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家深耕思想文化领域的党媒,光明日报把牢导向、以我为主,突出思想、深度融合、质量优先,讲活故事,精准传播,在北京冬奥会的报道中形成了高潮迭起、特色鲜明的报道格局,全方位展现新时代中华体育健儿的风采,将冬奥会体育报道上升为一项立心铸魂的文化事业,充分彰显主流媒体建设成果,经受住了激烈新闻竞争和严峻疫情挑战的双重考验。  相似文献   

2.
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国家级媒体以及奥运会持权转播机构,在奥运会电视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布尔迪厄的"新闻场域"理论,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播的和北京冬奥会有关的电视节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央视通过直播节点日活动、开设专题节目、自制体育综艺等多种模式,多措并举助力北京冬奥会宣传报道工作。此外,通过进一步总结北京冬奥会筹办阶段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宣传策略,提炼奥运电视报道特点,为今后做好北京冬奥会宣传报道工作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3.
2022年2月4日,第二十四届北京冬奥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盛大开幕。国内主流媒体采用了多种形式报道本届冬奥会,并采用全媒体传播方式实现了主流媒体的创新与突围,为受众多方位展现了这场举世瞩目的冰雪运动盛会。其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北京冬奥会的相关报道发挥了重要作用。《新闻1+1》《面对面》以其权威性、时效性和现场感为受众播报北京冬奥会相关新闻,助力了新一轮全民冰雪体育热潮的掀起,为世界展现了双奥之城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4.
奥运会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体育盛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并探索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新路径、打造了数字化国际传播新模式、全面多角度阐释了奥运传播新内容。北京应该抓住作为冬奥会主办城市的良好契机,全面总结2022年冬奥会国际传播的成功经验,继续探索讲好中国故事的新路径,进一步提升我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5.
彭瀚翔  刘英杰 《视听》2022,(4):170-172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作为大型事件之一,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许多媒体通过短视频的形式从体育建筑、中国夺冠历史到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体育强国的访谈、中国传统文化与体育运动的融合等角度,对北京冬奥会进行重点宣传.短视频建构了冬奥会中的国家形象,并促成了国家形象的媒介奇观化,唤醒了观众的集体记忆,增强了观众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本文尝试在国际传播的历时性发展中,梳理"体育公共外交"的演进脉络,明晰其概念意涵和维度,并以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等国际性赛事为切入点,前瞻智能传播时代以体育和科技为主题的国际传播和公共外交的提升路径,为国内同行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7.
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特别是奥运会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在振奋精神、传播信息和传递正能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北京冬奥会是媒体进行融媒体改革后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事实证明,各传播矩阵合作,多种方式呈现,让冬奥会报道更加生动全面。体育不会落幕,运动永不止步,更多融媒体的报道实践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让每一位受众感受体育的魅力,体会情感的共振。  相似文献   

8.
谷雪  周祥东 《传媒》2024,(3):94-96
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既是奥林匹克精神的载体,也是主办方在国际社会中展示国家体育实力与传递国家声音的体育传播舞台。随着传播生态环境的变化,情绪传播在媒介网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在体育传播领域。通过分析北京冬奥会中引发观众情绪传播的原因,总结北京冬奥会中情绪传播的生成机制,对情绪传播进行反思与思考,有助于利用积极情绪为大型体育赛事赋能和推动赛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2月4日,立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用一场无与伦比的高科技视觉盛宴向世界展示了"一起向未来"的愿景. 观看了这场开幕式的笔者,一个问题始终萦绕脑际:传统媒体如何一起向未来? 近几年,对于媒体界,一个又一个坏消息接踵而来:报纸停刊、一些电视台生存艰难、媒体人才流失……世纪疫情突袭两年有余,触发全球多重危机;世界经济、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0.
2014年2月7日至23日,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俄罗斯黑海海滨城市索契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和北京、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令本届冬奥会成为继北京奥运会后,最具中国元素,并充分展示中国精神的国际体育平台。  相似文献   

11.
曹彧  刘戈  轧学超 《传媒》2023,(S1):36-39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让北京成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并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人文遗产。在本届冬奥会上,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联手为世界人民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体育盛宴”。5G云转播、VR体验、8K直播等数字技术的运用,成为此次冬奥会的亮点。面对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传播形态的不断迭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果敢作答信息时代命题,前瞻擘画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蓝图。北京2022年冬奥会数字媒体平台的加入,让赛事转播的媒体矩阵更丰富,传播覆盖面更广泛,同时受到更多用户,特别是年轻受众群体的欢迎,赛事媒体受众人群已开始向数字媒体转移。  相似文献   

12.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国内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践行了“体育强则中国强”的理念,也为弘扬中国文化、传播中国声音作出了贡献。体育赛事解说是传播体育文化、弘扬奥运精神的重要窗口。在技术赋能下,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体育赛事解说风格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在数字化传播语境下,赛事解说的内容体系不断嬗变,丰富的话语表达、多角度的话题选择、独特的解说风格呈现出新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3.
北京冬奥会让我们有契机用更为宏观的视角来看待赛事、看待体育。从中国视角来看,冬奥会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体育文化、体育产业从此迎来新的天地;从世界视角来看,带动多达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无疑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巨大成就;从历史视角来看,促成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通,是对过去的总结,也将开启新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语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时隔14年,我们即将于2月4日迎来北京冬奥会。目前,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大赛区场馆已陆续进入筹备测试阶段。自2021年10月26日冬奥会倒计时100天迄今,全国各级各类媒体的冬奥会报道全面升温。为烘托冬奥氛围,媒体之间更好地交流经验、提升冬奥报道水平,也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媒体用户,本刊特邀新闻界多家媒体体育报道负责人进行虚拟圆桌研讨,分享经验、交流创意、供需互动。  相似文献   

15.
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了.2月4日,是冬奥会开幕之日,也是中国农历的立春时节.春天象征着生机勃发、积极向上,在全球疫情肆虐的背景下,人类作为整体,也在不断向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梦想不断进取.  相似文献   

16.
宋澎 《新闻战线》2022,(6):72-75
“闭环”中进行的北京冬奥会,之所以能够在全世界赢得掌声,媒体精彩、有效的传播报道功不可没,尤其是传统主流媒体发挥了巨大作用。体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流媒体必须将体育报道的主导权牢牢抓在手中。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日益临近和冬季运动项目的大范围推广,花样滑冰体育赛事的播出频率也逐渐提高,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在花样滑冰赛事转播和体育文化传播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关于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的研究也逐步展开。本文通过录像分析法、录像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CCTV5近四届冬奥会的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进行研究,发现我国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我国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建议。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对未来我国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北京冬奥会是在我国重要历史节点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其承载的意义远超体育比赛本身.本文以"跳出奥运看国运"的宏观视角、"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中观视角、"观察细节看变化"的微观视角,分析北京冬奥会报道的角度和思路,以期为重大主题活动新闻报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世界运动会,更是一个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此次冬奥会正逢传统中国年,本文从北京冬奥会出发,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阐述了如何塑造国际话语体系的中国模式,拓展中外文明的对话空间,提升国际传播的话语功能。  相似文献   

20.
2015年7月31日,我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见证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那个难忘时刻依然历历在目。时光如梭,如今距离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开幕已经越来越近了。很快,我就将作为中国青年报的特派记者,亲临北京冬奥会的报道现场,从而完整经历北京冬奥会从申办、筹备到举办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