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社会转化。在这个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国以来形成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被打破了,出现了很多新的社会阶层,其中农民工阶层对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有着特殊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转型时期弱势群体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弱势群体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现阶段的弱势群体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背景中。随着社会结构的重大调整以及经济体制转轨而出现的,我们必须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力量的包括非赢利组织在内的社会各阶层力量的社会支持与保护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及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借鉴西方社会分层理论的有关研究成果,从经济体制改革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机制的影响这一角度,通过分析当代中国社会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社会分层机制的变化,探讨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现代化进程中体制性因素的作用及影响,说明经济体制的变化与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之间具有的密切关系,并认为体制性因素是影响社会阶层结构变化最深层的动因。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正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由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由传统的社会主义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转型。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社会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它的推动下.中围的社会转型显得如此迅速、如此广泛、如此深入。  相似文献   

5.
迄今为止的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普遍存在弱势群体,我国改革中产生的弱势群体是与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和阶层分化密切联系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社会急剧变化、全面转型时期:社会类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社会生产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  相似文献   

6.
从实践基础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与近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联系在一起的,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近30年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潮流,实行和推进改革开放,推动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转变,给曾经陷于困境的中国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正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口号和根本命题,  相似文献   

7.
1.现代教师心态的社会学基础。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高速发展的时期,计划经济体制迅速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旧的体制被冲破,而新的体制尚未完成或还未完善。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领域,计划经济的色彩还是相当浓厚,特别是教师聘任制度、分配制度还是计划经济的那一套。但是,社会已经发展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9.
胡锦涛总书记在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及时必要,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现象时有发生,政治领域,贿选、跑官卖官、假造政绩、收受贿赂现象也不一而足,文化领域,盗版、剽窃论文、学术腐败、出售假学历证书、以各种名义编书、组织赛事从中骗钱现象大有风起云涌之势等等,这些现象说明我国“道德危机”已是不争的事实,它已经严重影响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必须正本清源,恢复道德的真实面目。“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新时期道德建设的一剂良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需要,它的践行必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实现从计划经济向成熟的市场经济的转换,而社会也正由传统伦理社会向现代法理社会转化。这些变化给我国的社会稳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压力,而志愿者组织能够在社会结构转型、体制转轨以及价值重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转型期我国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采关于转型时期我国贫困问题研究的一系列观点。包括贫困的定义.类型.测量方法.特点等,提出了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广开就业门路;改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正在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这是我国20多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深刻的变革。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教育发展的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目前的社会阶层结构还存在不少相当尖锐的问题,这样的社会阶层结构不能保证未来中国社会结构一定会趋向合理化。市场经济并不一定能确保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向着合理的现代化方向变迁,国家必须要从政策、制度和战略上进行有效的改革、调整和干预。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经历了一场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深刻变革,它导致了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学校教育的变革,也促进了学校道德教育的嬗变。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也随之发展,但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长期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在1992年时,这种矛盾达到了顶峰。1993年7日,我国全面实行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同时在税务制度上逐步实行增值税制度。这种核算制度的改革,使我国的企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企业中大量的不良资产逐渐显露。通过十几年间的破产、兼并、合资、合作、组合等经营管理方式,我国的企业经济开始步入高速的良性轨道并迅猛发展,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成为社会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一、职业教育基础研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研究开发体系不健全,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一直都是由政府进行管理和布局,学校在专业设置、招生地域和培养方式等方面都由政府统筹管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公共教育教学服务体系不健全,管理上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行政管理体制壁垒尚未打破,缺乏统筹协调,造成职业教育政策不均衡。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基础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忽视了社会实践性和实用性,使学校与社会组织、企业之间产生鸿沟;忽视了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使职业教育资源处于过剩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我国三十年改革与发展的历程,令人激动与鼓舞,而理性冷静地分析改革开放的动力、途径与经验,我认为对国家的未来发展仍有意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在这一宏大的社会改革实践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市场,是最困难的改革,也是最有意义的改革。为此,特写此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众化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及其改革问题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GDP持续稳定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推动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高等教育财政状况、财政政策和管理体制也随之发生了显变化。高等教育财政改革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财力支持和政策保障,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从公共财政角度,分析评价中国当前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经费筹措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公共财政框架下促进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些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社会的转型使社会的价值观日益走向多元化.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着三种重要转型:第一,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民主法制从环境上保证了多元价值观的存在;第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各个教育层面上的民办学校应运而生。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在第一章总则的第6条就明确指出:“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团体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教育,参与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这就使得民办高校这一新的高等教育形式在中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和体系中,得到迅速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