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七步诗据说是曹植所作。只是,这首诗并不见于《三国志》史传之列,而是最早出现于南朝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而且不止四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相似文献   

2.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相传,三国时魏国皇帝曹丕命令弟弟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否则就要杀头,曹植满怀悲愤写下了上面这首《七步诗》,最终感动了曹丕,保全了性命。仔细想来,考场作文与写此诗的情景有不少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3.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篇云:“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曹植)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以恰切的比喻,言“萁”和“豆”“生本同根”来暗示兄弟之间“相煎太急”。诗成,曹丕羞赧难言,大概是卞太后出面过问的缘故,遂以贬谪“安乡侯”了结此事。  相似文献   

4.
苗夏梅 《现代语文》2006,(12):25-25
在中国历史上,曹植的“七步诗”家喻户晓。许多人年少时所学的《七步诗》只有四旬:“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而现在出版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中的“七步诗”却有六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原因是,四句版的“七步诗”属于节选,六句版的“七步诗”才是标准的。其实,历史上的曹植在金殿上作的“七步诗”不是这首诗,而是另外一首七步成章的“斗牛诗”。  相似文献   

5.
七步诗(1)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其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相似文献   

6.
煮豆燃箕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愧色。(选自《世说新语》)锦囊小语:译文:魏文帝曹丕和弟弟东阿王曹植在争夺继承王位时,结下许多深仇,曹丕当上皇帝后,一天,将曹植找来,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如果做不出,就是空有诗人之名,是欺骗皇上,必须处以死刑,曹丕刚说完,曹植便边走边念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完之后,不禁对自己所做感到惭愧,而前嫌尽释。手足相亲的兄弟,却因王位的争夺而惭行渐远…  相似文献   

7.
七步成诗者——曹植、李白曹植(192—232)是汉代末年大枭雄曹操的儿子,从小就聪慧过人,深得父亲疼爱。曹操认为他的政治才能和文字才能都超过他的兄弟,可以“定人事”,几次想立他为“世子”(继承人),后来因他太喜欢饮酒和不讲究礼节才作罢。因此曹植也招致胞兄曹丕的忌恨。曹丕建立魏朝当了皇帝(魏文帝)后,先杀掉了曹植的党羽丁仪及其家属,还想找个借口杀掉他。一天,曹丕突然下令,要他走七步吟出一首诗,否则处死。他果然不凡,刚走完七步就吟道:“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是曹植为了…  相似文献   

8.
文人的雅号     
历代文人都有一些雅号流传,品味它们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还可以赏识文人们的才学,可谓“一石二鸟”。兹辑录以下文人雅号。1.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在受宫刑的情况下,发愤著《史记》,名垂千古,因此世人称其雅号为“史迁”。2.曹植三国魏诗人,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称为“三曹”,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的奠基人,自如地运用乐府体裁大大地开拓了五言诗的境界。曾有七步成诗的故事,其诗为:“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由此世人称为“曹七步”。3.谢道韫东晋著名女诗人。因一首…  相似文献   

9.
“七步成章”中的“七步”究竟几步江苏徐德培成语“七步成章”的典故记载:曹操长子曹丕做了皇帝后,欲害弟弟曹植,一天召见曹植.限他七步之内.成诗一首。曹植没走满七步.便做成一首诗“煮豆燃豆箕,漉鼓以为计.其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大急?”...  相似文献   

10.
高考来临,可是应试作文这一关实在难以攻克,那么,面对高考如何才能写出洋洋洒洒的文章来呢?我想从联想的角度谈谈这个问题。一、类比联想类比联想即由一事物或一事件想到与之相似的另一事物或另一事件。如我们都知道曹植的那首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  相似文献   

11.
七步诗     
[注释] ②豆萁(qi),豆秆,豆秸。 (3)釜(fu),锅 ④煎,本来是指用火煎熬食物,这里语意双关,也指对人的逼迫。 (5)何,为什么,何必。  相似文献   

