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历史自信是党的二十大的重要内容,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要理论创新,内在要求将历史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究其缘由在于,历史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题中之义、是赓续百年红色血脉的基本遵循、是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诉求。新时代将历史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从学有所思、学有所信、学有所行三个方面明确目标定位,还要着力打造高效的“思政课堂”、“智慧课堂”、“专业课堂”、“生活课堂”,以此构建历史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大思政”体系。  相似文献   

2.
江婷 《西部素质教育》2023,(19):13-16+39
为了有效发挥文化自信对思政课教学的引领作用,文章首先对文化自信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最后提出了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不同职业不仅有不同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也会形成不同的职业美感.思政课教师除了一般教师的身份,还是学生的思想引路人、信仰铸魂者和真善美播种者,体现了“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职业要求和职业美感.信如磐石、学而不厌、教之有道和动之以情分别是思政课教师职业美感的底色、源泉、根基和灵魂.思政课教师要以信如磐石之美、学而不厌之美、教之有道之美、动之以情之美,生成并提升职业美感,让教学成为师生共探美的旅程、共享美的盛宴.  相似文献   

4.
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文化自信培育至关重要。在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下,少数大学生出现文化迷失的问题,无论是对个人或是国家发展,均产生了不利影响,使得高校思政课教学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难度加大,面临诸多困境。分析了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5.
文化自信是十八大提出的新思想理念,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参观各地高校,阐释文化自信核心内容,希望将文化自信代入中国高等教育中,形成良好的文化自信教育氛围。本文论述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涵关系,以及教学活动实施的可行性,为大学生设计文化自信思政课程,思考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开展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7.
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任务。当前,高校思政课培育文化自信,需要解决好几个基本问题,引领学生深刻认识: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的内核是价值观自信,文化自信归根结底是价值观自信,培育文化自信,关键在于抓好价值观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大学生要践之于行,既要对文化自信问题作出现实的辩证考量,又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高校思政课培育文化自信,既要明确分工,又要统筹协作。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在前进道路上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新时代大学生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担,文化自信程度影响着民族未来发展。高校思政课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并拥有文化自信;本文首先阐述了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解析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在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中存在的问题,从增强学生文化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三方面研究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邢战国 《文教资料》2021,(1):100-101
高校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具有诸多优势,其中潜在优势有:较好地适应大班教学;贴合素质教育;与过程性评价互补。认真发掘和利用这些潜在优势,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新时代,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需要在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以及本领上提升教师职业素养。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打牢培根铸魂的思想基础,做一名有担当的思政课教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培养高尚的师德,做一名有情怀的思政课教师;不断强化自律意识,修炼过硬的师风,做一名有魅力的思政课教师;在培养创新思维上,锻造精湛的师能,做一名有本领的思政课教师。  相似文献   

11.
在党和国家不断加强学校思政课建设的背景下,高校要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高校将会有相当数量的新入职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学是一个不断积累、反思和成长的过程.高校思政课新进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努力,在思想政治上、教学心理上、教学能力上、教学创新中、教学实践中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出现了与现实"脱节"、认识"断层"的现象,思政课往往被学生忽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传播者的思政课教师自然受到一定的"冷落"。一定程度上来说,能否让学生喜爱思政课取决于学生对思政课教师的喜爱。所以,要让学生热爱思政课,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先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让学生由"尊重教师——喜爱教师——喜爱课程"。  相似文献   

13.
理论修养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理论修养是其理论兴趣和理论思维的集中表现,体现着其对理论品位和理论信仰的自觉追求、理论自信和理论使命的有机统一。思政课教师理论修养的提升,有助于其提高自身基本素养、讲道理的本领和人格魅力,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拓展有效途径、构建保障机制,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理论修养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公共必修课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兴趣度、教师成就感和教学实效性普遍"三低"的一门课程,据调查原因之一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所造成。由于高校思政课本身的局限性、工作对象的复杂性及教师自身素质的缺失性等易使思政课教师产生职业倦怠,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自我锤炼与调适以及思政课教师教育环境的优化等途径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责任使命。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美感具体体现在职业人格美、思想理论美、方式方法美。增强思政课教师职业美感是提高教学质量、提振教师精气神、提升学生获得感的关键手段。要立足“六个要”的基本要求,从职业本色维度强化政治,从职业本心维度加深情怀,从职业本原维度更新思维,从职业本分维度严格自律,从职业本领维度扩大视野,从职业本质维度端正人格,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美感,在学生心中播洒美的种子,引导学生遇见美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16.
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与时俱进的创新素质、实践活动素质和良好的师德是高校思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高校思政教师的素质并不能满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高校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教师以批判精神为支撑,加快提高其创新素质,以师生互动为基础,了解学生需求,提升社会活动素质,以丰富的道德体验,不断提高师德素质。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政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我国高校思政理论课目前存在着课程知识点多而课时相对简缩,内容的学理性强而与实际生活脱节,教师的授课形式单一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师明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身份定位,培养马克思主义的个人修养,提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是达到高校思政理论课预期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高校要理直气壮地办好思政课,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需要通过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水平、形成思政课质量提升长效机制,建设形成思政课的良好生态。构建良好的高校思政课生态,提升教学质量是本体圈层,加强顶层设计是基础圈层,营造良好氛围是条件圈层,提升服务水平是保障圈层。在构建高校思政课良好生态的过程中,要树立“大思政课”的系统观念,坚持“跳出课堂看教学”的辩证思维,贯彻“围绕教学抓落实”的战略举措,切实解决高校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落实中央要求不力、课堂监管流于形式、教师业务能力提升不畅、学生思想认识不到位、其他课堂不能与思政课堂形成合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思政课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关键”课程能否办好则取决于思政课教师素养的高低。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表征,包括素养表象层、素养积淀层和素养支撑层等三个维度,囊括五个类别、九种能力(态度)和三十五项具体行为,研究发现时下学生视野中的思政课教师素养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师外在形象和语言、教学内容拓展和工具依赖程度、知识积淀和培养目的、专业精神态度、自身政治素养方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素养,可以通过健全思政课教师规则体系、提高基本素质,完善思政课教师培养机制、提升教学知能,筑牢思政课教师思想堡垒、锤炼过硬素质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