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生态建设是全国的生态安全屏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平军 《未来与发展》2010,31(5):26-30,15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是事关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是属于全国性的公共产品。特别是西部的青藏高原有"地球第三极"之称,是世界上独特的生态环境地域单元。是我国乃至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更是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器和调节器",是我国重要生态屏障和安全屏障,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对我国科学研究与经济发展有其特殊的生态战略地位。在西部生态重建中,中央政府近年来也不断加大了投入,生态环境有所好转,但西部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关系到国家安全,其生态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使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这就要从整体利益考虑生态这种纯公共产品问题。在重建中要继续加大投入,实施纵向与横向的利益补偿机制,达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性。才能使生态公共产品效益与效率达到最大化。实现西部生态公共产品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长庆油田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毛乌苏沙漠边缘,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地表物质疏松易蚀、生态退化严重,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过程中,对勘探开发区域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均产生一定不利影响。油田矿区生态重建的关键是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本文分析了油田所辖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措施。  相似文献   

3.
一、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指导西部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之亟需1.西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问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呼唤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与指导西部大开发、西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工作。研究、指导与实施西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是高度综合的系统工程,极为复杂,涉及到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学科。比如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经济学、  相似文献   

4.
长江源区生态环境现状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长江源区生态环境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摸清了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长江源区现有退化草地2.47×104km2,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0.63×104km2。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的退化是自然因素和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影响的结果,根据生态环境现状与成因提出了适应本区生态环境治理与重建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吴鹏 《资源科学》2013,35(2):455-461
生态修复是全新的采煤塌陷生态环境社会治理模式,主要指在人工条件下对原有被破坏生态环境进行恢复、重建和修整使其更适合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生态修复法的价值体现在它对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其对公众社会正义、分配正义需求的满足.生态修复不仅仅追求对于生态环境本身的恢复和重建,更体现了它对生态环境影响下人们权利和义务的修正,这一过程也同时反映出人们对于环境正义的述求,而环境正义的实质就是分配正义.这种正义价值的选择决定了生态修复法律制度建设的目标应当包括经济利益的实现和环境利益的保障这两个基本方面.目前,生态修复实践已经在多个煤炭开发城市里广泛开展,但是理论研究尚局限在技术和管理领域.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研究存在理论研究不深入,相关法律制度欠缺等问题.选取安徽省淮南市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作为典型案例,深入研究生态修复理论,探索其理论的社会意义,并以此为基础完善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法律制度,将有助于解决我国现实的社会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6.
西北半干旱区集水型生态农业与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集水型生态农业是适应西北半干旱区自然资源特点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结合点。通过采取使两者同时受益的关键措施,不但可以实现农民的脱贫,而且还可以使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与重建,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蔡云龙 《资源科学》1999,21(5):37-41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在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下,让退化土地自然恢复的思路已不切实际,必须通过社会投入对退化土地进行生态重建。这种研究与国际喀斯特环境研究、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土地利用优化和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一致。进一步的研究需要解决生态重建的一系列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河下游及罗布泊地区不仅是新疆也是亚洲最干旱的地区,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未来青新铁路的枢纽和联系内地与边疆的战略通道,其大部分地区为冲积平原,地势北高南低,因历史上河床游移摆动频繁,形成宽广的河岸地带,生长着茂密的荒漠河岸植被,被称为“绿色走廊”,可有效防止沙漠合龙、保护国道畅通。然而,受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塔里木河下游及罗布泊地区人居环境恶劣,生产力低下,生态环境亟待治理。对塔里木河下游及罗布泊地区进行生态重建,实施跨越式发展工程,对促进当地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改善,以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  相似文献   

