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从友人处提到了一本《千家诗》。这本诗选我儿时只看见过,却没有读过.这次我从头至尾浏览了一遍,发现有署名司马光的一首绝句《客中初夏》,其末句云:“惟有葵花向日倾,”我一下发蒙了.前些日子我还在《闲话》中说宋人不可能看见向日葵。司马光的诗不是要打我的耳光么?急忙找来《四部丛刊》的影印绍兴本《温国文正司马光文集》,一查,没有发现这首诗。我就怀疑它是明  相似文献   

2.
敦煌写本白居易诗,为唐人手抄的一部相对完整的白居易作品,编号为伯五五四二。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著录,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影印(附影印宋本《白氏文集》后)。此卷袖珍折叶装本,存八页半,首载《寄元九微之》诗一首及元稹《和乐天韵同前》诗,以下载《上阳人》等《新乐府》诗16首(王重民著录15首,漏《道州民》一首),末首《盐商妇》仅存一行。此卷遇至尊空格,是唐人写本原式。王重民疑为《新乐府》在"当时单行之原帙",又《寄元九微之》诗(见于《白氏文集》卷九,即《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怅然感怀因以此寄》)"同为元和四年作品"(应为元和五  相似文献   

3.
新闻工作者学些古典诗歌是很必要的。读眉批和写眉批是学习古典诗歌的一种方法,可以借此提高我们的艺术鉴别力和欣赏水平,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技巧,尽管自己并不打算写诗。最近,一位同志送给我一本龚自珍和魏源手批的《简学斋诗》。这是今年才在上海影印的,朱墨两色,大开本。窗前展读,颇有“丹黄郑重万珠圆”的感觉。《简学斋诗》作者是乾嘉问的陈沆,字太初,著有《诗比兴笺》,留存的诗不多,以五古为最好。这一本除龚、魏的手批外,还有包世臣(慎伯)、姚学埉  相似文献   

4.
明代冯梦龙所编的《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是在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人们习惯上统称为“三言”。近年来,各地出版社出版的“三言”恐怕已有一二十种,但这些“三言”在校注(有些版本无注释)质量上,都没有超过,甚至还不及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三言”校注本(许政扬校注《喻世明言》,严敦易校注《警世通言》,顾学颉校注《醒世恒言》)的水平。 直到最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推出了“三言”新注全本(陈曦钟校注《喻世明言》,吴书荫校注《警世通言》,张明高校注《醒世恒言》1994年10月第1版),上述情况才有所改变。可以说,这套“三言”新注本的校注工作真正做到了后来居上。  相似文献   

5.
蜚声中外的中国书店古籍书店,为丰富节日中的北京图书市场,满足旧书收藏爱好者的“淘金”乐趣,于元月9日至18日举办“迎新春中外文古旧书刊展销”活动。 此次展销荟萃了数千种经、史、子、集线装古书,时间跨度从明代到民国时期,其中也有一部分八十年代出版的新印古籍线装书。  相似文献   

6.
四、古今作家作品集的出版初具规模中国古代大作家集的出版当首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分工合作出版的《中国古代大作家集》。这是一套中国历代最重要作家的全集校注本,在总结历代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反映当代中国古籍整理的新水平。其中的《曹植集校注》已于1985年出版。近二三年陆续出版的还有中华书局的《李太白全集》、中国书店的《苏东坡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的《关汉卿全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的《李渔全集》、齐鲁书社的《郑板桥全集》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和《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以收作家诗文集为主。前者已出版的有《白居易集》  相似文献   

7.
《古书疑义举例》是俞樾的“小学”名著,他在《自序》中指出,由于语言变迁、文字演变,使得“古书疑义所以日滋”,而他写作此书是要“使童蒙之子,习知其例,有所据依,或亦读书之一助乎?”(俞樾等:《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中华书局,2005,P1。以下凡引该书只标注页码)由此可见,《古书疑义举例》是一部阅读先秦古籍的入门书,“举例”不是“举出例证”,  相似文献   

