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摩擦力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既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又是高考的热点。一、近十年高考试题对摩擦力考查的统计  相似文献   

2.
由于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在概念、存在条件和作用效果等方面都很相似,所以。通常人们都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差别,认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是同一类力,把它们都归属为摩擦力,而实际上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力。本文从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对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做功过程的理论分析和计算,给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做功特点及做功过程能量转换差异,从而得出结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力,即静摩擦力是一种非耗散力而滑动摩擦力是一种耗散力。  相似文献   

3.
"消除摩擦力的影响"这一问题在近三年江苏高考力学实验题中均有所涉及,也是全国高考试题的热点。本文结合江苏高考题,探讨以下问题:为什么要消除摩擦力影响?怎样消除?如何检验消除效果?  相似文献   

4.
摩擦力做功的教学,尽管在教学大纲中属较低层次的要求(A层次),但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却频繁考查.在教学中,学生都比较容易理解“摩擦力做功”的内容,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却常出错,或者对问题束手无策.由此可知,摩擦力做功是一个教学难点,由于摩擦力总是成对出现的,遇到实际问题时不少学生对摩擦力做功感到困惑,对此,笔者通过具体实例对摩擦力做功浅谈两点教学体会,以助学生理解摩擦力和掌握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摩擦力的计算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批改同学们的作业、试卷和解答同学们提出的疑难问题中,笔者认为同学们没有准确理解摩擦力计算的两个核心问题:(1)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特别是混淆了"运动"与"相对运动"这两个概念;(2)区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意识不强.现分别举例说明,供大家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邓学文 《学苑教育》2012,(22):61-61
初中物理人教版第十三章第三节“摩擦力”一节,着重介绍了滑动摩擦力的产生和影响大小的因素;对静摩擦只字未提,但各地中考试题中,都出现与静摩擦有关的题目,本文从多方面介绍静摩擦的产生原因及决定因素,有利于提高学生这方面的应试能力。  相似文献   

7.
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本部分共有10个考点,其中Ⅱ级要求的有: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象;力的合成和分解;共点力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I级要求的是:参考系、质点;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形变、弹性、胡克定律;矢量和标量;超重和失重.力与运动的关系作为物理学的基础和主干知识,各地历年的高考中均有体现,或单独命题,或与其他知识相结合,尤其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考题最多,一般是一至二道选择题和第一道计算题,分值在20分左右.这类试题难度不大,属中低档试题,侧重对思考问题方法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8.
高中热学包括:分子动理论、热和功、气体,考试大纲的要求虽为T级,但在近5年高考中每年都出现.04年的7套理综卷都涉及了本章的内容.试题相对简单,全是选择题,但考生做题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原因是对知识的记忆不准确,理解不到位,甚至在平时复习时忽略了这部分知识.关注近年的试题,了解高考动向,可以增强备考的针对性.下面结合04年高考来分析.  相似文献   

9.
"功与能"考点为Ⅱ级要求,一直都是高考的"重中之重",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涉及本专题知识的考题不但题型全、分值重,而且还经常有高考压轴题。现从2010年高考理综试题中选几例赏析。考点一、重力做功  相似文献   

10.
一、从高考试题中看世界地理的考试要求和特点1、高考试题的统计考试大纲中,涉及世界地理的能力要求和内容都比较笼统,因此,我们更有必要通过高考试题来分析高考对世界地理的要求。下面对实施综合能力测试以来,5年的文科综合高考试(全国卷)题中,有关世界地理的内容和要求和分值作一统计:  相似文献   

