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室内游泳竞技项目成绩进行分析,并与伦敦奥运会、第16届世界游泳锦标赛成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里约奥运会室内游泳竞技成绩在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其女子项目提升更为显著;北美洲整体实力远超其他洲域,独占泳坛半壁江山;美国队占据霸主地位,且竞争优势显著;诸强国的竞技实力展现也尽不相同、各具特点;我国游泳队整体成绩与伦敦奥运会相比出现小幅度下滑,但整体实力略胜日本,且夺金项目及优势项目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成绩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悉尼奥运会游泳比赛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本从世界各国的科技创新在改进动作技术与训练方法、增加游进动力和革新装备设施、减小游进阻力等两方面的应用实例,探讨了铸造奥运泳坛辉煌的原因,希望能提高我国游泳界对训练科学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上海世锦赛和罗马世锦赛竞技游泳的成绩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两次世锦赛成绩差异较大,但是上海世锦赛是在伦敦奥运周期的前一年举行,并且是禁用"鲨鱼皮"高科技泳衣之后的第一次世界大赛,成绩相对于伦敦奥运会更具有说服力。美国队的实力继续巩固实力和扩大统治范围,男女混合泳、男子短距离自由泳、女子蛙泳和接力项目优势明显,上海世锦赛获得15个奥运项目金牌势必使美国在伦敦掀起夺金狂潮;澳大利亚继续北京奥运会后的低迷状态,男女优势项目都荡然无存,但是本届世锦赛2金8银的成绩说明澳大利亚依然具有较多的夺金点;西欧传统游泳强国逐渐复苏,上海世锦赛9个奥运项目的 11枚金牌使其在伦敦奥运会以团体夺金的实力来阻挡美国夺金的步伐;中国队本届世锦赛表现抢眼,传统的女子优势项目蝶泳、仰泳继续保持领先,两枚男子长距离自由泳项目的金牌使中国队出现巾帼须眉共同进步的场景,也增强了中国队在伦敦奥运会夺金点和信心;南美洲和非洲依然是靠少数优秀运动员的闪光在世界大赛夺取金牌,对世界游泳格局没有形成真正的威胁。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30届奥运会游泳成绩进行分析,并与第29届奥运会和第1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游泳成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因禁止运动员穿高科技泳衣进行比赛,本届奥运会破世界记录的项目相比上届较少,且获得奖牌的国家比上届少,国际泳坛两强格局颠覆,"美澳争霸"格局被打破,呈现出美国一家实力独大,欧亚澳诸强群雄并起的"一超多强"局面,尤其是中国水军异军突起,跃升为金牌榜第二。针对本届奥运会我国游泳队取得的佳绩,深入分析研究项目取胜的因素,旨在为我国游泳运动未来更辉煌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第41届世锦标赛女子体操比赛的技术发挥情况和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以6金2银1铜总计9块奖牌雄居榜首,继续保持世界体坛霸主地位。女子项目上,中国队的成绩比去年奥运稍好,何可欣夺得高低杠冠军及小将邓琳琳在平衡木项目上登顶。  相似文献   

6.
世界游泳锦标赛是世界竞技体育实力展示的较高平台.在游泳世锦赛中,包括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水球和公开水域,是以五个大项计算总成绩的比赛.其金牌总数超过田径,进而形成"大"游泳的概念,准确的称之为"游泳运动".以近3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中五个大项,65个小项的成绩为研究对象,可以较为全面而立体地分析各参赛国在"大"游泳项目上...  相似文献   

7.
