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赵海霞老师就人教版第八册第二课《古诗两首》中《惠崇春江晚景》一诗的“晚”提出:从本诗中的四句所涉及到的景物———桃花开、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河豚欲上时,均属早春景色,并非晚春,诗题中的“晚”应如何理解?对“晚”的理解关键要看画中的景物究竟是属于早春出现的景物,还是晚春出现的景物。而早春与晚春出现的景物又因地域的不同而不能单纯以时间划分。一般说来,我国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称北方,气候偏冷,景物的变化较晚。长江以南称南方,气候偏暖,景物的变化也比较早。所以,要想知道诗中所描写的是早春还是晚春,那…  相似文献   

2.
写人叙事,常常少不了景物描写,景物描写作为人物活动与事物发展的环境因素,它的有效与否,往往直接影响到文章的成败。如果不注意景物描写的技巧,就无法让读者具体清楚感受到景物的存在,严重的,还会使人对文章的主题产生误解。习作《早晨的阳光》是想写一位性格内向的高中生憧憬未来的故事,文中出现了这样一段描写:  相似文献   

3.
“象”与“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人那里,“形”与“象”这两个概念具有不同的含义:“形”,指事物实在的形体;而“象”指人对事物的意象感受,它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质。诗歌创作中,作为抒情之中介的景物,并非脱离人的主观感受的纯粹的客观外物,而是诗人对景物的生动意象。所以中国诗学中往往以“象”字来说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从创作的角度上说,诗中所写之“象”,是诗人看物时所形成的主观意象;从欣赏的角度上讲,赏诗所得之“象”,是读者看待后呈现于头脑中的无客观对应物的、虚幻的主现感受。因此,中国诗学又从佛学中借用了具有虚幻感受之含义的“境”字,来代替原来的“象”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六年制第七册《山行》诗中“枫林晚”的“晚”字作这何种释义,有的老师对此持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应释“晚秋”,另一种观点认为应释为“傍晚”。笔者以为,这是很难争出个谁是谁非的。全诗一、二句山行所见的枫林景物的概写,三、四句则是对最著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三十一课《第一场雪》中有这样一段话:“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这里用上“推”字,我以为不妥。大凡居室之门,户枢在门槛内,人在室内关门,双手把门推向前,然后关上;人在室内开门,双手把门向怀内拉,然后拉向两侧。如果人在室外,要把门打开,则需用力“推”。贾岛写人夜归,也是“僧推月下门”。从文章的内容看,是“我”早晨起来出门看雪景,只能是“拉”开门出去看,而不能是“推”,如果“推”,门是不会开的,雪景也  相似文献   

6.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在文学史上颇负盛名,久已脍炙人口。目前,大、中学校语文教材大多选有此篇。而对于其中“朝晖夕阴”一句,各种注释大致无异:“晖:光,晴明。阴:昏暗。这句是说白天晴明,晚上阴暗。”或“早晨晴朗,傍晚昏暗”。如果照这样解释,下文不免使人产生疑问。“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早晨晴朗,“一碧万顷”的洞庭  相似文献   

7.
《大海的歌》以朴实清新的文字,描写了祖国繁荣的海港,美丽的大海;歌颂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面貌。全文有五个自然段。第一段写在码头看到的景象。作者抓住海边景色“蓝天”“白云”“碧海”“朝阳”,从一个侧面写出海边景色的可爱。这段话十分简洁。全段三句话。第一句写早晨  相似文献   

8.
茅盾先生的《风景谈》中有这么一句:“这里燃起熊熊的野火,多少曾调朱弄粉的手儿,已经将金黄的小米饭,翠绿的油菜,准备齐全。”对“调朱弄粉的手儿”统编课本注为:“指绘画工作者的手”,我以为这个注释是不妥当的。诚然,绘画工作需要调朱弄粉,望文生义,这样解释也似无不可。但细审文义,颇有扦格处。该段写的是四面八方的知识分子奔赴延安以后参加大生产运动的情景,从“生产”归来的弥满着生命力的人和静穆的自然织成了美妙的图画。前引的上句是“看他们的手,这是  相似文献   

9.
《诗经·小雅·采薇》“杨柳依依”四句 ,借景抒情 ,以景衬情 ,情融于物 ,情景交融 ,意境优美 ,千古传诵 ,脍灸人口。清人王夫之评其艺术效果曰 :“以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 ,一倍增其哀乐”。究其情理 ,言“杨柳依依”为“以乐景写哀”具反衬作用 ,自当无疑 ;而云“雨雪霏霏”为“以哀景写乐” ,仍具反衬作用 ,则甚悖诗意 ,当是“以哀景写悲” ,具有正衬效果。沿用已久的王夫之诗评当重新认识 ,“杨柳依依”四句义蕴应重加解读。  相似文献   

