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梳理和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四个历史时期对外传播思想的主要特点和变迁轨迹.研究发现,建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传播观念经历了从争取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援助,到让世界听见新中国的声音、树立和传播良好的中国国际形象,让世界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变迁轨迹.这些观念具有延续性,同时也不断发展、创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对外传播领域的守正创新.回顾党的百年对外传播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国际传播实践具有重要的经验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现状,指出社科学术期刊整体的综合素质不容乐观、走出去导向偏离、语言障碍等问题,提出立足本土,欲国际,先自立及以国际化为基准,提升社科学术期刊整体素质两方面建议,希冀对我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韩军 《新闻通讯》2014,(9):53-54
本文主要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索适合国情省情的地方电视媒体对外传播工作的方式方法,主要观点为怎样讲好中国梦、怎样向境外介绍自已、怎样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对外合作。  相似文献   

4.
王楠楠  李侠  邵滨 《出版广角》2021,(10):46-48
构建中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权对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而提高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力是提升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的关键之一.国内的语言类学术期刊具有自身的传播优势,可以作为推动中国学术期刊对外传播的一个突破口.语言类学术期刊要在守正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开新局:搭建语言类学术期刊的新传播生态,推进语言类学术期刊标准的国际化,建构汉语研究的国际学术权威和打造国内外"双循环"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5.
社会化媒体是近年来互联网最重要的创新应用,除了传递信息,它更能满足人们休闲娱乐、交流沟通的需求,但是,由于虚假信息泛滥、网络媒体安全等因素,社会化媒体的对外传播面临挑战,针对这一现状,文章提出了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的倡议为不断推进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利时机,中国文化的推广是一项长期、繁杂的工程,其传播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环节,都需要循序渐进地加以完善,国家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制定系统的文化推广战略,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中国文化在文化的交流借鉴与合作发展中,努力向世界真诚、真实地展示中国的国情。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要保持发展势头,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度和影响力会有质的飞跃,创造出更多世人喜爱的优质产品,体现中国的文化和精神。中国文化"走出去"表达了中华民族推进各国文化交流交融的美好愿望,也顺应了丰富世界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的时代要求。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与发展的动力,在坚持自己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地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文明成果,中国文化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期刊的种类和数量成倍增加。社科类学术期刊要想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学术质量的提高,是每个期刊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选择好出版选题是提高社科类学术期刊质量的关键。选题不仅是出版者所要考虑的问题,期刊的作者和读者也必须认真去考虑。作为出版者,特别是社科类学术期刊的出版者,他的使命是通过期刊这一载体,向广大读者提供最新的科学文化信息,使受众受到较大的启迪,最终达到繁荣我国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的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出版者在考虑出版选题时,必须立足一个“新”字,即我…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相关数据库,在量化统计的基础上,力求廓清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现状。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期刊以不同方式实现了"走出去",但并没有在国际社科学术界发挥足够的影响力。主要"走出去"的学科集中在历史学、语言学、艺术学、文学、考古学、经济学等学科。专业化办刊模式更适应国际学术期刊出版环境和要求。以英文出版是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向国际市场的有力媒介,但我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还存在数量少、细分程度不高、刊物质量亟待提升等问题。中外合作出版增强了英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国际竞争力,为"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指引下,数字出版业致力于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加工与传播。数字出版对外传播体系在建设文化强国、数字中国、数字丝绸之路,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创新中华文化走出去路径方面具有重要的文化战略意义。在系统分析数字出版对外传播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从管理与政策项目保障体系、内容供给与发行体系、数字版权保护与治理体系、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数字文化安全治理体系五个维度多元建设我国的数字出版对外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文学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传播文化的助推器。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然而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成效却并不显著,优秀作品缺乏优秀译者,对外传播形式过于单一,缺少营销推广,版权代理制度不成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步伐。文章结合中国文学传播的历史和现状,从传播模式的五个环节去探析中国文学传播的困境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为中国文学文化传播提供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对外传播能力建设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与国际话语权、软实力、竞争力等密切相关。中国目前的对外传播能力与国际地位极不相称,在为中国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空间、为国家利益服务这一战略目标方面,还存有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12.
王春林 《出版广角》2014,(14):63-65
在数字传播条件下,中国文化走出去面临成本更低、速度更快、覆盖面更广、内容更丰富等机遇,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要进一步加强数字出版内容建设,加强中国版权贸易国际化平台建设,构建国际一流的数字化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13.
刘杨 《出版科学》2016,24(2):25-27
中国社会科学“走出去”是中国实施文化输出、主动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必然要求,而中国社会科学能否真正有效“走出去”,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至关重要。从办刊规律及实践流程上说,一本期刊,特别是学术期刊能否在学界产生影响,能否“走出去”,首先取决于其是否有正确、合理的定位。具体来说,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定位战略包括两方面:扎根本土的国际性定位战略和区域代表性定位战略。  相似文献   

14.
宋琳琳  刘明 《出版广角》2021,(21):71-73
传播仪式观给人文社科类期刊的共振与认同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文章旨在通过焦点的打造、前逻辑的唤醒、边界的架设与仪式场域的建构,促使期刊互动仪式的循环链条实现闭合,助力学术期刊形成特殊的仪式现场,从而强化人文频率的共振与归属共同体的认同.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分析了西部大开发与西部对外传播两者间的辩证关系,并以此为基础,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历史与当下的必然等三个方面指出了西部对外传播在西部大开发视野下所面临的机遇.同时,从西部对外传播仍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传播主体的主观意识缺失,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与渗透等方面,论述了西部大开发视野下西部对外传播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现行的三种体系存在的权威性不足、重定量而轻定性以及挤压非核心期刊生存空间等流弊进行分析,提出科学的评价体系应该具备统一权威的属性、合理的参数设定以及必要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7.
对外传播对于城市国际形象的塑造和推广具有重要价值,各地城市电视台都在对外传播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形成了许多共性。本文以成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的实践为例,分析其通过多种路径构建和巩固对外传播平台,以及在"讲故事"过程中聚焦普通市民、在蓉外国人士,在题材选择上聚焦海外观众共同感兴趣的环保、野生动物保护、体育等方面的经验,并指出其节目中仍存在宣传意识时有显露等不足。  相似文献   

18.
学术期刊差异化发展是针对其备受诟病的"全、散、小、弱""同构"现象严重的现状开出的一剂"药方"。但由于体制滋生的惯性、综合性同构的约束、差异化途径的有限,差异化发展面临种种困难。学术期刊应该多管齐下,宏观调控,降低体制改革阵痛,营造差异化发展大环境;要改善办刊条件,为差异化发展投入资金与人力,要真正重视编辑人员素质提高,调动其办刊的责任意识,要知己知彼合理定位,确定差异化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邵磊 《出版参考》2018,(2):23-25
近年来、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通过图书这一载体,也在国际上崭露头角.本文以中国著名少数民族诗人吉狄马加诗歌的对外推广为例,结合传播学5W理论,对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传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武京闽 《传媒》2013,(1):57-59
从2010年开始,新闻出版总署开始启动报刊体制改革.作为我国近万种期刊中一个特殊的期刊集群,学术期刊办刊体制如何改革,更是业界关心的热点问题.学术期刊与大众类、科普类期刊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按照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相关文件的精神,改革应该稳步推进,分类别进行.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与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办刊方式上有所差异,本文所要探讨的学术期刊主要是指社科类学术期刊,包括高校主办的社科类学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