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影《白毛女》对歌剧的改编,既赋予了作品更多的理想色彩,致力于提高作品主题的思想高度,同时也强化了电影的政治语义。而影片政治语义的强化,并未失去民间文本所固有的叙事魅力,反而以影像的方式强化了原作的民间话语修辞。影片把民间修辞与影像叙事进行了较为完美的融合,以对比意味强烈的蒙太奇手段来强调和渲染冲突,在这种视觉表象上,能较清晰地看到中国传统民间"比兴"手法的痕迹。同时影片进行了"虚实结合"的探索,把现实性和假定性"揉合"起来,使这一舶来的电影艺术与中国传统的民间传奇较为完美地融为一体,完成了从民间传奇到红色经典的跨越。  相似文献   

2.
《鬼子来了》是一部具有惊人内涵与丰富歧义的影片一影片虽惊世骇俗,却也能与主流文化中的民族主义发生强烈共振。以鲁迅思想精神传统为起点,影片的意义表达中可以发掘当代中国文化中“精英民族主义”的叙事密码。影片的现实遭遇体现了社会解读与作者对影片的意义调度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动荡的社会,意大利电影大师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是受中国政府的邀请来到中国拍摄了影片<中国>.影片<中国>希望能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但受实际情况所迫,使用了一些抓拍以及偷拍的手段,也因此导致了影片中的一些不一致的矛盾感.但<中国>是在当时文化大革命时期少的可怜得中国影像中一个非常珍贵的对国民真实性的反映.而文章通过从人类学的角度来分析影片<中国>,以探寻其背后所反映的真实意义及世界了解中国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来诠释作品是进入文本的一个入口。应用鲍威尔的"风格"模式来探讨影片《大上海》的叙事结构主要是从画面匹配剪辑、重新定位的道具、运用到位的色彩这三方面着手的。影片中的画面匹配剪辑与情节良好互动,使时间的来回跳跃不显突兀。重新定位的道具对情节的推展也具有加乘效果,诠释了爱情、忠义、孝道、梦想、爱国等影片的重要主题。运用到位的色彩实现了对影片的"分段",红、蓝、绿构成的彩色世界与情节一同将影片向前推展。查特曼及巴赫金的理论是对鲍威尔方法的补充。根据查特曼对叙述者、隐含作者、真实作者的区分,能更清楚地呈现影片中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利用巴赫金的对谈性能听见影片与内外部声音之间的对话,将影片的叙事结构从整体上串联起来,展现出更清晰的轮廓。  相似文献   

5.
《拯救大兵瑞恩》《鬼子来了》两部二战题材的影片都涉及到战俘的处置问题。对比两部影片,会发现导演对战争,对战争中战俘问题的不同思考。《拯》片中对战俘问题的思考侧重战争状态下人性的思考,借由西方价值观的坐标;而《鬼》更多的是对民族性、国民性的思考,借由的是东方的伦理道德观坐标。两部影片折射出东西方不同的战争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6.
我的理想是长大当大导演。到那时,只要坐在电脑前敲敲键盘,点点鼠标,就能“拍”出令人跌破眼镜、笑掉大牙的影片来。挑选演员,既伤神又费力。而未来我这个大导演只要打开电脑,片播放之前,制作人员会制做各种和影片有关的香味波。影片播放时,再通过电视机中的香味波芯片散发香味  相似文献   

7.
警官为何而死 ——观电影《伤痕累累的勋章》思絮 日本电影《伤痕累累的勋章》作为一部侦探破案影片,与其他日本侦探破案影片一样,不仅仅是以画面的险象丛生、情节的悬念叠起、人物的智勇非凡来刺激观众的神经官能,渲泄观众的心理感受而制作。 它与《人证》、《砂器》等几部日本影片一样,也不仅仅是为了向社会提供犯罪案例与破案经验。  相似文献   

8.
《海外英语》2013,(7):34-35,64
很多朋友都喜欢好莱坞大片,大牌的导演、亮眼的明星阵容、扣人心弦的剧情、大手笔的制作,等等,都成为好莱坞影片倍受欢迎的原因。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那么,好莱坞影片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生活呢?不妨来做个对比。  相似文献   

9.
往事     
<正>"无论是影片本身的质量、票房还是带给影迷的观赏体验来看,这都是真正的电影,有很出色的创意,电影人也希望能借助这部电影来打动人们的内心。"——不少影迷抱怨《黑暗骑士》这样优秀的影片错失了2008年的奥斯卡提名,这也成为奥斯卡组委会将最佳影片提名数从5个增加到10个的主要原因,但近几年依然没有一部漫画英雄题材的  相似文献   