10.
鉴赏古代诗词,少不了要掌握其表现手法。而在诸多表现手中,有一种并非罕见的“对写法”。顾名思义,对写法即写对方的手法。请看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见人数版高三册《语文》)一词的最后三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三句是从一个典故演化而来的。唐人孟棨《本事诗》载有一个传说:开元年间,幽州衙将张某的妻子孔氏死了,后来忽然从坟里出来,给张某题诗说:“欲知断肠处,明月照松冈。”由此可知,苏轼于此不是从自身运笔,而是写对方——妻子,通过写妻子的眷恋之情来曲折地反映诗人同样的情怀:你在明月照松冈之时柔肠寸断,“我”也哀思满怀啊!  相似文献   

11.
《诗经》中一首著名诗歌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零零。”古人说这首诗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其效果是“一倍增其哀乐”。以乐写哀,以哀写乐,就是人们常说的反衬方法。“一倍增其哀乐”是说这种写法的效果。反衬,既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艺术表达方法。正因为这种表达方法有极强的感染力,所以它在写作中运用十分广泛。如《诗经》中所描绘的征入在临远行时,诗人没有用令人哀伤的景物来烘托,而是用依依的杨柳从反面来烘托;而在描绘归来时,没有用令人愉快的景物来烘托,却用靠军的雪雨来反面烘托。景物和…  相似文献   

12.
这种阅读方法不是按部就班地逐字逐句阅读,而是跳跃式阅读。1.读开头。有些文章(特别是议论文)常开篇点题,读开头一、两小节便可抓住全文的主要观点。2.读领头句。读完开头,再读每一小节的第一句。因为不少文章每段第一句基本上概括了全段意思,抓住它便抓住了该段大意。3.读结尾。许多文章结尾或总结全文,或深化主题,读结尾常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4想全文。“三读”后,一想文章大观点,二想文章小观点,三想全文脉络。这样一想,就能对全文大意、结构层次有较完整的了解。实践证明,运用“三读一想”阅读法阅读,只要花通…  相似文献   

13.
鉴赏古代诗词,少不了要掌握其表观手法。而在诸多表现手法中,有一种并非罕见的“对写法”。顾名思义,对写法即写对方的手法。请看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见人教版高三册《语文》)一词的最后三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 短松冈。”这三句是从一个典故演化而来的,唐人孟棨  相似文献   

14.
“荷塘月色”、“绿”篇散文同是写景,却各有特点,“荷塘月色”素谈朦胧,情调委婉含蓄,“绿”浓丽明亮、情调明朗奔放.一、抓住景物特点描绘景物两篇散文都能抓住景物特点来描绘景物.“荷塘月色”处处抓住荷塘月色素淡朦胧的特点来写,文中作者不仅写出月光是“淡淡”的,月光不是“朗照”,而且对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月色、树影、远山等的描写,使读者处处能看出这个特点.而“绿”则抓住了梅雨潭水的特点——绿来写,从不同的侧面铺写了“绿”的奇异、可爱还设置了瀑布梅雨亭.  相似文献   

15.
《明湖居听书》写白妞说书“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高中语文注句中“霍然”为“突然”。此注似欠准确。首先, “霍然”若释为“突然”,则与该句“忽”字语意重复,行文变得累赘。其次,从语境看,白妞的唱书不应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令人感到“突然”的一声,“霍然一声”应是使  相似文献   

16.
《苦斋记》处处紧扣一个“苦”字落笔,分别从“苦地”、“苦物”、“苦人”三方面说明苦斋命名的依据。一段叙苦地。开门见山点明苦斋主人,“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既点明苦斋所属,又突出苦斋并非寻常之室,是隐居之室,从而显示主人也并非寻常之人,为下文谈苦乐观埋下伏线。继而写苦斋的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以及“苦”的由来。句末“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不仅过渡自然,也是下文议论的伏线。二段叙苦物。首先用排比句式从木、草、菜、实、笋五方面苦物照应首段末句,显得结构紧凑,“族布而罗生焉”形象地说明这些苦物分布之广、品种之多。再写蜜味初食苦,久则甘,暗示苦中有乐,乐在苦中。  相似文献   

17.
社牧《山行》(六年制第七册)“停车坐爱枫林晚”句,有的参考书解释为:“因为喜欢这个傍晚时候的枫树林,所以停下车来欣赏”,释“晚”为“傍晚”,似与诗意相悖。这首绝句是写“秋”景。诗中的画面,寒山石径,白云人家,红于二月花的枫林和停车观赏的诗人,无一不是从“秋”这个季节着眼勾勒的。  相似文献   

18.
师:谁来读第一句?生:洛阳城里见秋风.师:秋风看不见.或许那是一个早晨,也或许那是一个傍晚.诗人站在瑟瑟的秋风里,他看见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读山海经》是陶渊明的作品。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从开头至“吾亦爱吾庐”为第一部分,主要是写诗人的“归园田居之乐”;从“既耕亦已种”至结束是全诗的主体部分,写诗人的“耕余读书之乐”。这首诗以“乐”字为核心,主要写诗人归隐田园之后归园田居之乐、耕余读书之乐,从中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人格和精神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20.
一、析“暧暧远人村”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这是陶渊明《归园田居》第一首(“少无适俗韵”)中的描写田园景物的一段。其中“暖暧远人村”一句应该作何解释,尚待研究。随手翻阅手头的几个注释本,发现它们对理解本句很关重要的“远人村”都未作解释。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