们盲目要求天真活泼的孩子学这学那,并使孩子除了上幼儿园外,将回家后的时间排得满满的。当然,这样不是说幼儿就不需要学习,但他们需要的是玩中学,学中玩。那么,怎样使家庭教育都能做到游戏化、科学化呢?我认为关键有以下几点: 一、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气氛中快乐生活; 二、父母与孩子平等相处; 三、对孩子进行随机教育; 四、尊重孩子,给孩子一个小小空间。  相似文献   

4.
俞群 《家庭教育》2007,(2S):34-35
晓冶(化名)曾是一个静的孩子,学习成绩在班里居中游。读初中时。因为沉溺网络游戏,成绩随之逐渐下降。网瘾6年,辍学至今。和很多家庭一样,晓冶开始玩网络游戏的时候.父母并没有太多干涉。但随着晓冶熬夜的次数越来越多。父母开始苦13婆心地规劝,可晓冶越听越烦.最后干脆戴上耳机打游戏.甚至还出现了逃学现象。于是,父母禁止晓冶使用电脑。如果父母强行关掉电脑.晓冶就会像疯了似的摔东西。父母无奈。索性把家里的电脑送了人。于是。晓冶就去网吧玩游戏.他常常连续几天窝在网吧不回家.除非父母找到他。带他回家。晓冶玩电子游戏的巨大成功使他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因为在网络游戏中。他是“大侠”、是“盟主”。有自己的“工会”,弹指间可决定别人的生死。[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边玉芳 《父母必读》2022,(11):52-54
<正>孩子的网络成瘾问题,恐怕是当代父母最大的育儿困惑之一,但更需要父母了解的是,其实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就在父母自己身上。父母不要给孩子立刻就贴上“网络成瘾”的标签,首先要清楚地了解孩子为什么喜欢上网,他在和谁一起上网,上网都干些什么。孩子是喜欢网络社交,还是喜欢网络游戏?他是自己玩,还是和好朋友相约一起?这背后的原因映射出孩子的不同需求,父母想要更好地解决孩子的网络使用问题,首先应该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并且不要急于给孩子贴标签。  相似文献   

6.
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对快乐的体验。在每一件小事上,父母都可以询问孩子的感觉,高兴不高兴,为什么?比如出去玩的时候问孩子:“你喜欢出来玩吗?高兴吗?”还可以问:“你跟妈妈在一起高兴吗?”父母也要经常把自己的体验告诉孩子,如“你能自己穿衣服,我很高兴。”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有些事情大人觉得没意思,孩子却很喜欢;大人认为孩子会喜欢的东西,小孩得到了却并不高兴。有的父母给孩子买很贵的玩具,孩子却宁愿玩水、玩泥巴、提迷藏、过家家。所以,我们不要总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孩子,要让孩子做  相似文献   

7.
陪伴并无定式,只要孩子健康、快乐,每位父母都可以用自己个性化的方式陪伴孩子。所有父母在陪伴孩子的短暂的同行中,也都借由他好奇的目光打量这个世界,重回美好的童心世界。所有的父母在有了孩子之后,都仿佛经历了一次重生。我们采访到4位父母重生得更加彻底,他们索性为了陪伴孩子改变了自己的职业方向。但这样的改变,让他们收获了更精彩的人生。  相似文献   

8.
繁重的作业不用没完没了地去做;紧张的考试不用三天两头地应对;起早的无奈可暂告段落;贪黑的惆怅亦略能放下。尽情地去玩自己想玩的东西;痛快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简直是所有孩子最喜欢的暑假生活了。然而,漫漫长假,他们的一切都被玩乐所占,家长肯定不会置若罔闻、听之任之。那么,该怎样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暑假呢?让孩子玩得痛快淋漓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得到快乐的源泉。美国心理学家皮尔斯说:“玩耍和听故事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两块基石,孩子们的真正需求和实际所得之间的严重失衡,会导致学业不佳和暴力行为等现象。”孩子缺少玩耍的后果也会导致孤独、痴迷电子游戏、多动症以及肥胖症。因此,家长应给予孩子适当的玩耍和“撒野”时间,让他们出去打球、游泳、跑步、骑车,让他们看展览、参观博物馆,也可让他们在家看看电视、玩玩游戏、下下棋类。在玩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社交能力,还会增强他们的毅力和体力。父母如能和孩子一起玩,更是建立家庭成员之间朋友关系的大好时机。但是,做任何事都得有个度,孩子缺乏自制力,玩起来什么都会抛到脑后,这时家长一定要加以引导和限制。光彩的痕迹。《小读者》之所以办得好,也正是因为有了一个“魂”,这个“魂”就是他们所说的:要打理好孩子的成长的基座,要把刊物办得特干净、特出色。我们认为,特干净,是办好面向少儿的出版物的最底线:特色,则是一种高标准的追求。正是由于有  相似文献   