12.
网络给现代教学带来了教学观念的冲击,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皆因网络的融入而发生着变化。但我们在为教学逐渐现代化而欣喜的同时,也需警惕网络教学中的"影子"现象。请看这样一个案例:师:读《七步诗》,你有什么不懂的吗?生:"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是什么意思?师:整个一句都不懂?(课件中标示出这句诗)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相似文献   

13.
先秦战国以前仅有制度记载,量值无考.战国各国量制与量值,据出土实物量测可考者如下:1.齐:有四量:豆、区、釜、锺."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锺;陈氏三量,皆登一马,锺乃大矣"(《左传·昭三年》).据此,春秋齐量制为升、豆、区、釜、锺,釜以前为四进,釜、锺为十进.陈氏不过加四进为五进,量制未变.《管子·轻重丁》:"今齐西之粟,釜百泉则(金区)二十也;齐东之粟,釜十泉则(金区)二泉也."是一釜等于五区,此陈氏四进登一为五进之证.(《管子·海王》:"盐百升而釜,釜二百也,锺二千."釜、锺仍为十进.据下文十锺、百锺、千锺,则量制至锺而止,无大于锺者,与春秋齐制皆合,所未  相似文献   

14.
阚景忠 《现代语文》2003,(11):46-46
人教版三年制初中《语文》第六册的《鱼我所欲也》一课,是选自《孟子·告子上》。文中有这样几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其中的“一豆羹”,教材只注“豆”没注“羹”。许多教辅材料将“一豆羹”释为“一碗汤”,这一解释是不准确的。准确的解释应为一碗菜,更准确些说,应当是一豆菜肴。理据如次:其一,“羹”上古的含义不是汤,而是煮制的带汁的菜肴。“羹”的本义是调和五味煮制的有汁的肉食,《说文》:“羹,五味(调和)羹也。”有时也在其中加些蔬菜,煮制成肉与蔬菜相混合的羹。…  相似文献   

15.
三国时期的曹植写过一首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对釜中之豆寄于深切同情,而对豆萁无不抱怨和指责。然而郭沫若先生却反其道而思之,反其意而写之:“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相似文献   

16.
古代的餐饮用具分得很细,把它们搞搞清楚,不仅对我们理解文本有意义,也是非常有趣的呢。《项羽本纪》里有这么一句话:"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釜是古代的一种炊具,即锅。曹植《七步诗》说:"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甑,也是一种炊具,是一种蒸器,陶制,常与釜配套使用。甑似盆,底有细孔可透气,用时置釜上加盖,蒸食物。古代烹煮用的器物还有鼎,多以青铜制成,盛行于殷周时期。多圆形,三足两耳。  相似文献   

17.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相似文献   

18.
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在我国历史上还有比曹植才思更敏捷的才子呢!  相似文献   

19.
七步诗     
l=D日=60鱼4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插曲(魏)欢演唱,植词谷建芬曲 6·.一t·,中·2釜·2一在O一·3豆·2同一20 泣。/一、}3】1 2.--·3豆·-粥·2豆·2煮 是尹尸-、、4 02J尸一、1 6 50根生, 口产.碑一~、、电{旦尹一~~、、4旦止一选』1毛5一6 6 05 相煎 尹口-、、I亘些何太急?i夔丛l越6本4煮豆嫩豆 ;‘.3记笔6生 箕, Z一、、一一32 相 豆在釜中尹一、、.叮~..1 0 6 5 53煎何太泣急?·6根·4同,4一是4本一一旦止一里旦卫4旦卫}旦二通旦卫3。旦二进巡下亘}是犷}!咪咪咪七步诗@曹植 @谷建芬~~…  相似文献   

20.
陈恭尹(1631-1700),字元孝,一字半峰,晚号独漉子.广东顺德人.明末遗民.以诗著称于世,与屈大均、梁佩兰合称“岭南三大家”.其诗文集,以近人郭培忠校点整理的《独漉堂集》最为完备(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8月版),然亦有疏漏.笔者近日翻阅赵执信《饴山堂诗文集》,检得陈氏文一则,为《独漉堂集》所失收.现标点后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