9.
蔡运龙 《资源科学》1999,21(5):37-41
中国西南喀期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在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下,让退化土地自然恢复的思路已不切实际,必须通过对社会投入对退化土地进行生态重建。这种研究与国际喀斯特环境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土地利用优化和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一致。进一步的研究需要解决生态重建的一系列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疆的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由于生态环境脆弱及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当,致使人类生存条件日趋恶化。为迎接经济建设重点西移,必须加强受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机理研究,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中国人》2005,(4):61-61
王教授在西北地区生活了40多年,长期从事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参加过沙漠、草原、森林、黄土高原等生态环境的考察与定位研究。上世纪末,中央提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后,他便更关注西北生态环境保护与重建,在大量历史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写出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破坏的历史教训及再造秀美山川之见”论文,提交“中国西部生态重建与经济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引起多方面的关注。这更激发他对西北地区生态建设关注的热情。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需求的快速发展与膨胀,全球性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尖锐,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共同担忧。自然资源迅速枯竭、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气候干旱化、水资源短缺等生态问题,都与森林资源的减少有着紧密的联系。广泛深入地开展森林与生态环境、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研究,积极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的覆盖面积,充分发挥其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的主体作用,从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全世界面前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发展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而其中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它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做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同时,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围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分析林业生态环境的现状,提出了改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策略,并阐述了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水是北方农牧交错带最关键的生态环境因子,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环境状况与环境动态。文章从生态缺水的角度,以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为例,探讨了生态系统退化机理,为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缺水是造成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2006年武川县天然草地、灌木、乔木、农作物生长季平均耗水量分别为150.3mm、193.4mm、213.3mm、158.6mm,最小生态缺水量分别为93.1mm、38.2mm、251.5mm、96.6mm,植被生态系统继续向退化方向演替。合理调整植物品种结构,配置有限的水资源是当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5.
基于水分的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生态系统退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是北方农牧交错带最关键的生态环境因子,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环境状况与环境动态.文章从生态缺水的角度,以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为例,探讨了生态系统退化机理,为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缺水是造成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2006年武川县天然草地、灌木、乔木、农作物生长季平均耗水量分别为150.3mm、193.4mm、213.3mm、158.6mm,最小生态缺水量分分别为93.1mm、38.2mm、251.5mm、96.6mm,植被生态系统继续向退化方向演替.合理调整植物品种结构,配置有限的水资源是当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灾后面临着极其繁重的农村恢复重建的任务。文章在分析了灾区农村恢复重建的基础及条件后,提出在重建中应坚持尊重自然、尊重农民,保障生计、保护生态,自建为主、统建为辅,规划优先、建设分步等原则,并且要妥善解决原地重建与异地迁建的关系、恢复重建的项目时序、民族传统与地方特色的保护等问题。文章最后从组织实施、资金筹措、技术服务和建材供应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灾区农村恢复重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西部地区推广“绿色灭鼠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毅达 《学会》2002,(11):28-28,31
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生态环境相当脆弱.加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前提和重点.但是,这个地区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中国生态环境的建设,却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赵亮  何凡能 《资源科学》2020,42(4):661-671
随着全球变化的加剧,自然灾害日益频发,灾后恢复重建得到广泛重视。恢复重建规划作为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公共政策,对其开展实施评估将有利于保障恢复重建的高效实施与灾区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实施评估相关进展了解研究现状,为后期构建综合性的评估技术提供基础。结合对国内外恢复重建规划实施评估理论、内容与方法的整理分析,对比归纳各类规划实施评估的经验与不足,结果表明:目前规划实施评估主要以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等传统规划为主,由于灾区具有自然灾害频发、社会经济脆弱等特征导致恢复重建规划实施评估面临更多挑战;现有评估多以传统规划评估理论为基础,需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灾害经济学理论等完善自身理论体系;评估内容较多关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要素,还需对社会公平、文化保护等予以关注;评估阶段多关注规划实施结果,较少关注规划实施过程与实施影响;评估方法在各个阶段存在差异,定性与定量方法有待综合运用。未来需要通过设计全阶段的评估流程,构建综合性评估体系与开展灾后可持续性评估以提升评估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角度,分析了制约西北地区发展诸如水土流失、荒漠水资源和干旱、生态资源安全、滑坡及泥石流等自然地质灾害、生态系统退化、点面源环境污染、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等的主要环境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解决对策。郑重探讨了西北干旱、半干旱及荒漠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的形成机制及恢复措施,其目的是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丹东市凤城矿山地质环境危害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项目区内的生态环境、地质灾害条件、客土土源条件、灌溉水源条件等因素,提出了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