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当前我国运动员伤残救助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当前我国在运动员伤残救助和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社会保障薄弱、体育体制因素制约、商业体育保险开发力度不够、运动比赛过度商业化开发导致运动员伤残死亡风险加大等问题。应通过建立国家和地方三级救助机制,强化运动员伤残救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商业保险开发力度,强化对高风险运动比赛规则的调整,加大对高风险项目运动员比赛期间的医学监控力度等措施,解决运动员的后顾之忧,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冰雪运动员伤残与医疗保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巍 《冰雪运动》2007,29(6):91-95
运用保险学、管理学等基本理论,采用理论分析和调研等方法,借鉴发达国家体育保险的经验,分析了我国体育保险现状,认为冰雪运动员伤残、医疗保险存在缺乏应有的保险理念,缺乏法律、制度、机制上的有力支持,缺乏筹资渠道和专门人才,缺乏市场培育等主要问题;提出了树立尽快建立与完善冰雪运动员伤残、医疗保险体系的保障理念,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积极培育保险市场、转变体育保险运作模式,积极培养专门的冰雪运动保险人才等对策,为健全我国冰雪运动的伤残、医疗保险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省市运动员参加伤残保险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我国运动员参保的只有32.2%。经济发达地区和部分体育大省运动员参保比例相对较高。一线运动员参保较多,占76.1%,二、三线运动员参保的分别为40.7%、21.5%;在参保的险种上,经济发达地区和体育大省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运动员没有区别,都局限于医疗保险、伤残互助险、意外伤害险、劳动保险和商业自主保险等有限的险种上。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运动员退役后的出路及养老问题愈发严重。到目前为止,涉及我国运动员的险种仅仅有国家队运动员伤残保险,并未涉及到各级各类运动员的退役养老及就业保险。本文就建立运动员退役养老保险及就业保险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1.我国竞技体育保险的发展现状分析(1)体育运动保险的需求包括:竞技运动员的伤残保险需求;竞技运动员的场外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需求;竞技运动员的就业保险需求;非职业体育人口的体育保险需求。(2)我国竞技体育保险的产生与发展:我国竞技体育保险从1995年3月,11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要求给为国家体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运动员、教练员建立伤残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至今有了长足发展。在国内保险公司中,对体育保险涉足最多的是太平洋保险公司。2004年6月,太平洋保险集团向2004年(雅典)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捐赠保险,成为雅典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指定保险公司。填补了中国体育保险史没有承保过世界级体育竞赛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通过资料采集分析、开展研讨会等对青少年体育运动保险进行研究,并根据青少年体育运动保险的分类,构建青少年体育保险体系;根据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育保险的现状及与日本、美国相关保险制度的对比,发现我国青少年体育运动保险总体来说仍然险种少、限制多,投保意识淡薄,缺乏市场支持及法律法规依托等问题。文章建议:一方面,应查漏补缺,借鉴国外优势经验,建立健全我国的青少年体育保险体系,采用社会险与商业险相结合、人身险与责任险相补充的形式,在政府引导下,通过社会保险保障最基本的青少年体育运动伤害,加之各个种类及领域的商业保险,全面地保障青少年体育运动;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青少年体育运动保险的相关立法和相关法律的修改,对青少年体育运动受害者进行倾斜保护。  相似文献   

7.
在系统总结发达国家运动员社会保障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进而在学习别国经验基础上,提出建立完善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议:加强立法体系建设;促进保险事业的发展;探索健全的管理体制;寻找科学的培养道路.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轻视基层运动员和退役运动员,国家政策单薄,保障资金供给不足,现行政策强制性不足等等情况。对于适应奥林匹克运动的需要,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必须从提高运动员的工资及福利水平,将运动员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并在待遇享受上予以适当照顾。也鼓励与运动员切身利益相关的商业保险的发展,拓宽筹资渠道,加快"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的发展,在国家对优秀运动员及残疾运动员承担起安置责任的基础上,建立"退役运动员安置基金"等方面,是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有益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4  
从理论上探讨了我国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的未来发展的目标与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应由优秀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伤残保险、就业安置和社会福利与优抚几部分所构成。  相似文献   

10.
以历届世锦赛和奥运会上我国获得的世界冠军为研究对象,全方位分析我国获得体操世界冠军的运动员特征。建议:完善体制,抓好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建设,努力构建体教结合的竞技体操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科学训练质量,做好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11.
