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常态下,跨流域调水工程项目可以通过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的方式,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提升项目实施效率。在新建跨流域调水工程项目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过程中,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导致各方之间会存在利益冲突,需要建立起能够有效协同各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机制。在识别了新建跨流域调水工程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从初始信任建立机制、补偿机制、绩效监控机制三个方面,构建了PPP模式下新建跨流域调水工程项目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不少专家看来,跨流域调水是快速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养育迅速增长的人口的一个良方。目前,世界上已完成的、正在计划或酝酿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有数百个,如日本的十津川-纪之川调水工程,智利的Teno-Chimbarango运河,法国的迪朗斯河计划,摩洛哥的BeriBoussa计划等。但对死海支流调水工程的调查表明,调水工程的结果并不那么乐观:它导致河水盐碱化,水和鱼的数量下降,并给当地人带来很多健康问题。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报告警告称:跨流域调水工程,或大或小,都是昂贵的、复杂的、不可持续的,往往将水问题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3.
跨流域调水工程是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一项重大举措,解决了水资源分布不均且供需矛盾等问题。中国的南水北调尤为著名,而其产生的影响也应全面客观分析。笔者根据所查资料,进行客观分析比对,浅谈中国跨流域调水的综合影响,以期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调水工程的公益性及其管理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水工程的属性定位问题是确保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和良性运行的前提和根本性问题。我国水资源时空不均,调水工程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区域水资源配置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结合调水工程的基本特点及其国内外比较,论证调水工程的公益属性,并依据公益性定位提出相应的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范式,进而深入探索我国调水工程的管理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常伟 《中国科技信息》2008,(4):41-41,43
引细工程是为解决鞍山城市缺水问题、特别是城市生活缺水问题,同时可以提高细河水资源利用率的跨区域调水工程。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6,(3)
吉林引松工程是从松花江丰满水库库区引水,解决吉林省中部地区城市供水问题的大型调水工程,是松辽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工程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引松供水二期工程中投资估算的计算办法及所需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调水工程运营管理的多主体经济利益协调、社会效益、生态影响等诸多问题,讨论如何实现调水工程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三方协同管理,并以工程运行的可持续性和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基于可持续供应链和协同管理视角,在水质保证前提下,分析了调水工程实施可持续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成因,把调水工程的利益相关者分为经济利益相关者、环境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利益相关者,从"战略-管理-操作"三个维度构建调水工程可持续供应链的协同管理模型,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量调度为例,构建协同管理平台,提出水量调度约束条件和模型效益计算公式。为优化调水工程运营管理,协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提供理论借鉴参考,丰富调水工程可持续供应链协同管理理论;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应对数字化背景下调水工程水资源调度面临的多情境多主体共生带来的挑战,促进实现调水工程的价值协同。首先通过构建水资源调度知识生态系统来分析数字化动态能力的内涵及特征。其次,面对水资源调度的常态及应急环境,从全生命周期视角打开数字化动态能力生成逻辑的“黑箱”,进而揭示其运行机理。最后,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进行验证,揭示调水工程通过数字化动态能力的演化达到水资源调度的层次协同、关系协同和生态系统协同,以此为调水工程内部数字能力与外部环境的匹配提出对策建议,为其他调水工程的智慧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胜铎 《科技风》2013,(23):119-119
目前,就郁江调水工程引水隧洞的地质以及在工程实际操作当中的问题来看,仍有许多待完善之处,下面就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分析,得出有效的优化方案,在根本上提高调水工程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张海云  仲正 《科技风》2014,(21):142
调水工程泵站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及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了调水工程泵站的主要作用、泵站运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水泵站运行管理的建议,以期能对其正常运行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状况,人们经常采取跨流域调水的方法。但是,跨流域调水对于生态环境却有着复杂多样的影响。本文在跨流域调水特点的基础上,分析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科学拓荒人     
杨开林博士是我国水力控制理论的开拓者,是水力瞬变、河冰工程、调水工程规划设计方面的著名专家、学者。在20多年的工作中,始终在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身体力行,不断创新,取得突出成绩。自1988年获得博士学位以来,杨开林博士一直在第一线从事水利水电科研工作。研究范围从水力瞬变理论,长距离输水管道的泄漏检测理论,逐步扩展到水工隧洞体型结构优化设计理论,河冰工程理论,计算机数字三维视景仿真和调水工程的总体规划设计理论。2001年,面对21世纪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大规模建设调水工程势在必行的大趋势,在长期从事调水工程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依靠单位领导的支持,杨开林博士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创立了我国第一个水力控制研究室。经过几年的努力,水力控制研究室  相似文献   

