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今,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同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以及大型商业网站相对的,是一些有媒体背景的地方新闻网站,由于有强大的媒体资源,掌握着信息源,并且有很多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充实到网站中,再加上市场化的运营管理模式,这些新兴势力迅速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地方互联网业的中坚力量。当然,这些网站也有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那就是地方性特征不是很明晰,都如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以及大型商业网站一样,设房产、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汽车等频道,从而造成了“千网一面”的情况,地方新闻网站如何突出地方特色,提升影响力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网络媒体经过五年的发展,一个以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为主干、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优势互补、发挥主要商业网站积极作用的社会主义互联网新闻宣传体系基本形成。重点新闻网站,已经成为我国网上新闻宣传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3.
如今,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同中央以及大型商业网站相对的,是一些有媒体背景的地方门户网站,由于有强大的媒体资源,掌握着信息源,并且有很多传  相似文献   

4.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同样,只有地方性的,才是中国的、世界的。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只要“一鼠一猫”就能登录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网站,那么,在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省重点新闻网站及大型商业网站的强大竞争优势面前,人、财、力都是短缺型的地方新闻网站出路在何方,怎么才能留住属地网民的点击量,这不仅仅是地方新闻网站发展问题,更是关系地方新闻网站生存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闻是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以下简称“新闻网站”)的核心业务。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网民都认为,重大新闻一般都是首先从互联网上看到.但这些年,新闻不但未能成为其核心竞争力,反倒有相对弱化的趋势,新闻影响力与其母媒体和全国性商业网站相比均相去甚远,并有被边缘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重庆经国家审批的网站只有华龙网和视界网,但实际利用的还有诸多网站。目前,与地方新闻网站直接形成竞争态势的网站分布主要有三大块:中央新闻网站地方频道,国内知名商业网站地方频道以及境外网站驻内地频道。从新闻资源看,受办网水平和新闻资源整合能力限制,地方新闻网站无法与中央网站地方频道相比;从网站实力看,受品牌效应、网站经营水平以及政治背景等多种因素限制,地方新闻网站无法与国内知名大型商业网站地方频道和境外网站驻内地频道相比。  相似文献   

7.
吴弋 《传媒观察》2012,(1):58-59
正互联网发展到如今,众所周知,对于地方新闻网站而言,走在前面的已有两个巨人:一是综合性商业门户网站,二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经营上,地方新闻网站无法与商业网站抗争;新闻上,无法与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竞争。另外,无论是人力、财力,也都无法与前面两大梯队的网站相提并论,那么,做新媒体又是地方传统媒体的发展的方向,怎样才能使得地方新闻网站迅速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高威 《网络传播》2008,(6):58-59
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经过七至八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网络宣传中的一支“主力部队”,在信息发布、舆论引导、文化传播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在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与众多商业网站的夹缝中,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的发展定位一直是令人困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全国有1400家新闻媒体创办了网络版,加上已经获得新闻登载资质的一些商业网站,网络媒体已逐渐成为中国互联网新闻宣传的重要阵地。 中国的网络媒体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这是内地国家级的新闻网站,由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建设,国家给予一定支持,包括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中国网、中国日报网站、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中青在线和中国经济网。  相似文献   

10.
罗杰 《新闻前哨》2009,(4):86-87
中国互联网产业经过数十年的起起落落后,不少网站开始盈利,特别是一些大型商业网站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发展成为媒体巨鳄。新闻网站作为网络媒体在中国运营也有了近10年的时间.其重要性与重要舆论地位在不断抬升.但已经实现盈利的新闻网站却鲜有。探寻其盈利模式和经营生存之道.对中国互联网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1994年开始,中国新闻网站经过10余年发展,尤其是2000年以来近6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布局,从中央到地方有三个梯次: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和中心城市(指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新闻网站。大量的媒体网站和专业新闻网站构成规模可观的网络新闻传播矩阵。新闻网站早已走出初期网络版、电子版阶段。从媒介的角度看,它已成为独立的传媒形态;从互联网产业的角度看,它已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众多新闻网站已成长为具有相当规模的互联网企业。其中像“人民网”、“新华网”等国家级媒体所属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更是蓬勃发展,日…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新闻网站作为新闻媒体已经得到公认。中央重点新闻网站通常因为有强大的传统媒体支持而有了强大的记者队伍和丰富的原创新闻来源,其影响力也日益增强。然而,作为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却处境颇为尴尬——原创成为网站永远的痛。  相似文献   

13.
明年1月起,我国将在新闻网站正式推行新闻记者证制度,首批实施范围是经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批准、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一类资质并符合条件的新闻网站。首批有资格获得记者证的新闻网站,主要是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设立的新闻网站以及一些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一类资质的行业网站。申领人员应为新闻网站编制内或者正式聘用的专职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且具有一年以上新闻采编工作经历的人员。因此,新浪、搜狐、腾讯、网易等有网络新闻发布功能的商业网站,因为只有二类资质,并不在核发记者证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如今,地方新闻网站已经成为网络宣传中的一支主力部队,但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是:地方新闻网站一路走来,却始终处在中央级新闻网站和众多商业网站的夹缝中,发展的速度远不及中央级新闻网站,更不能与知名商业网站相提并论。除了网络媒体本身的残酷竞争,传统媒体也开始向网络宣战,使得地方新闻网站陷入了各种力量的围追堵截,处境越来越艰难。那么,地方新闻网站如何从中央级网络媒体、商业网站以及传统媒体中突出重围,在互联网上牢牢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一个无法回避的路径是:牢牢植根本土,发挥区域优势,以本地为依托,  相似文献   

15.
内容是网站的核心,也是网站发展的灵魂,即便在三网融合的大时代背景下,渠道优势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网络媒体的发展,但内容为王——不仅仅是新闻信息仍是三网融合下媒体发展的时代命脉。从知名商业网站、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到地方重点新闻网站、重点城市新闻网站等都无不遵循这一定律,纷纷花费巨资和人力,加大内容建设.  相似文献   

16.
对地方新闻网站而言,无论何时都要面对两个不可回避的“对手”——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  相似文献   

17.
经过五年时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地方新闻网站植根本土,发挥医域优势,在互联网新闻领域中赢得了较大的影响,网站自身亦实现了较快的发展。不可否认,地方新闻网站发展到今天,其访问量的增长速度和社会影响力提升的速度跟不上网民增长的速度,与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知名商业网站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强者更强,弱者更小,大众传播“沉默的螺旋”现象已经在地方新闻网站上演。  相似文献   

18.
孙光海 《网络传播》2006,(12):18-21
对地方新闻网站而言,走在前面的有两个巨人,一是综合性商业门户网站,二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在经营上,地方新闻网站无法与商业网站抗争;在新闻上,无法与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竞争。无论是人力、财力还是网站的影响力,都无法与前面这两大梯队的网站相提并论,由此也成了地方新闻网站一块抹不去的“心病”: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我们的定位是什么?地方新闻网站的社会公信力、市场影响力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19.
在重大新闻面前,尤其是重大突发新闻面前,地方新闻网站如何与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商业网站一起参与报道,把握舆论导向,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更是给网络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20.
李克伟  刘郸 《新闻前哨》2013,(12):82-84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迎来了第二个10年,地方新闻网站上有中央级门户网站和全国商业网站的"压制",下有地市州地方门户的"追赶",如何利用全媒体手段突出重围,无疑是亟需思考的问题。本文以荆楚网全媒体报道沌阳高架爆破为例,阐述地方新闻网站在实现全媒体转型过程中的得与失,并为进一步发展全媒体提出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