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谢朓研究者对所谓“意锐而才弱”的问题向来多有涉及,但均因末能深究其中“意”、“才”二字的确切涵义,以致莫衷一是,鲜有的论。弄清字义并从二者的辩证关系入手,通过与谢灵运诗歌的对比,说明二人在用典与抒情上的不同,从而揭示出宋齐诗风变迁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叶蕾 《现代语文》2009,(10):29-30
钟嵘《诗品》谢朓条品语历来为评论家所关注。钟嵘为什么要说谢朓的诗歌“颇在不伦”,却对谢朓论诗时的“感激顿挫”念念不忘,为什么谢胱的诗歌审美标准和他的五言诗歌的创作有那么大的差距,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由于钟嵘所持的是浑厚感人的五言古体诗的审美理想而认为谢朓的诗歌创作不能令人满意。而作为诗人的谢朓,他的创作追求不是写出优秀的古体诗,而是要创造新的诗歌形式——永明体。  相似文献   

3.
谢脁在宋代逐渐变成一个被称引的符号——山水诗人和宣城太守吏隐形象。一些谢脁生活或者吟咏过的地方在宋代已经积淀为独到的风景,如澄江亭、绮霞阁、列岫亭等。宋人对谢脁的接受主要是山水诗人的角色。本时期不像唐人对谢朓诗歌"清"之大力称赞模拟,而是从诗句称引中不断翻新,力求另辟蹊径。宋人对谢朓吏隐人生态度的接受较唐人更直白更成熟,人们看到了远离尘嚣的清净与自然,忽略了吏隐之吏,多强调吏隐之隐。在唐宋诗人眩目地光芒下,谢脁之所以还受人关注,首先是李白对他的推崇促进了人们的接受,而且陶渊明在宋代的接受高潮也推助了谢脁的接受,二者的诗歌创作和人生态度某种程度上有一致的地方。梅尧臣、杨万里等时人对谢脁的推崇,对其在宋代的接受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某地一次教师座谈会上,一位领导同志就某些老师教案无特色,甚至完全照搬教参的现象,提出:教学不能搞现买现卖。教案是老师在消化教材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现状写成的,不能千篇一律,那种照葫芦画瓢的做法,实际是把自己当作转手倒卖的“二道贩子”而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强调老师要有上进心,要不断探索,用新知识充实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问题提出后,当即有老师辩解说:“非不为也,是不能也”。言外之意是太忙,心有余而力不足。  相似文献   

5.
苏洵的《六国论》,历来被奉为古文中的经典,屡屡被选人语文教材,有关的鉴赏文章中对它的溢美之词,不绝于目。对此文的评价,大家从来都是赞美有加,经常可见类似这样的评语:“《六国论》结构严谨,推理缜密,表现了极高的纵横捭阖的艺术结构特色。”可是我教了若干遍后,最初读《六国论》时的疑惑却愈发强烈了:《六国论》不是说理严密,而是破绽百出。现将我的浅见陈列如下,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6.
谢朓山水诗意象是在传统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它们向 我们昭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点和思想意蕴。 谢诗风、云意象着眼于高远的宇宙空间,把诗歌题材推 向了一个高蹈于尘世之外的旷远境界。谢诗暮、夜意象则显 示了他内心隐晦、曲折的痛苦。“香草”类意象则是一种暗示 的象征性描述,它们基本上沿续了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象征 意蕴,让山水诗增添了一份高洁之气。谢朓的思归表面是一 种“赏心”,内层却是对“赏心”的疏离。  相似文献   

7.
刘玉林 《物理教师》2006,27(11):2-22
图1某学校高三月考有一试题如下:如图1所示,边长L=0.1m的正方形金属线框abcd,质量m=0.1kg,总电阻R=0.02Ω,从高为h=0.2m处自由下落(abcd始终在竖直平面内且ab水平),线框下有一水平的有界匀强磁场,竖直宽度L=0.1m,磁感应强度B=1.0T,方向如图.(g=10m/s2)求:(1)线框穿越磁场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早期教育” 绝不仅仅是 教孩子背诵多少首诗,计算几 道算术题而已,它是一种全方 位培养孩子自我思考能力和判 断能力即“无形的能力”的一 种潜能开发。  相似文献   

