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国家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目标。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纯电动汽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多。然而,随着而来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纯电动汽车使用蓄电池供电,所以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正常行驶。本文主要分析了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的常见故障以及处理方法,对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汽车的诞生到现如今汽车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已经过去有一百多年了,汽车的产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点我们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节能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汽车尾气的排放、燃油的消耗量等由汽车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开始得到广大市民的重视,环保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在这样一个社会主旋律的背景下,国家正在一步步限制排量超标的汽车,另一方便科研队伍也在加紧研制节能环保的新型汽车,再加上汽车是燃油消耗量的一个大项,节能减排变成了未来汽车发展的一个趋势,于是乎电动汽车就应运而生了。现如今纯电动汽车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和推广下已经获得了长足发展,本文从纯电动汽车电气性能匹配与可靠性的角度出发进行阐述和研究,以求能为纯电动汽车的发明与制造添砖揭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关于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侧重“纯电”还是“混动”的争论再起波澜。  相似文献   

4.
朱蒋帅 《科技风》2014,(8):228-228
随着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和应用,纯电动汽车作为合法运行车辆也带来一系列的实际应用问题,对其在汽车市场上的应用和面临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直观地指出纯电动汽车优势与不足,并对纯电动汽车的前景做出预判,对纯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中遇到的问题的解决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引发了世界对能源和环境的关注,纯电动汽车具有低噪声、无污染、能量来源多样化、能量效率高的特点,是解决城市化中的汽车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电动汽车的发展状况,并分析了现代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以及电动汽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表明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是缓解人类能源和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纯电动汽车具有传统汽车无法超越的优点,是清洁环保型的交通工具。纯电动汽车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电池技术、电机以及传动技术、整车控制技术,文章介绍了电动汽车的优点,提出发展电动汽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由于国家对汽车排放法规与油耗限值要求越来越严格,传统内燃机在汽车上无法同时满足排放与油耗法规的要求。采用混合动力方案的电动车有效降低了纯电动汽车能耗大的空调、取暖、除霜等问题,让电池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过度充放电,延长蓄电池的寿命,降低汽车的生产成本,因此成为当前传统汽车向纯电动汽车过渡阶段大力发展的方向。分析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串联式结构、并联式结构、混联式结构三种基本形式,以及电池技术、控制技术、发动机技术等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声音     
正欧阳明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其较长的充电时间也为人所诟病。日前,欧洲和美国计划2020年后车辆电池容量基本上达到100千瓦时,续驶里程达到500公里,设定充电时间15分钟,充电功率350千瓦。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将对现有纯电动汽车整体技术体系带来严重冲击和安全技术挑战,因此,充电基础设施一定要从长计议,着眼未来10年,分布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呈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势态。在这一势态下,各行各业均呈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能源危机问题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等。为了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及环境保护工作便显得极为重要。纯电动汽车便具有这方面的优势。本课题笔者重点对微型车纯电驱动系统设计进行了探究,希望以此为纯电动汽车设计的优化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凭据。  相似文献   

10.
芬子 《科学生活》2013,(11):48-51
我们在《未来汽车三部曲》的上两篇文章里介绍了自动驾驶汽车和联网汽车,当然谈到未来的汽车,当然少不了电动汽车。我们首先需要说明,这里所说的电动汽车,既不包括在公园里常见的电动观光车,也不包括在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上已经常见的电动公共汽车,而是指纯用电力驱动的小轿车。我们之所以强调“纯电力”,是因为一般意义上的电动汽车有三大类型,即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新时代》2010,(1):58-58
2010年,日产汽车将率先在美国与日本投放纯电动汽车Leaf,这也是第一辆真正投入大批量生产的纯电动汽车,预示着一个电动汽车时代的大幕即将开启。这个电动汽车新时代的真正到来需要哪些条件?什么时候备受期待的Leaf会进入中国?看看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川恒彦给出的答案。  相似文献   

12.
田春霞 《大众科技》2011,(12):138-139
纯电动汽车以电动机代替内燃机,噪声低、无污染,使用单一的电能源,而电能来源广泛。但是由于技术、电池、能源以及配套设施等方面制约,文章认为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3.
又到九月,两年一次的院士评选活动已经拉开帷幕。历年两院院士的评选结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社会各界对此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息过。今年的评选是将继续保持原有的体制,还是进行新的改革,已经成为圈内人士讨论的焦点。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评选条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众所周知,在我国,院士属于科学界的巅峰人物,让更多名副其实的科技人才加入院士队伍,将对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为此,我们走访了部分两院院士,听听他们对院士评选的意见。金秋十月,今年的院士评选活动将接近尾声,这次的评选结果究竞如何,是否会又一次在社会上掀起波澜,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4.
2007年6月,北京,盛夏。似火的骄阳“热”不过科教界的一件大事——2007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近几届每到临近增选院士之时,有关院士的各种话题总会被人提起,我们也不能免俗的做了这期有关院士的选题。作为科技界学术最高水平的代表,院士一直是最受人关注的群体之一,因为他们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和栋梁,是科技发展的领军人物。从前提起院士,我们关心的更多的是他们的学术观点、科研进展以及他们为国家做出的重大贡献,但这次,我们特别选取了另外一种视角,希望通过这样一些统计数据、一些花絮从另一个角度解读院士这个特殊的群体。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调查了超大城市居民对纯电动汽车的认知现状。调查发现,超大城市居民认为政府对纯电动汽车的激励和优惠政策措施的力度比较大,纯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和售价都偏高,其安全性、质量和品牌价值都不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并且,纯电动汽车使用的容易程度一般,由于充电桩的数量或布局的原因,纯电动汽车的充电有时还比较困难。研究结论对纯电动汽车企业制定市场开发和推广策略以及政府制定相关产业发展和绿色出行政策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中汽车的保有量连年递增。虽然汽车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所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当前,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它不仅减少了对城市环境的污染,而且有效的解决了石油资源短缺的问题。本文将简单介绍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针对其设计方案展开分析,旨在推动纯电动汽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尹蔚 《今日科苑》2012,(10):68-70
"环保"已经成为了现在最流行的词汇。环保的核心是"新能源",而新能源的核心则是电池。近日,"2009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纯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成为会议焦点问题。事实上,纯电动车所采用的电池,是所有电池种  相似文献   

18.
构建低速纯电动汽车技术集成创新平台成为弥补我国低速纯电动汽车起点低、技术落后等缺陷的必然之路。随着资源成为阻碍技术集成创新的瓶颈,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成为了低速纯电动汽车技术集成创新平台构建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总结了实现技术集成创新平台各功能所需的资源,并提出了这些资源的集成模式,为我国低速纯电动汽车技术集成创新平台上资源配置模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的情况来看,电动汽车无疑不被列为以政府作为主导的基础。比如日本,把发展电动汽车作为低碳革命的核心内容,并计划到2020年完成普及工作,以电动汽车为主题的下一代汽车达到1350万辆;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马上部署实施总额为48亿美元的电池与电动汽车研发与产业化计划,提出到2015年普及100万辆插电式电动汽车;德国于2009年8月份发布了以纯电动车和插电式电动车为重点的国家电动汽车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纵横》2011,(9):38-42
节能、环保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汽车的大量使用,更加剧了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问题。电动汽车由于其节能和低污染等优点,成为当代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其研发与应用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整体趋势,也被认为是汽车产业新的增长点。电动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等。为促进河南省电动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和快速发展,推动全省汽车工业跨越式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中原崛起,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0—2015年,并为2020年前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