10.
张焱 《文教资料》2014,(36):136-138
2007年上映的英国电影《赎罪》改编自伊恩﹒麦克尤恩的同名小说,导演乔﹒怀特以他独特的领悟和别出心裁,将他最感兴趣的"人的面孔"与"人的情感"技巧性地表现出来,打破了传统影片擅长讲故事、调动观众抽象思维能力去破解影片意义与价值的格局,从而也给读者提供了一种自由感受的向度。本文试图通过电影与小说文本的对比来探究电影对小说的改编。  相似文献   

11.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是青春主题电影的代表作,导演是岩井俊二,以讲青春故事而著称。《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不是影片唯一的译名,这个乍听起来仿佛是在讲一个关于叫莉莉周的人,而其实莉莉周在影片中也不过是一个青春的LOGO,从未以实体出现。它的另一个译名叫作《青春残酷物语》。影片的灵感来自于岩井俊二的名为"圆都"的网站,在那里,导演将自己化身为一个普通的ID来观察世界,以此写了小说。  相似文献   

12.
沈文  孙琪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7):179-181
能否给英语学习者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提高英语学习者听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而利用观赏英文原版影片来弥补语言环境的不足,无疑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文章就如何利用英语原版影片来提高英语听说能力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卷公布后,笔者仔细对比研究了各地试题,认为各地试题可圈可点之处甚多,而2008高考江苏历史卷(以下简称“江苏卷”)也独具特色.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很有深度和教育意义的影片,深受观众者的喜爱。影片中搞笑感人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歌舞画面等一方面给予观众丰富的视觉盛宴,另一方面也较好的诠释了印度文化。本文将从影片的文化价值的角度来阐释印度文化。  相似文献   

15.
电影翻译是将影片从原版片的语言译成另外一种语言,即通过字幕或配音成为另一种语言的影片,从而使另一种语言的观众在欣赏影片中,对电影的内容能有更准确的理解。在电影中,相当程度上存在和体现着不同地方的文化,因此,在电影翻译的文化传递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而语域理论在电影翻译中则起到了特殊的作用。本文试图从语域的角度来对一些经典电影的对白翻译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6.
朱煜 《电化教育研究》2012,(8):109-113,120
抗战前,以江苏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为代表,江苏民众教育馆推行的教育电影曾风靡一时。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以及当局对基层统治的需要,教育电影成为对民众进行公民训练的有效工具,其潜移默化的教育功效显而易见。不过由于许多教育影片枯燥乏味,从而也影响了观众对教育电影的兴趣。同时,在中央政府厉行民众训练、推广播音教育之后,江苏民众教育馆推行教育电影的鼎盛时期也过去了。  相似文献   

17.
电影《暮光之城》是根据美国女作家斯蒂芬妮·梅尔创作的系列小说拍摄而成。该影片主要讲述一个女中学生和吸血鬼之间的爱情故事,整个情节在电影中通过外貌、服饰、环境、行为、言语、手势、表情、声音等等被编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获得视觉愉悦。文章从文化视角分析了视觉文化在电影《暮光之城》中的体现,通过对它的分析,能使人们更好地读懂这部影片,同时也能使我们对整个世界有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上映后,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强烈而持续的观影热潮,创下了让人惊叹的票房纪录,形成了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影片中逼真、奇丽而又唯美的3D画面成为观众追捧的主要原因;同时,该片显现出的深沉的人文关怀和深刻的现实观照,使影片具有了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而影片导演和创作团队将"控制论"引入到电影创作中,执著于技术创新和艺术创新,默默坚守、潜心创造的顽强精神也是影片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战争影片从来都是电影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表现题材。通过对战争中残酷、血腥场景的再现来达到对战争的斥责是战争影片中惯用的模式。但一部出自女性导演之手的小成本战争影片《拆弹部队》却打破了这种常规模式:她大胆的突破传统观影习惯,突出战争丰富深刻的意义,凸显独特的纪实手法,将一部别样的战争影片展现在我们眼前。也让我们对战争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在艺术作品中,创作者常常通过构建意象来表达独特的思想情感与审美感悟。电影《雏菊》中"雏菊"作为影片的中心意象,始终贯穿整部影片。雏菊是电影的一条叙事线索,故事情节围绕着雏菊而发展;雏菊对电影主题的表达起到了烘托、提升的作用,将爱情人性之美展现出来;电影画面中雏菊的出现为故事营造了唯美的场景,给现代人带来了一泓清泉。雏菊的意象也是具有美学价值的,首先雏菊的画面宁静自然,能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其次,电影《雏菊》采用了悲情模式,雏菊意象的运用奠定了故事的悲情基调;最后,雏菊在意象造境上,体现出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