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瑜的《马家军调查》刊出后.犹如投掷在深潭中的重磅炸弹,在全国产生轩然大波,新闻“轰动效应”可谓大矣!然而,马家军的弟子曲云霞说:“赵瑜与我说的那些都是他自己瞎编的,我根本没说。”马家军的另一弟子王军霞则说:“这本书我已看过,真实性是非常强的.而且还有很多地方我觉得赵老师还是给马指导或者某些人留有很大余地.给了很多面子.还有更严重的东西,根本没有写在上面。”“二霞”的观点是南辕北辙.大相径庭。至于赵瑜和马俊仁则更是各执一词。真理只有一个,究竟有无失实的地方呢?看来只有等待“调查”的“调查”了。对…  相似文献   

2.
《瞭望东方周刊》第20期,刊登关于某省一位领导的专访。该领导同志在接受采访中提出:希望媒体不要人为制造“轰动效应”。  相似文献   

3.
《望东方周刊》第20期,刊登关于某省一位领导的专访。该领导同志在接受采访中提出:希望媒体不要人为制造“轰动效应”。媒体人为制造“轰动效应”,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有的媒体通过捕风捉影披露耸人听闻的实际并不存在的新闻,引起社会轰动。二是有的媒体集中刊发发  相似文献   

4.
上海电视台国际部摄制的这个系列片成为一九八九年春节最受欢迎的节目  相似文献   

5.
媒体影响力的获得,离不开报道内容的关注强度,更离不开报道内容的真实强度.  相似文献   

6.
7.
左瀚颖 《视听界》2008,(2):49-51
真正决定商业电视网市场表现的,时其在“季播”的整体框架下,针对观众偏好和市场竞争而采取的差异化策略,如何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向特定的目标观众传递适合的节目内容”,才是商业电视网最为关注的话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刘畅 《视听纵横》2010,(5):38-39
"守门人"理论,是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卢因,于1947年创立,又叫"把关人"(Gatekeeper Theory)理论。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是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是继续在渠道里流动作出决定。作为一位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媒介产业化”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升民  马涛 《中国广播》2013,(10):38-43
自1978年恢复广告经营以来,广电媒介的产业化进程已达三十余年。依循行业发展的实践脉络,开端、起航、徘徊、继续前行……相应的产业化理论研究从边缘到纵深,从对业界经营现实的理论回应提出"产业化"的完整表述,到直面产业化进程中的制度难题,将其归纳为"力量游戏",再到近年来结合现实国情提出的"双面属性下的做大做强"。连续性研究也表明,媒介产业化的核心命题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在对有关"产业化"的几个思维误区进行修正和完善中,重新审视"媒介产业化"的核心命题。  相似文献   

10.
“破天荒”的轰动效应———浙江教育出版社电视广告是非论陈鹰1996年的12月4日晚,中国出版界发生了一起“破天荒”的事件: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之后的“黄金时段”,播出了一则出版社形象广告———浙江教育出版社:积累文化,繁荣学术,服务教育———立...  相似文献   

11.
出版业“造大船”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12.
加强舆论监督和报纸批评,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作为一级党报,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同时,注意开展舆论监督和报纸批评,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去年6月19日到7月16日,丽水日报开展的“鸡舍事件”的批评报道及续后开展的“马上就办”活动,就是一个成功的尝试,受到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13.
加强舆论监督和报纸批评,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作为一级党报,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同时,注意开展舆论监督和报纸批评,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去年6月19日到7月16日,丽水日报开展的“鸡舍事件”的批评报道及续后开展的“马上就办”活动,就是一个成功的尝试,受到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14.
报纸的版面,除了“易读”、“美化”的作用,还具有展现风格和特色的功能。一张报纸,往往从其版面设计的差异,就能判断其风格和特色;广而言之,报纸版面的风格,往往印有时代的烙印,并伴随时  相似文献   

15.
在档案普法和档案工作方面,我们有许多事要做.其中制造档案轰动效应,提高社会档案意识,增强人们的档案法制观念,不失为一种便捷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广告不是提供人们有意识消费的.它们是作为无意识消费的药丸设计的,目的是造成催眠术的魔力,尤其是对社会学家的催眠术.  相似文献   

17.
18.
“情报”改“信息”是明智之举,并从使用习惯、政府态度和信息形势三个方面对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
吴琼  王峰 《报刊之友》2008,(8):65-67
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广告不是提供人们有意识消费的。它们是作为无意识消费的药丸设计的,目的是造成催眠术的魔力,尤其是对社会学家的催眠术。这就是广告潜移默化功能的一个侧面。”自电视来临以后,广告商在利用人的无意识中遇到了暗礁。电视给人的经验是偏重于对无意识更深刻的了解,电视使人对无意识的了解超过了报纸、杂志、电影或电台中的硬性推销术所给予人的对无意识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