9.
。ne,山at和it是英语中最简单、最常见的词汇,但类,但非同一物,泛指同类中的任何一个。the one表示要准确运用他们,还需花一定的功夫。特指的另一物。山at=the+名词,所指的名词与前面提 请看下面三题:到的名词为同一类,但非同一物;it二the(面s,山at,my 1.—期wdon‘twetakealit山break?,一)+名词,所指的名词就是前面提到的同一物。it和 一一一。idn,t we iust have_?(NMEr that为“特指”用法。例如: 2以x〕,23)She 15 100拓ng for a house;she likes one with a garage. A .it B.that C.one D.this You ha、e some叩讨es.Will youP』e…  相似文献   

10.
《家教世界》2009,(6):43-43
老师把两只分别标有甲、乙字样的玻璃瓶放在讲台上。甲瓶中仅有一点水,而乙瓶中的水快要溢出来了。老师问学生:"如果把甲、乙两瓶分别比作甲、乙两人,你们看,谁是穷人?谁是富人?""甲是穷人,乙是富人。"学生回答。"为什么?""因为甲瓶水少,说明甲拥有得少,所以是穷人;而乙瓶水多,说  相似文献   

11.
本文拟在简单分析"圆"美思想起源、特征的基础上,对谢朓的"圆"美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第十二册习作一要求: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看看名漫画家华君武画的这幅《假盲》,你能不能体会到画家的用意呢?把你的看法和想法写下来。题目自己定,如幕你有更喜欢的漫画,也可以写自己选的那一幅。[编按]  相似文献   

13.
苏洵的《六同论》,历来被奉为占文中的经典,屡屡被选入语文教材,有关的豁赏文章中对它的溢美之词,不绝于目。对此文的思路,人家从来都是赞美有加,经常可见类似这样的评语:“《六闲论》结构严谨,推理缜密,表现了极高的纵横捭阖的艺术结构特色。”可是我教了若干遍后,最初读《六国论》时的疑惑却愈发强烈了:《六国论》不是说理严密,而是破绽百出。现将我的浅见陈列如下,以就教与明家。  相似文献   

14.
一位老师在给一个成人学生班级上英语课。他们都是新近来美国生活的。老师在一张桌子上摆了许多日常用品之后,他请全班同学给他挑出尺子,书本,钢笔等。课进行得井然有序,学生们对自己所做的似乎很感兴趣,也  相似文献   

15.
“物体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所做的往复运动,就叫做机械振动”,简称为振动,如简谐振动y=Asinωt便是一个例子,而“振动在媒质中的传播过程叫做波。”如y=Asinω(t-x/v)(v为波速)是简单的正弦波的方程。振动和波是有密切联系同时又有根本区别的物理量,也是中学生容易产生概念模糊和混淆不清之物理量,往往高一分清  相似文献   

16.
读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人,无不为邹忌高超的语言技巧所折服。邹忌语言极富鼓动性,堪称齐之国嘴。邹忌的一番话,使齐王心悦诚服,纳谏除蔽,进而使齐国走上了内政修明的道路。那么,邹忌到底用什么办法使齐王甘心纳谏除蔽的呢?“自读提示”(高中语文一册)说:“本文写邹忌用自己的切身感受设喻,讽喻齐威王广开言路,纳谏除蔽,修明  相似文献   

17.
是赚还是赔?     
数学是一门非常讲究思考的学科,逻辑性非常强,稍不留神,容易让人产生错觉。今天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去逛街,遇到了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一件羽绒服,按进价提高25%标价,后来因为天气变暖,按标价打七五折出售,这件羽绒服卖出后,是赚了还是赔了?  相似文献   

18.
小金鱼正在水中欢快地游泳,企鹅们在一起开会,青蛙也来凑热闹,羊群中发生了什么事?大家面面相觑!等一下,这些动物看起来似乎有点不一样。哎?胖胖的小猪怎么变成这个颜色了?那只红色的,你觉得它是一只小猪还是一只小老鼠呢?哈,还有两个小孩儿在玩翘翘板……  相似文献   

19.
<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件,有的是必然发生的,如:太阳从东边升起;有的则不一定发生,如:计划20分钟到达的上学路程却花了半小时.像这种一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称确定事件,不一定会发生的事件称不确定事件.  相似文献   

20.
社会在变,学生在变。相比较20世纪的学生,现在的学生更多了自我意识、自由意识,而少了“听话”、“驯服”、“叫干啥干啥”。常言道“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但这个“规矩”如何定,定哪些“规矩”,才能让学生有“方圆”?从小学到高中,学校的规章不可谓不多,制度不可谓不严,但学生中却常常出现“规矩多大胆多大”的现象。这是因为有些学生从没有想过校规校纪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始终认为校规校纪是“治”他们的,因而从心里就有抵触情绪,产生一种本能的对抗,对于纪律,他们没有发自内心的需求,只有任性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