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温州地区龙舟竞渡民俗作为研究的一个视角,以点带面,从其发展的历史沿革、内涵两方面进行考究、分析;探究吴越龙舟竞渡文化的历史渊源,并主要集中于历史发展轨迹的研究.对温州龙舟文化的发展轨迹和制约因素从文化视角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出制约其发展的根源和盛行不衰的深层动因,及其独特的文化色彩和独到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2.
云南少数民族的龙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少数民族的龙舟文化熊永忠千百年来,我国把龙舟文化作为整个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南方各省,不仅广大的汉族地区有,就连各少数民族地区也普遍地有龙舟竞渡。云南龙舟竞渡的历史,很难在文献资料中查找到。但是,比文献资料更可印证的实物资料,在云南却...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龙的传说由来和社会文化特征以及龙舟竞渡的社会渊源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龙舟竞渡的现代化发展对策,从而为龙舟竞渡的继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传统项目,尤其在以"江南水乡"著称的温州,由于受早期吴越文化和"以船为车"生活方式等的影响,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培育了丰富的龙舟竞渡文化。本文在梳理温州龙舟竞渡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其自身文化特色;分析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荆楚民俗体育长江三峡龙舟竞渡的历史渊源。结论:长江三峡龙舟竞渡产生的渊源与荆楚文化传统、龙舟习俗、纪念屈原有关,新时期长江三峡龙舟竞渡得到空前的发展是受到国家、地方及港澳台龙舟赛事的影响与启发。长江三峡龙舟竞渡传承和发扬了荆楚文化、爱国精神、龙舟精神,提升了城市知名度,推动了湖北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兼容并蓄·传承发展——岭南体育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体育文化是岭南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体育成果,是华夏体育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对岭南地区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起着不可置疑的推动作用。通过探求岭南体育文化的特征,反思其传承、发展进程中的缺失,进而提出优化内部环境、营造外部环境的发展路径,以期弘扬岭南体育文化,并为岭南体育文化从浅层向深层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文化三因子"理论框架下,运用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对一个县域龙舟竞渡文化的时空变迁进行考察,并以此个案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中国龙舟竞渡文化的发展趋势和传承动力。研究认为:中国龙舟竞渡文化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物质文化将向多样化的社团娱乐工具转变;制度文化将形成多元化的社团龙舟制度;精神文化将形成多元化社团龙舟的礼仪竞技精神。但在其变迁中,礼仪经济始终是中国龙舟竞渡文化共同的经济基础,"礼仪"是贯穿各时期龙舟竞渡文化变迁共同的、核心的文化基因。基于以上认识,进而认为中国传统龙舟即礼仪龙舟,"礼仪竞技"是民间传统龙舟竞渡长盛不衰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8.
在"文化三因子"理论框架下,运用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对一个县域龙舟竞渡文化的时空变迁进行考察,并以此个案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中国龙舟竞渡文化的发展趋势和传承动力。研究认为:中国龙舟竞渡文化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物质文化将向多样化的社团娱乐工具转变;制度文化将形成多元化的社团龙舟制度;精神文化将形成多元化社团龙舟的礼仪竞技精神。但在其变迁中,礼仪经济始终是中国龙舟竞渡文化共同的经济基础,"礼仪"是贯穿各时期龙舟竞渡文化变迁共同的、核心的文化基因。基于以上认识,进而认为中国传统龙舟即礼仪龙舟,"礼仪竞技"是民间传统龙舟竞渡长盛不衰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端午龙舟竞渡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访谈等方法,对我国端午节龙舟竞渡现状进行了解和研究,提出我国端午龙舟竞渡发展策略。即制定科学严密的竞赛规则;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举办系列比赛;加大向学校推进力度;各地建立龙舟博物馆,保护民间龙舟文化。从而为我国民间体育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对沅陵传统龙舟竞渡的起源、发展历程进行研究。研究得出:沅陵传统龙舟竞渡源于纪念始祖盘瓠;经过自在自发时期、萧条与禁止时期、恢复调整时期、加快发展时期四个时期的变迁,沅陵传统龙舟竞渡由"本土"祭祀性体育活动演变成与国际接轨的民俗传统体育项目。龙舟赛事的举办促进了沅陵县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1.