8.
严粲所著《诗缉》现存版本比较重要的是明味经堂刊本、《四库全书》本等.笔者以北图珍本丛刊中影印的味经堂本《诗缉》为底本、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四库全书》本《诗缉》为校本进行对校,发现《四库全书》本极为精善,错讹极少,可谓善本;赵府本错讹却有近千处之多,比较拙劣,究其实算不上善本,如果使用此本作为研究之用的确差强人意.  相似文献   

9.
有关异形词的几个问题———兼谈《现代汉语词典》的遗憾□萧振华现在除了翻印古书以外,“回”字的另外几种写法不再见诸一般的报刊书籍,“茴香豆”也只有一种写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异体字和异形词问题已基本解决。“回”字现在只有一种写法,这应该归功于鲁迅,如果...  相似文献   

10.
漫谈影印     
在有些人的眼里,影印书的价值不高,地位很低。但这种观念正在逐步改变。以全国搞古籍出版规模最为宏大的一“局”—“社”——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而言,他们除了出版学术价值较高的新版专著和通俗读物外,也时有影印书问世。如中华版的《册府元龟》、《职官分纪》、《掌故丛编》、《六十种曲》等,上海古籍版的《全唐诗》、《全唐文》、《疆村丛书》、《道藏要籍选刊》等,都是影响很大的影印本。  相似文献   

11.
古书的分类问题,是古籍整理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些同志主张古书分类应破“四库”旧法,采用新分类法。《如《武汉大学学报(哲社)1979年第2期上廖延唐先生《试论古书分类》一文)。鄙见则以为古书分类仍以基本保持“四库”法为宜。古书分类,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我们必须从古书的实际情况出发,初步确定古书分类的原则,以便我们迅速有效地进行古籍的整理,使之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2.
古文献整理是一门综合性学问。毫无疑义,首先要具备版本、目录、校勘、训诂等古典文献专业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还必须重视掌握职官、地理、年代学这几把治史钥匙。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减少古籍整理中的失误。这些年来,笔者因从事《中国历代登科总录》课题的需要,经常翻阅相关的、经今人校注的古籍出版物,发现其中一些新差错,问题往往出在不谙官制上。兹揭示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期以与校注者商榷,并引起古文献整理与研究同行的进一步关注。 1.中华书局点校本《明史·选举志》一,页1677:"每月试经、书  相似文献   

13.
翻印旧版书和影印古籍一九四九年全国大陆解放以后,台湾与大陆的交通断绝,原有图书和印版无法输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等儿家大书店在台湾的分支机构开始由专业发行业务转向兼营出版。国民党办的正中书局和一些民营书店也开始出版图书。最初只是从台湾“中央图书馆”、“中山博物院”、“中央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有绵延不绝的五千年文明史,其中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将近四千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和宝贵的文化遗产。特别是我国保存丰富的文化典籍,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浩如烟海,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一笔巨大财富。与其他专业相比,古籍出版虽然有着资源狭窄和不可再生的特点,但是,也没有任何一个专业的题材像古籍出版那样具有广泛性和恒久性的优势。像“二十四史”、“十三经”以及《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千家诗》等等都拥有众多的、世世代代源源不绝的读者,这是古籍出版中最大的优势。据调查,保存至今的古籍品种大约有10万余种,而实际上整理出版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部加以整理,可以根据古书的内容、性质及流传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整理办法,或保存原貌,或整理提高,或普及推广,大致可分为5类:1.体现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深远影响的经典性古籍,数量少,价值高,学术地位重要。2.流传较广、影响较广、为学术研究所需要的基本古籍。3.需要普及的优秀古籍及选本。4.对专业研究者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古籍。5.在历史上影响不大、研究价值不高的古籍。其中,普及读物是弘扬中...  相似文献   