9.
10岁的儿子结交了新朋友马箫 ,两人玩得十分融洽。最近儿子常挂在嘴边的话是 :“马箫真幸运 ,真自由 ,他什么时候想玩就玩 ,想看电视就看电视 ,他爸爸妈妈从不管他……”我对儿子说 :“也许马箫的爸爸妈妈允许他那样 ,但是在我们家可不行。”“你太专制了!”这是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窘境 :当孩子交上了一个大人不喜欢的朋友 ,一面是孩子的快乐 ,一面是出于你对他在道德、感情和生理上健康成长的关心。我该怎么办?当孩子小的时候 ,父母还可以掌控他们的世界。对于你不愿他们吃的食物、不愿去的地方、不愿听到的话 ,仅仅使他们与之隔离就可…  相似文献   

10.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玩耍是儿童的工作,有哪个孩子不爱玩呢?可是,在怎样指导孩子玩的问题上,不同的父母却有不同的作法。有的父母对孩子娇生惯养,生怕别人欺负自己的孩子,因此,不愿意让他们跟其他孩子一起玩;有的父母纵容孩子跟别的小孩子打架,没几天,小伙伴都躲远了;还有的父母工作忙,有小孩来家玩,嫌他们吵闹影响休息,等等。在对待孩子玩耍的态度上,怎样才算正确呢? 应该热情鼓励他们跟邻居的小朋友、小伙伴玩。长大了,要鼓励他们跟同学玩。  相似文献   

11.
不少家长常问:“他看起来很聪明,说话也很流利,为什么学不会呢?”到底是孩子存在学习障碍还是不认真呢?其实,这是孩子的学习意愿出了问题,所以我们必需提升他的学习感受力,这才是治本之道。以下介绍几个方法。一、学习需要有快乐的感觉。孩子对学习新知识有高度的兴趣时,将终身受益。为人师为人父母者,若教孩子学习教到令他害怕时,他将终身痛恨学习。切记:幼儿期孩子只是“来玩”不是来“学”,他是“玩中学”。二、初步学习有干扰时,需要有爱与理解。在孩子被教育的过程中,这一项比任何理论都重要。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天才,…  相似文献   

12.
赵春梅 《班主任》2011,(8):52-53
欣欣同学曾经是一个网络游戏的痴迷者。那段时间,一放学他便扔下书包开始玩网络游戏。学习成绩本来很好的他,上课变得精神恍惚,一下课却精神十足,与同学们大谈玩网络游戏的畅快,学习成绩因此落后了许多。我找到欣欣的父母进行沟通,了解孩子是怎样迷上网络游戏的。他的母亲说:"这孩子脑瓜儿灵,无师自通,亲戚邻居们都说他是个电脑天才。"听  相似文献   

13.
孩子磨蹭怎么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孩子做事情总是磨磨蹭蹭,父母们只好在后面不断扯着嗓子喊“快点儿”、“快点儿”,可无论怎么喊,始终不见效果,孩子还是不急不火,弄得父母也常常没辙。如何纠正孩子这一不良习惯呢?笔者特别采访了一些家有“小磨蹭”的父母们,从他们那里总结出一些有效的高招儿,也许这些办法会对您的孩子有用,不妨试一试。帮助孩子认识时间,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案例:我儿子刚刚7岁,上学以后,我们发现他做什么事情都慢,让他刷牙,喊了五遍,回头一看,他还站在那里摆弄牙膏盖儿呐;洗脚也是,愣能洗半个小时;上厕所也能在里面玩一会儿;洗澡…  相似文献   