11.
一、现行课本初中物理第一册中,“实验:研究滑动摩擦”一节关于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的实验内容,不宜成为其结论的充分依据。教材通过步骤(2)、(7)、(8),在正压力不变条件下分别测定木块在木板、棉布及毛巾上滑动时的摩擦力后,要求学生“比较其结果”然后,得出次节中的结论:“从上节的实验知道,摩擦力……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系,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虽然这个因素在一定的教学阶段中不予讲授,但在实际的实验设计中,都必须满足这些因素是不变的或者其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这一基本要求。现行初中课本中这一实验步骤(2)、(7)、(8)的接触面材料并不相同,因而不能得出摩擦力的变化,全由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化而引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正>高中物理力学中的受力分析是难点,尤其是涉及摩擦力的分析更让学生琢磨不透,若掌握了滑动摩擦力与支持力的合力特点,则会很有帮助。这里就滑动摩擦力与支持力的合力特点进行分析,并举两例。滑动摩擦力,无论相互接触的物体是相对匀速运动、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f=μFN都是不变的,Ff  相似文献   

13.
摩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在初中阶段重点能够掌握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有关知识,这里就从摩擦的概念来谈谈摩擦力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一、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高中“摩擦力”一节内容是对初中摩擦力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摩擦力就在身边,可以先从学生容易感知的滑动摩擦力开始。摩擦力方向理解的关键在于“相对运动”的内涵;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得出需要通过实验去获得,这就涉及实验方案的设计、数据处理等问题。从思维的角度,要求学生从绝对的思维转化为相对的思维,意识到压力有可能等于重力也可能不等于重力。教师要通过情境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归纳出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通过实验得出滑动摩擦力与物体间的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养成问题意识和实验意识。  相似文献   

15.
[考纲要求]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1.理解(能力级:B)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能力级:C)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3.鉴赏评价(能力级:E)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命题特点]一、试题的稳定性近几年来,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题型、题量、选材、赋分等方面都相当平稳。测试题型灵活多样,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并用,精选题和速读题并重,以选择题和简答题为主。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分设在Ⅰ、Ⅱ两卷中,赋分30分,完全符合考纲规定的  相似文献   

16.
摩擦力的教学 ,尽管在《教学大纲》中属较低层次的要求 (A层次 ) ,但近几年高考试题中频繁考查 .在教学中 ,学生在学习摩擦力后 ,看起来都能理解 ,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就出错 ,或者束手无策不会解决 .笔者在教学中的体会是 ,摩擦力做功的是一个教学难点 ,由于摩擦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遇到实际问题时不少学生对摩擦力的做功感到困惑 .对此 ,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 ,实例说教有助于学生理解摩擦力和掌握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摩擦力做功浅谈两点教学体会 .一、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静摩擦力是产生在两个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 ,也就…  相似文献   

17.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的重点,更是难点和考试的热点内容.许多同学在判断和理解摩擦力的方向、大小和属性等问题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因而再遇到有关摩擦力做功时,就更难以理解和掌握,因而就更易出错.譬如有的同学错误地认为:"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因此摩擦力只能做负功".本文根据滑动摩擦力以及摩擦力做功做功特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  相似文献   

18.
高考热学命题热点集中在分子大小和数目、内能变化与做功、气体压强等方面,这些试题往往以综合题形式出现,注重理解能力的考查.“热学”在高考中的要求都为Ⅰ级,题型多为选择题和填空题,绝大多数只要求定性分析,少数要求应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进行计算或估算,内能、热量、做功、分子运动理论方面的试题唱主角.现将今年各地高考热学试题,归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摩擦力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解题时首先要弄清是哪一种摩擦力,它有何特点.滑动摩擦力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这时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产生了相对运动,而摩擦力表现为阻碍相对运动,故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两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20.
陈宏 《中学理科》2004,(11):3-5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难点 ,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摩擦力知识常常与其它物理知识综合构成综合题 ,如果有关摩擦力的知识没有学好 ,是不能正确解答相关的综合题的 .同学们在摩擦力的学习中必须弄清如下几个问题 .1 必须弄清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的大小在计算方法上的不同 .当物体间存在滑动摩擦力时 ,其大小即可由公式f=μN计算 ,由此可看出它只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及正压力N有关 ,而与相对运动速度大小、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正压力是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之一 ,但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无关 (最大静摩擦力除外 ) .当物体处于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