15.
整理古籍的第一关是标点。为什么这样说呢?处理古籍的工作,有些不在“整理”的范围之内。比如影印善本,根本不触动原书;又比如专书研究和现代文翻译,已经离开原书,另成著作。严格意义的“整理”只包括三种工作:标点,校勘,注释。从前,一部书可以有校勘,有注释,可是刻印的时候不加句读。现在相反,重印古书,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校勘或新注,可是标点是非有  相似文献   

16.
阅报,得知《四库全书》即将全部影印发行。这是今日出版界之一盛事,值得我们在大事记中记上一笔的。提到《四库全书》,就想起了鲁迅先生对此书的评论。他说:“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变乱旧式,删改原文。”他还把这同“明人好刻古书”、“今人标点古书”并列,说“这是古书的水火兵虫以外的三大厄。”鲁迅的话是很激烈的。今天可能有人会认为他极左,但我觉得他讲的有道理。假如有这样一位自以为很高明的艺术家,他看见了一尊唐人雕塑的佛像,觉得不够美,于是拿起刀子在上面大刻一通,改变了佛像的原来面貌,我们是该赞扬他作了“艺术加工”,还是应该骂他破坏了文物?  相似文献   

17.
上海古籍出版社在上海图书馆等单位的大力协助下,决定影印一百余种古籍善本,分编为若干种类的丛书。其中有《古籍善本丛书》(主要是宋元明清刻本和稿本)、《明嘉靖活字本唐人集》、《明刻明代传记丛刊》、《明代地方志丛刊》(天一阁木)、《清代珍本别集丛》以及有关文字训诂音韵等单行本。这些影印的古籍,大部分流传稀少,其中有些是版本价值很高,可以起到保护国家文物的作用;有些是资料价值比较高,便于学术研究使用的;有些可供研究者与爱好者借鉴和欣赏。影印这些古籍丛刊,准备分为两种版本,  相似文献   

18.
“文化大革命”期间,古籍的出版工作基本上停顿了。但是除了“二十四史”的校点工作于1971年重新提上日程之外,还常有一些“中央交办”的古书重印任务。1973年1月,我刚从咸宁五七干校调回中华商务联合的出版社,不久就接到了一系列中央交办的任务。先是江青交下来一本石研斋刻本的《骆宾王集》,意思是要我们重印。书上有北京大学教授向达的藏印,大概是江青从红卫兵抄家物资里要来的。我们正在研究是影印还是据以排印,过两天江青又命人把书收了回去,以后就没有再提此事了。接着当时的“出版口”负责人又找我们领导去,传达“中央交办”的重印书…  相似文献   

19.
曹之 《图书馆论坛》2005,25(6):347-348
我于民国三十三年(农历甲申岁,公元1944年)出生于黄河南岸,黄河水哺育了我难忘的童年。总角之年。即嗜书如命。先父在旧社会念过私塾,家里有几册线装书。四岁那年,母亲撒手西去,几册发黄的线装书伴我度过了苦难的岁月。我最喜欢的一本是《绘图千家诗》,这是一册石印本,上图下文。手写体.油光纸。在先父的指点下.我学会的第一首诗是唐代杜牧的《清明》。  相似文献   

20.
“惟一”或者“唯一”的释义是 :只有一个 ,独一无二。以前都是“唯一” ,近些年多被改成了“惟一”。是“惟一” ?还是“唯一” ?到底哪个更准确 ?在古籍中 ,唯、惟、维三字通用 ,在《词源》“惟”字的注释下特别说明 :《尚书》用“惟” ,《毛诗》用“维” ,《左传》用“唯”。从字源上看 ,唯、惟都不是“只”“独”“仅”的本字。《说文》曰 :“惟 ,凡思也 ,从心 ,隹声” ;“唯 ,诺也 ,从口 ,隹声” ;“维 ,系车盖维也 ,从系 ,隹声”。就是说 ,“惟”的本义是思 ,考虑 ;“唯”的本义是答应 ,应答声 ,成语“唯唯诺诺”中的“唯”就是它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