14.
我于1963年出生在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从我记事的时候起,父母都是日出而作,日暮而归,房门上一把锁,让我独自去跟邻居家的孩子玩。夜幕降临时,邻居家的孩子都陆续被他们的父母领回家了,自己的父母还不见踪影。有时,我也会向邻居的大人们打昕:自己的父母怎的还不回家?他们总会用“你爹妈被公安抓走了”或是“被老虎吃掉了”等话调侃我。  相似文献   

15.
如果有人对您说他能“想啥来啥”,您一定觉得他是个“半仙”,但是在孩子的发展问题上,很多父母都或多或少地“仙化”着自己的期望:别人家孩子琴弹得好,咱们也不能差;别人家的孩子数学学得好,咱们也不能落后;等等。如果仅是想一想也就好了,为此做一些努力也无可厚非,可怕的是,如果孩子努力了却还没有达到父母的目标,父母会责备孩子,认为是孩子主观上不作为,而不是反省自己的目标是不是有问题。这样的父母需要给自己泼一点冷水。  相似文献   

16.
2001年夏天,新都二中校园里走进一群藏族孩子,他们来自甘孜藏族自治州,他们从小失去了父母,他们经历过不幸,几年来,他们在关爱中快乐成长。马海清、邓先俊、尼玛泽仁、索朗刘麦等七位同学(其中一位同学找到亲人后已离校)把新都二中当成自己的家,老师和同学们也把他们亲切地称作“西康六子”。  相似文献   

17.
一个婴孩呱呱坠地,世界上就又多了一个生命,父母就多了一份希望和责任。他们要为这希望付出一切,孩子也就在希望中寻找人生的真谛。父母自然知道年幼的子女还经不起岁月的磨难,贸然放子女去飞,无疑会害了子女。他们为子女设计人生,用手中的镰刀砍去荆棘,用粗糙的双手填平坎坷。但是,父母更知道,如果让孩子永远在自己预设的轨道上走,即使给他掌声,给他快乐,扶他成功,孩子都不可能有自己的路,不可能有自己的掌声,自己的快乐,自己的成功。子女只是温室中的花朵,定然经不起风吹浪打。  相似文献   

18.
10岁儿童张炘炀在他父亲的辅导下,经过连续跳级,以5年的时间学完了12年学制的中小学课程,成为建国以来最年轻的大学生。其父张会祥在《神奇的学习》一书中坦言“:我们家的经验既不高级,也不讨巧。”他们最成功之处,在于处处从炘炀的实际出发,引导孩子感受学习的快乐——“帮孩子”有时候也是干扰孩子小炘炀喜欢玩积木,直到大学一年级。他的第一套积木是红颜色的,小家伙简直是爱不释手,一玩就是大半天,摆弄得满地都是。炘炀妈妈回家,看到满地乱糟糟的,自然要去整理一下。孩子有时候玩别的去了,妈妈整理积木他也没有怎么在意。可是他回来后,…  相似文献   

19.
王金战 《成才之路》2011,(17):11-I0006
近日,一份名为“想得美”的课程表走红网络,在这份由小学四年级男生自拟的课表中,“玩”的内容成了课程的主打。该课程表在汉网上贴出后,一时引发众多网友热烈讨论。教育专家王金战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让孩子尽情地玩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谁都希望自己孩子的童年是快乐的。然而,有几个家长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几个家长不让孩子在童年时就去学“珠心算”“新概念英语”?是否学了这些东西就意味着剥夺了孩子“玩”的权利呢?  相似文献   

20.
有些家长认为“打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自己小时候挨过父母的打,现在打自己的孩子不算过分。还有些家长十分宠爱孩子,不管孩子是否正确都极具耐心、百依百顺。他们认为孩子小、不懂事,说也听不懂,打也没有用。我认为以上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孩子是有个性、有尊严、有其发展特点的个体,家长应该尊重儿童,根据孩子发展的特点坚持正面教育,晓之以理。但是教育孩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确实非常难。孩子2~3岁时,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想尝试一下,难免会出点事。譬如,我儿子曾经对家用电器很感兴趣,经常想去玩电源插头。我对他说:“电是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