张宇 《冰雪运动》2012,(2):56-59
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综合素养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我国冰雪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对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综合素养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指出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综合素养由政治思想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等构成;提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提高运动员职业道德修养;树立学习意识,全方位提升运动员的人文素养等培养我国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为保证运动员拥有良好的竞技状态、延长运动寿命和冰雪竞技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运动项目推广中的形象代言人进行研究,认为在选择形象代言人时,要充分考虑普通大众的想法和意见,运用科学的方法选择运动员形象代言人,充分展现运动项目的精神理念;选择明星运动员、有潜力的运动员和普通人作为形象代言人;选定形象代言人后,就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宣传和约束管理;我国各运动项目管理部门需要对运动项目的资源进行充分调查,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运动员形象代言人,促进各种运动项目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运动员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其社会影响正日益扩大,成为社会公众和传媒的聚焦点。重视和加强对运动员社会行为的研究,是新时期对运动队伍管理的需要,也是全方位开发运动员竞技潜能的需要,更是促进运动员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对运动员社会行为的研究,可从运动员个体、运动团队和运动员群体三个层次上进行定性或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4.
《体育师友》2015,(4):78-80
基于美国天赋教育的启示,在对运动人才培养的现实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运动天赋型人才培养的设想。认为运动天赋型人才教育具有恢复竞技本真,提升运动员社会联系能力;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加快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加强运动天赋型人才培养,提高运动员成才率,提升我国竞技训练水平等价值。对运动天赋型人才教育学内容体系进行了初步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在各种人群中,从事竞技体育的运动员无疑是最容易发生运动伤害的一群。常年大运动量、高强度、超负荷的训练以及激烈对抗的比赛,大大提升了发生意外伤害的危险系数。有关部门曾做过一个统计,从1959年到1997年,中国乒乓球队有78人夺得了102.5个世界冠军,而这78人的创伤发病率高达75.12%。在运动员发生伤残事故后,尽管有公费医疗,但我们原有体制下的经济保障水平偏低,给与运动员及其家属的补偿十分有限,这就造成了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后顾之忧增大,影响了他们水平的提高和发挥。在我国,运动保险真正引起国人的关注始于桑兰事件。1998年我国体操选手桑兰在美国举行的世界友好运动会上意外摔伤致残,但由于世界友好运动会对整个赛事进行了投保,桑兰得以在美国得到了及时的救治,算是不幸中的万幸。桑兰事件极大推进了我国运动保险工作的开展,从1998年9月开始,由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具体运作的国家队运动员伤残保险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6.
徐剑  陈振雷 《湖北体育科技》2022,(6):472-475+546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挪威冰雪运动强国发展的经验进行研究。挪威成立运动精英学院统领冰雪项目全面发展、注重体育俱乐部建设与发展、建构了完备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有效开发和利用冬奥会遗产等。对中国镜鉴:加强国家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冰雪项目发展;加强冰雪文化建设,夯实冰雪运动项目发展文化根基;创新冰雪运动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培育冰雪特色小镇,科学利用北京冬奥会遗产助力冰雪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民族传统体育“蹴球”在浙江省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蹴球”项目存在着运动成绩差、运动员来源渠道窄、运动员训练年限少和教练员年轻化缺少训练比赛经验的状况。建议进一步拓宽运动员来源渠道、建立健全训练体系、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竞赛制度、不断改进训练管理方法,这有助于该项目的广泛推广,有利于提高浙江省“蹴球”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8.
构建我国学校体育保险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学校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在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中出现的运动伤害事故逐渐增多,由此引发的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关于运动伤害事故纠纷的案件频频出现.加强对我国学校体育保险机制的研究与探讨,能够有效地迎合我国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建立我国学校体育保险机制,对解决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伤害事故后带来的诸多问题,消除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战略任务明确指出: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增强为国争光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训练体系受到学术界和体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同时,还面临备战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时间紧任务重的巨大挑战,更需要依靠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科学训练。本研究主要从训练与恢复携手并进、构设中国特色现代化体系竞赛体系与学校体育的衔接体系、构建训练理论与训练实践衔接体系、搭建体医融合的健康科学训练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建议:以跨界跨项选材为基础;以青少年的梯队建设为起点;以核心队员的培养为重点;以运动员的训练过程跟踪为途径;延长运动生涯。为我国构建竞技体育的科学训练体系,但是在借鉴、摸索和创新过程中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性和系统性,以便为我国竞技体育训练科学化和奥运备战工作的开展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法学、保险学等基本理论,对我国中学体育保险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中学学校体育保险存在体系不完善、法规不健全、学生体育保险意识淡薄、险种单一以及缺乏中介等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了加强学校体育保险制度建设的必要性,指出未来学校体育保险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并提出了对发展我国学校体育保险的建议与对策,以推动我国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