岭南地区北依南岭,南傍南海,加上南岭万山叠嶂,使岭南地区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孕育于其中的岭南文化形成了迥异于岭北中原大地的文化特质,发源于此的南派拳系在中国武术中也独树一帜,称之岭南武术文化。文章通过对岭南武术形成的主要因素来阐述岭南文化及它的地域特征对南派武术在形成和发展中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贵州台江施洞苗族独木龙舟因独特的区域特点和民族风格,其文化的社会功能极为显著。本文仅就这一地区特殊的龙舟竞渡社会功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端午龙舟竞渡属于民俗体育范畴,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梳理,从安康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环境、近代社会端午龙舟竞渡器材、竞渡方式、划法、组织形式等方面分析安康端午龙舟竞渡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对近代安康端午龙舟竞渡兴盛原因进行简要分析,以期能为研究相关民俗体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千百年来,汨罗江龙舟竞渡在传承过程中不断演变,已经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龙舟文化。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田野调查法等调查研究方法,在获取大量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对汨罗江龙舟竞渡的发展历程与流变进行概括与分析。结论:现代化与国际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完善传承体系是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文化自觉是发展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15.
龙舟文化的起源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星辰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12):105-106,119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国古老文化的漫长发展的历史中,有许多关于龙的传说和由此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以龙为主体的活动。龙舟竞渡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一项传统的体育活动,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随着社会的发展,龙舟竞渡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形成了包括发展地方经济、弘扬民族文化在内的龙舟文化。本文通过对龙舟文化的起源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的论述,有助于人们加深对龙舟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中国龙舟文化历史悠久,本文分析了传统龙舟竞渡与现代龙舟文化的发展,以及龙舟文化无形资产开发的社会学问题。提出了龙舟运动开发的措施,旨在弘扬民族文化,推进龙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弘扬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民族节日、普及龙舟竞渡的健身价值,该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龙舟竞渡的母体端午节及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开展调查研究。结论:由于人为的破坏、外来文化的冲击、环境的改变、文化自身的堕距,端午节逐渐在淡化,出现文化断层;文章尝试从政府引导、调动参与主体的主动性、端午节活动形式创新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策略。研究价值:在尊重传统节日文化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开展对端午节的保护与重建,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端午节有序的继承和发展,为龙舟竞渡的持续开展提供更好的社会生态环境和精神内核,体现龙舟的文化属性和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14,(9):168-169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岭南地区的百越文化(主要是南越文化、骆越文化和西瓯文化),逐步吸收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特别是中原文化的影响,形成既有中华文化共性又具有鲜明岭南地方特色的地城文化。  相似文献   

19.
温州龙舟竞渡蕴涵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它是温州政治、经济、生活的小缩影.本区域人群对于温州龙舟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是它蓬勃发展的内驱力,推广温州龙舟应从文化传承为主线,通过对温州龙舟传统文化宣传,设置具有温州地方文化特色的龙舟赛事,激发群众更强烈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扩大群众基础,更好地推动温州龙舟竞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华夏龙舟竞渡文化的现代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舟竞渡缘起于作为精神信仰的龙文化与作为工具手段的舟楫技艺.从魏晋南北朝开始,龙舟竞渡开始被赋予了纪念屈原的意义.屈原的爱国精神与高洁品质构成龙舟竞渡更深的思想底蕴,通过龙舟竞渡对屈原卓然不群的精神进行讴歌,对矫正现代社会中出现的人心浮躁、道德下滑显得尤为重要.龙舟竞渡也体现华夏民族团结奋进、勇于超越自我的精神,这与现代奥林匹克思想相一致,是华夏民族体育走向世界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