采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柏林世界田径锦标赛成绩进行分析,客观描述世界田径运动竞技水平的格局变化、发展走势以及规律特点,同时,通过分析总结我国田径运动员在本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的表现,寻求中国田径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前世界游泳形势发展非常快,出运动成绩的平均年龄越来越小,我国也是这个趋势.但在我国泳坛上也出现了不少昙花一现和过早夭折的现象即运动寿命短暂。这个问题如不尽早加以重视和解决,要想尽快地改变我国游泳落后的面貌是很困难的. 本文就如何延长游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即造成游泳运动员运动寿命短暂的原因和对延长游泳运动员运动寿命的一此措施作地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第14届亚运会赛前中日游泳实力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中日两国游泳在历届亚运会上的表现以及第27届奥运会游泳比赛、第九届世界游泳锦标赛、2001年国内比赛成绩和优秀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年龄的对比研究,对中日两国游泳现实实力进行分析,为中国游泳备战第十四届亚运会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伦敦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各国备战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作者对2010年度所有奥运会项目按世界锦标赛、世界杯、世界排名的顺序选定其中水平最高的一项赛事或排名进行奥运实力统计分析,以便有关部门及时了解和掌握我国与各重点对手国实力及变化情况,为备战伦敦奥运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对2003年田径世锦赛、2004年奥运会和2005年世锦赛投掷项目冠军运动员的参赛情况和比赛成绩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世界优秀投掷运动员参赛的时间间隔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对于了解世界优秀投掷运动员的比赛安排和最佳竞技状态形成规律,提高中国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依据第41~43届体操世锦赛及伦敦奥运会体操比赛实况录像,以及新颁布的《国际女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2013~2016),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与统计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当今世界女子跳马技术的竞争特征及发展新动向.发现:减少"踺子后手翻"与"前手翻"的组合,使用"踺子类"与"踺子转1800类"的搭配,并增加"前手翻类与冢原类"的结合,是伦敦奥运周期女子跳马技术竞争发展所选择的主要倾向特征;未来大赛跳马两跳动作的组合类型将增加,以"踺子类"与"侧手翻类(冢原)"的组合将被使用;而掌握具有6.4分以上"不同组且有不同第二腾空阶段"的两个高难度价值动作,还将是新奥运周期众多优秀女选手亟待发展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男篮迎战2006年世锦赛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第14届世锦赛和2004年奥运会男篮比赛结果为依据,对目前中国男篮及参加2006年世锦赛D组对手的情况和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中国队备战2006年世锦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奥运会和世锦赛田径项目设置演变历程进行研究,旨在为各类学校体育的田径理论教学和奥运会、世锦赛田径项目科研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显示:奥运会历史上出现过许多非规范性的田径比赛项目,现今奥运会和世锦赛均设置47个比赛项目.其中,奥运会男、女走跑类项目演变经历了60年和80年时间,世锦赛女子跑类项目设置演变经历了22年时间;奥运会女子跳跃类项目和投掷类项目设置演变均经历了72年时间,世锦赛女子跳跃类项目和投掷类项目设置演变均经历了16年时间;奥运会男子投掷类项目设置演变经历了12年时间;奥运会男子全能类项目设置稍晚,女子项目比男子项目晚近80年,世锦赛男、女全能类项目在第1届世锦赛就已完成设置.奥运会、世锦赛田径项目设置呈现女子项目向男子项目相统一、相规范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北京奥运会的"福娃"形象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伦敦奥运会的"文洛克""也激励着一代人",奥运吉祥物是动态的持续发展的过程,所以对奥运吉祥物做持续性的研究有其必要性。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历史研究法分析历届夏季奥运吉祥物,并兼顾冬奥会吉祥物,在此基础上对奥运吉祥物的发展趋势做了大胆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日两国在1952-2016年参加体操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中的男子比赛成绩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中、日两国男子竞技体操发展历程,分析中、日两国男子竞技体操各阶段发展的异同点,目的是为中国男子竞技体操今后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摘要:深入剖析世界艺术体操竞技实力格局及我国竞技形势,有利于切实提高我国艺术体操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圆满完成2020东京奥运会备战目标。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帕累托分析法,分析2012伦敦奥运周期、2016里约奥运周期及2017年世锦赛艺术体操世界区域和国家竞技实力格局,探讨世界艺术体操优势集团国家竞技实力结构特点,纵向梳理2009-2017年间中国艺术体操队在世界级赛事上的竞技表现,横向审视我国艺术体操项目竞技形势,预测未来局势,并提出可行性的项目发展对策。研究结果显示,世界艺术体操竞技实力格局周期波动较大;2020奥运周期奖牌竞争将更加激烈;新周期,应准确把握艺术体操国际发展趋势、切实加强艺术体操人才梯队建设、不断提高艺术体操训练科学化水平,争取顺利实现我国奥运备战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从1891年至1993年,在历届奥运会、男女世锦赛、世青赛的举重比赛中,共有66个国家和地区获得5336枚奖牌。特别是前苏联、保加利亚、中国、波兰、匈牙利、原民主德国、美国、德国、日本、古巴获奖牌数居领先地位。通过对世界举重大赛获奖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背景探索,得出以下结论:世界举重发展水平具有历史阶段的不平衡性;举重发展水平受体育体制制约;举重发展水平与科研水平密切相关;举重发展水平还受政治、战争等因素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运用上海世锦赛比赛录像、官方公开的技术统计资料、比赛现场的调研等方法,对我国女子水球队在2011年上海世锦赛决赛中的技术状态以及延伸出来的体能状态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队要取得好成绩所需的体能储备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在上海世锦赛的赛前有较强的体能储备;在比赛中存在体能分布波动较大的现象;在各能代系统的匹配中,糖无氧供能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建议,在备战2012年奥运会时:(1)进一步增加体能储备;(2)在进一步提高有氧供能能力的基础上,加大糖酵解供能的训练;(3)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体能分配的能力;(4)提高"临门一臂"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