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有较高的期待和要求。高校学生工作可从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综合素质教育、青年志愿者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促进大学生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正>在大学生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传统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已满足不了大学生的需求,这就需要授课教师不断向纵深发展,以满足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因为青年时期的社会化是个人一生中政治观和政治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青年的政治学习以政治思想理念和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趋完善的重要阶段,面临纷繁复杂和日益变化的各种环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问题研究,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规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中消极因素,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上大学是许多青年学生梦寐以求的宿愿,大学期间是猎取知识、锻炼思想、陶冶情操的更高级阶段。大学生都是二十岁上下已进入青年中期的人,思想逐渐成熟,能力迅速增长,身体正处于迅猛发育,世界观正值形成的阶段。总之,大学阶段是造就人材的关键时期。同时,还应看到,在校的大学生,随着心理和生理的发育,已经具有了接触异性的要求,加之大学又是青年人高度集中的地方,年龄相仿,朝夕相处,接触广泛,大学生的共同语言,容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5.
何挺颖同志爱国主义思想经历了启蒙、肇始、转型、升华四个阶段。早期爱国主义思想影响和教育的促进是其演变的动力,中学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指引是其演变方向,民族解放和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其演变的关键。何挺颖爱国思想在增强当代青年大学生爱国意识和情怀、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正确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网络对于青年大学生是一把开放的“双刃剑”,一方面它带来大量的信息,方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带给我们更高效的学习和工作方式,以及新时代的行为理念;另一方面多样的思想与观念给青年大学生带来诸多困惑和迷茫,网上大量的反面信息在侵蚀着他们的思想和道德观念,网络的虚拟交流方式也会导致网络参与者行为上的种种问题。因此,网络环境下青年大学生的“两课”教育问题已成为全社会面临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课题,网络在给“两课”教育带来全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与考验。一、新时期网络使高校“两课”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一)网络使青年…  相似文献   

7.
论挫折教育对大学生实现社会角色转变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如何帮助大学生尽快缩短社会适应期,实现大学生从一般意义上的青年到合格的社会人的角色转变是青年思想教育工作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问题。学校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青年社会化的角度提出正确运用挫折教育这一新的方法有助于大学生尽快实现社会角色的顺利转变,早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是当今社会各界的共识。当代大学生,这批出生于90年代初期的青年,他们是时代的骄子、祖国的栋梁,对其思想素质的培育,关系到未来社会人口素质整体构成,也关系到民族未来的兴旺与发达。出生年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的这一代大学生身上具有很多只有特定时代才具有的文化气质与秉性,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许多以前不曾遇到的新问题,这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阐述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佛系"文化在网络的泛滥,其受到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的追捧,"佛系青年"大学生现象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了解"佛系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分析其形成因素,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化的变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完成青年期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当代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内容与方式等因网络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研究网络条件下大学生的社会化对于指导大学生树立网络时代正确的成才观,对高校做好网络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它包含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形式。自我意识是否正确、完善、统一,紧密关联着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决定着个体人生价值观的建构,对一个人的活动和未来将产生重要的影响。青年时期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分化、定型的关键时期,而大学时代又是人的青年时期最重要的阶段,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强烈地在自我认  相似文献   

12.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1.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阶段是一个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3.
青年文化是一种独立于主流文化存在,为青年群体所特有的亚文化形式。沉迷网络世界、追逐娱乐时尚、推崇流行话语是大学生中流行的青年文化现象,造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多元和大学生价值选择迷茫,同时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借鉴。为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借鉴和吸收青年文化中积极合理因素,对青年文化中消极因素采取疏导策略、创新策略和实践策略,提高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90后"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人的代表,研究青年人问题,重点就是要将青年人所处的个人人生发展阶段和社会发展阶段相结合,探讨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别应该关注青年人行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90后"大学生的成长阶段基本处于后经济危机时代和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具有内外部背景的交叠性特征,通过考察其社会化程度和思想层面的基本价值选择,有助于理解他们在当前背景下行为成熟度和思想价值的主要构成,从而可以更好、更全面地理解这一影响中国未来群体的整体特征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调查及教育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价值观是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价值观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解释、预测、导向和调节作用。青年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价值观对个人未来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与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研究在校大学生价值观是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网络化发展是对青年大学生教育方式的一次革命。网络以其强大的信息功能对青年大学生这一特殊对象的思想施以全方位的影响,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教育方式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只有与时俱进,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建设,才能适应网络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必备条件,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青年亚文化是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面临的最直接挑战,青年亚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应该注重以“为我而存在的关系”为基点,回应青年亚文化,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将理论话语与生活话语对接,借鉴青年亚文化话语的开放性特点,形成积极、活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师生双方准确定位各自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身份,消解由于青年亚文化干扰的认同混杂,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模型。  相似文献   

18.
周毅 《成才之路》2024,(11):41-44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新的需求。美好生活理念的提出经历了思想启蒙、理论铺垫和成熟发展三个阶段。青年大学生是未来美好生活的建设者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者,将美好生活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青年大学生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知识,有助于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益于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文章从强化理论理解、开展多维分析、提高语言魅力、增强实践感悟四个方面探索美好生活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路径,以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为思想基础。坚持以人为本,以青年大学生为本是新形势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培养大学生主体人格,开发个体潜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理论和实践中实现以人为本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闫亮亮 《教书育人》2008,(3):99-101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阶段是一个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