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极拳哲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兵 《天中学刊》2006,21(2):43-44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是古代中国哲学思想在武术运动中的自然反映,它的产生和发展与朴素的哲学理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核心的哲学内容对当今的文化活动仍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民族凝聚力是一种文化力、精神力、软实力,它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长期积累的结果。中华民族凝聚力源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优良的民族精神。而思想、文化的核心是哲学。哲学思维是从最深层次、最高层次指导支配看文化的发展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它的作用与功能不断的发挥,我国传统哲学是其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3.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汇在政治、哲学、经济、艺术以及生产生活中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和桥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考命题中,应该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体现。可以四大发明等所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不仅彰显出它独特的魅力,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来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与自觉,坚持文化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道教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宗教,它是在1800多年以前在中国神州大地诞生,并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乳汁养育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支柱之一。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曾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绘画、建筑、化学、医学、药物学、养生...  相似文献   

6.
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严峻挑战.儒家哲学究竟会遭遇怎样的命运,它能否继续生存并求得发展?这是学者们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时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作为中国古老文化传统的主体部分,儒家哲学对中国农业文明的繁荣发展、多民族间的团结统一、中华民族心态的构建等都曾有过积极深远的影响.然而随着时代的推移,儒学已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是近代以来,这个几千年来被中国人奉若神明的儒学,更是日益暴露其弊端和缺陷,进而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严重障碍.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但它也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哲学的文化土壤,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毛泽东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是消极的认同,而是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其扬弃后的理论创新,古为今用,从而使毛泽东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8.
在近现代中西文明碰撞交融的时代,我国不乏仁人志士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辜鸿铭却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对中国和西方在信仰、文明教化、义利观方面的比较,提出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方文明相互借鉴的中西文明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其观点无论是对国家、社会还是个人层面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就是中华民族优良思想文化传统的核心。人们说,“中国传统哲学是伦理型的”。这应当被看作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优点,而不应被看作是一个缺点。有一种看法认为,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伦理道德都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因而是保守的,是不能继承的糟粕。这种观点,既不符合事实,也是极端有害的。历史的发展说明,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中国文化复兴的引领和支撑,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核心价值观是民族认同的基础,是引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精神支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正确处理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坚守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特质,守护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时我们也要吸收借鉴人类其他文明成果,鼎新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将数学文化融入教学,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进一步理解数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凝汇在政治、哲学、经济、艺术以及生产生活中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如在数学高考中,将四大发明、勾股定理等所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作为试题背景材料,体现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一、传承传统文化,开启"儒学校园"之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明演化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  相似文献   

13.
传统典籍中包含了大量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明发展过程中沉淀的文化精髓,而译者则基于不同的时空范围、知识经验、翻译目的等因素选择再现或过滤典籍中的文化负载词。甄选《道德经》四个德文译本,从哲学阐释学的核心概念——视域融合视角出发,提取译者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探讨二战后至今德国汉学界不同背景的译者是否能够完整再现文本中的文化元素、传播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是笔墨与线条的艺术,它在追寻笔墨与线条中形成了独特的形式美感。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艺术实践中,中国古典的文化哲学观又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传统绘画,从而铸就了中国传统绘画笔墨与线条中的精神内涵。中国古典文化哲学的三大体系——儒、道、禅以笔墨与线条为载体,将其哲学精神融入到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之中,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5.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年来,有些人把它作为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甚至作为一种生态哲学。实际上,从“天人合一”的本义看,“天人合一”探讨的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不是一种生态哲学。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更是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条件的,只有吸收中国文化中有益的部分,中国文化才能变为民族的精神资源和强大动力。作为语文教师,除了课本上现有的课文教学之外,更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关注传统文化和大众文化,融入中国文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中和之美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和”的审美观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以及中国文化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中国文化和谐精神的具体体现。它不仅是关学理念,更是哲学思维,并且这种传统的“中和”思想对人生价值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中主要构成之一的儒家思想,不但蕴涵着质朴的生态文明理论,也有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活动。本文将从儒家思想的核心“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重在从生态意义的角度探讨其中所体现出的生态文明思想,这些思想不仅为中华文明的延续提供了道德基础,也为今天我们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思想源泉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太极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灵瑰,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易学,发展于中国的道学、儒学文化,并且涵盖由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太极文化以太极图形、色彩的相互矛盾关系,表达了"全息一元"和"一分为二"的宇宙观,说明了一切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对立统一的根本规律;太极图包含了关天事物发展的终极目的和根本规律的哲学理念:在相互矛盾的对立体中追求平衡与统一,实现矛盾各方的相互包容、化解,最终使矛盾的对立各方趋向多元的和谐统一;以太极图为标示的太极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维和文化观念等,为太极拳运动实践提供了思想依据。太极拳作为表述中华太极文化的生命形态或典形载体,太极图示所表达的哲学思维和文化观念应是其核心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文明,"礼乐"思想作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中的核心,也是孔子思想中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论语》作为一部记载孔子思想的著作,其内容对于研究孔子的礼乐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