13.
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与实施为城市现代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向。本文以流域水环境治理为研究对象,从海绵城市理念相关概述出发,对当前城市流域水环境治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加强防洪建设、补水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修复等几方面组织开展了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煤矿开采区水、土地与煤炭资源同步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1世纪我国的资源紧张局面将进一步加剧,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国煤矿开采区水、土地与煤炭资源互耗问题严重,煤炭资源的开采导致地下水污染、土地沉陷或淹没等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本文在分析资源互耗矛盾的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水、土地与煤炭的资源同步利用理念及其应用基础,同时,指出实现资源同步利用的关键在于找到各种资源利用的最优临界值。最后,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南四湖流域的资源利用现状和调水工程特点,初步探讨该地区的资源同步利用的实现模式:①管道分级的输水方案;②将采煤沉陷区的地下水纳入南水北调工程的水量调蓄管理系统;③恢复南四湖流域沉陷区的土地功能。  相似文献   

15.
张翔  夏军 《资源科学》2010,32(2):255-260
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成果在水工程设计和水资源规划管理中的直接应用和推广面临不确定性问题的挑战.本文以汉江上游流域为例,对比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河川径流影响的研究成果,指出没有考虑气候变化对流域下垫面条件的影响是导致径流量预测存在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气候变化对径流量影响的研究成果,采用扣损失法计算汉江上游流域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由于没有考虑气候变化对生态需水、汛期洪水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气候变化对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影响的评价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针对主要涉及的气候要素模拟的可靠性,以及对径流影响因素和相关规划要素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全面评价,是水工程设计和水资源规划管理中应用气候变化研究成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调水工程中有压流输水管道的应用逐渐增多,本文对有压流输水管道设计中的线路布置方案、输水管材选择、输水管道阀门设计中的重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成果在水工程设计和水资源规划管理中的直接应用和推广面临不确定性问题的挑战。本文以汉江上游流域为例,对比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河川径流影响的研究成果,指出没有考虑气候变化对流域下垫面条件的影响是导致径流量预测存在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气候变化对径流量影响的研究成果,采用扣损失法计算汉江上游流域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由于没有考虑气候变化对生态需水、汛期洪水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气候变化对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影响的评价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针对主要涉及的气候要素模拟的可靠性,以及对径流影响因素和相关规划要素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全面评价,是水工程设计和水资源规划管理中应用气候变化研究成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处理好流域流经各地政府间的利益均衡问题,是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研究和实践中的重点.从博弈论的角度探讨了流域生态补偿中流域上下游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间的行为和利益问题,建立了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府际间三方博弈模型.分析表明: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需要流域上下游地方政府和上级政府的共同参与,并以确保上游地方政府收益为手段推动流域生态补偿全局;上级政府通过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的准市场机制,使流域上游地方政府的保护行为和下游地方政府的补偿行为成为府际间三方博弈的长期稳定均衡.最后,还对建立流域生态补偿的准市场机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姜鲁光  杨成  封志明  刘晔 《资源科学》2021,43(8):1649-1661
大清河流域是中国人水关系最为紧张的流域之一,也是推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地域。针对未来不同发展情景,研究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可能矛盾和应对策略,对于保障流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大清河流域水土资源定量评估为依据,以水-土-粮-人关系为纽带,研究了在惯性发展、休耕政策、农田节水3种情景下,流域水-粮关系的演变特征,提出了大清河流域水-粮权衡优化方案。研究表明:①大清河流域在当前土地利用结构下,粮食生产可实现自给略有盈余,但过多的农业生产耗水导致大清河流域地下水超采严重。②尽管已在大清河流域探索实施休耕政策,但当前局部休耕节约的水资源量远不及地下水超采量。若要实现控制地下水超采并使流域供需水平衡,需继续在白洋淀东部和南部平原扩大冬小麦休耕面积25.3万hm2,或从流域外增加引调水量7.2亿m³。③到2030年大清河流域将面临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的双重压力,水资源缺口将达13.8亿m³。为缓解流域水资源压力,未来需加大跨流域调水力度;同时,继续扩大冬小麦休耕面积也是缓解流域水资源矛盾的重要政策选项。  相似文献   

20.
文章简要介绍水利工程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北疆供水工程概况,对北疆供水工程办公自动化系统需求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自动化办公功能模块设置,并进一步对北疆调水工程管理局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系统功能模块构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