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入“体会文章里含着的意思”是第七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因为在本组各篇课文中,有的意思写得比较明白,有的意思则蕴藉较深,需要指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  相似文献   

2.
写话教学对低年级语文教师而言,是比较头疼的事。学生没有多少生活经验,又缺乏阅读积累,往往无话可写,对写话产生不了多大兴趣。有的即使写出来也是前言不搭后语,更谈不上标点符号的正确和语言文字的规范流畅了。所以,教师在批改时,要费尽心思揣摩学生的想法,才能清楚地理解学生表达的意思,读懂学生的思想。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可谓费尽了心思。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小学一年级进行写话试验已经两年了。试验结果表明,这样做,可望让小学生早日突破写作难关。进行这种试验的酿溪小学一年级学生,一般能写二百字左右的短文,有的能写到三百来字;所写文章大都有实际内容,有一定条理,有较恰当的开头结尾。下面是我们进行这种试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一、建立句子概念句子是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话是要一句一句说的。小学一年级学生没有经过严格的语言训练,说话往往没头没尾,意思表达不清,因而在写话教学中,必须首先帮助他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的记叙文,要通过写人、记事、写景和状物,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完整的意思”,在低、中段来说,可以是指被写材料本身原来的完整意思;对于写作基础较好的和高年段的学生,就可以不限于被写材料的本身了,而可以让他们使用引申义,表达自己一个完整的意思;尤其是写景状物的习作,更是这样。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的记叙文,要通过写人、记事、写景和状物,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完整的意思”,在低、中段来说,可以是指被写材料本身原来的完整意思;对于写作基础较好的和高年段的学生,就可以不限于被写材料的本身了,而可以让他们使用引申义,表达自己一个完整的意思;尤其是写景状物的习作,更是这样。  相似文献   

6.
赵云肖 《广西教育》2013,(14):84-85
英语书面表达是英语中考的"压轴戏",主要考察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同时也是综合运用英语的大考验,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学过的词汇、语法、句型等进行表达。它的难度高,让学生感到困难重重,有的学生不知从何下笔,有的甚至放弃不写,书面表达成为中考丢分率最高的题型之一。如何让学生在考试中,尤其在中考中能自如地写  相似文献   

7.
正在写话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运用已学到的词语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还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合理有效的写话训练策略。一、优化过程教材是落实教学目标的载体,是学生写话训练的重要资源。在低年级学生写话训练  相似文献   

8.
没有话说是中学生写作文普遍碰到的困难 ,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必须首先解决好这一问题。造成无话说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懂得写作就是表达“自己的意思” ,而误以为是“写生活———特别是写自己所没有的不平凡的生活。解决的办法是引导他们写自己成长中的感受 ;这不仅有说不完的话 ,也是他们很愿意表达的意思 ,这样写还能收到弘扬作文教学的人文精神 ,促进学生人格成长 ,尽快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9.
吴竹欢 《广西教育》2013,(17):23+29-23,29
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语,处于不同的语言环境,表达的意思有所变化:有的程度深浅不同,有的是指向对象不同,有的是词性不同,有的是表达意思相去甚远,有的甚至是表达的意思相反……这些现象,在汉语中十分普遍,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也属常见。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课文中的含义,对于帮助学生正确读好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十分重要。为此,本文拟对课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进行一些梳理,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然后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吴凌燕 《师道》2014,(10):32-33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段写话教学强调:“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里的“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乐于”都在传递一个信息:激发学生写话兴趣.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1.
我在指导学生写《猫》这篇习作时,先组织学生口述。当说到猫捉老鼠时,有的说“老鼠刚出洞,猫一下子窜过去把老鼠捉住了”,有的说“猫冲上去……”,有的说“猫猛地一扑……”,还有的说“猫象箭一样地扑过去,把老鼠捉住了”。我把这许多说法列成表格写在黑板上,对重点词语“窜过去”、“冲上去”,“猛地一扑”,“象箭一样”等用红色粉笔写出来,引导学生比较这几种说法有什么相同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的意思?哪些说法好?哪些说法不好?通过讨论比较,学生知道了这几种说法都有动作快的意思,不同的是,“窜”还表示“逃走、乱跑”,“冲”还表示“勇敢”,“猛”还表示“力量大、气势壮、行动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小学一般到三年级就开始写命题作文.小学开始学作文,困难很大,有的学生很害怕写作文,觉得无话可说,一提起作文,学生往往就会搔头抓耳,普遍感到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学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口述。可事实上,有的大搞“题海战术”,学生被淹没在“每天写一篇小作文”“每周写一篇大作文”的汪洋大海;有的搞机械训练,让学生机械地模仿范文,允许学生说假话、说套话;有的教师列提纲。把要用的词语全抄给学生,让学生做堆砌的游戏……凡此种种,严重地抑制了学生思维和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导语设计 有的同学可能会想,书面语言主要用文字表达,何必要用标点符号呢?古人写文章,不是也不用标点符号吗? 人们说话,是不可能一口气说下去,中间需要停顿。书面语言,阅读时,也不可能一口气读下去;书写时,总得一句一句地写,一层意思一层意思的表达。书面语言中的停顿,就是用标点符号来表示的。标点符号是书面  相似文献   

15.
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与一般阅读单元的精读课文的教学有着明显的不同。《盼》作为习作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其教学目标直指表达,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并掌握将重要部分写详细、写具体的方法。课堂上,教师通过谈话导入、整体感知、走进事例、揣摩表达和迁移运用等环节,引导学生掌握文本的表达策略,获得习作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作文教学历来是个难题,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冥思苦想,却依然无从下笔,无事可写,即使最后勉勉强强地挤出了一点“牙膏”式或“流水账”式的文章来,却又千篇一律,没有新意,不感人,不生动。究其原因,首先是学生作文素材匮乏,没有写作兴趣;其次是学生不知道怎样写,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乐写、会写、写好作文呢?  相似文献   

17.
学写发言稿     
教学内容:《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三。教学目标:1.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2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条理地把发言稿的内容写具体。  相似文献   

18.
句子教学对加强学生思维训练的一点尝试学习语文,不外听读说写,说和写是表达自己的意思。听和读是理解别人的意思。表达和理解是语文教学中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不清楚表达,就不善于理解,因此,正确弄清语句表达的意义,则是初1练理解的重要方法。有了句子训练的良好...  相似文献   

19.
吴凌燕 《班主任》2014,(9):41-41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段写话教学强调:“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里的“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乐于”都在传递一个信息:激发学生写话兴趣,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20.
孙锦钏 《快乐阅读》2011,(6):161-162
在口语交际中,许多学生不想说、不敢说;有的虽然能说,但想表达的意思却表达不出来。要让学生开口说话,就必须充分激发兴趣,引起说话的欲望,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大胆地说,自由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