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紧随时代与政治的“时政”新闻到社会新闻、再到民生新闻是我国新闻事业的大进步,是新闻贴近的一个最好说明,也是时代进步、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但笔者认为无论是针砭时弊敢揭盖的社会新闻,还是关注百姓庸常琐碎生活的民生新闻,都是“老套”新闻的衍生品,“机位”并没有动,只是从仰拍到俯拍,应该说是新闻的改良不是新闻的革命。  相似文献   

2.
从紧随时代与政治的时政新闻到社会新闻、再到民生新闻是我国新闻事业的大进步,是新闻贴近群众的一个最好说明,也是时代进步、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但笔者认为,无论是针砭时弊敢揭盖子的社会新闻,还是关注百姓庸常琐碎生活的民生新闻,都是老套新闻的衍生品,机位并没有动,只是从俯拍到仰拍。应该说,是新闻的改良不是新闻的革命。  相似文献   

3.
《新闻传播》2006,(9):43-43
《记者摇篮》2006年总第425期发表崔铁民的文章《新闻有两条命》。 文章说,新闻有两条命,一条叫真实,一条叫新鲜。缺了其中哪一条,新闻都活不成。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无须赘述,因为道理很简单。笔者下面的任务就是说清楚为什么新鲜也是新闻的一条命。  相似文献   

4.
佟浩 《记者摇篮》2009,(5):51-51
娱乐新闻是根据现代大众的娱乐消遣需要而生产出来供其消费的信息产品。随着新闻传媒商业化运作的力度加大,人民群众日益迅猛增长的文化娱乐需要,娱乐新闻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使娱乐新闻更有生命力呢,需要认真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6.
贝骁 《军事记者》2007,(6):30-31
刊发于《解放军报》2007年1月3日《现场短新闻》专栏的《元旦,我们在边防踏雪巡逻》一稿,因其选取节假日某边防连官兵踏雪巡逻的真实感人故事,彰显了广大边防一线官兵不畏艰险,保卫国家安全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博大情怀,受到社领导和部队基层官兵的一致好评。近年来,军报和全军各军兵种报纸,刊登了许多原汁原味反映官兵生活和精神风貌的“原生态新闻”,大大增强了报纸的贴近性和可读性。“原生态新闻”成为吸引读者眼球的一个重要新闻品种;编辑“原生态新闻”,业已成为编辑探讨的一个话题。如何编发“原生态新闻”,从而使我们的报纸宣传更加生动感人?相信这篇编辑体会,会对我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平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普通的人民”。电视新闻报道的“平民化”就是以平民的视觉发现和报道观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以百姓的角度来确定新闻的价值标准,以百姓的认知兴趣、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点作为传播内容和中心,力求把普通百姓的工作、生活、学习及喜怒哀乐等作为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一本刊物是一面旗帜.指的是它的战斗性,旗帜鲜明,所向披靡。  相似文献   

9.
《新闻坊》的生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雅妹 《新闻记者》2004,(10):58-59
上海,一座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的城市,每天都有大量的新鲜事、突发事在瞬间发生,那么,在这个大环境和大背景下,《新闻坊》作为一档每天25分钟的新闻性栏目,每天报道什么,什么内容可以播,什么内容不可以播,什么内容可以播但应该缓一缓,等等,这是《新闻坊》每天要面对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10.
黄杏 《新闻窗》2012,(3):4-5
一个村庄里一对年轻男女出走私奔,为当地世俗所不容。但当记者深入采访那对年轻人私奔的真正原因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如果只听当地部分村民的意见,不去了解那对年轻男女及当地一些年轻人的真正想法,记者笔下的报道恐怕就会是另一番景象。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如果现在不让《齐鲁晚报》记者张刚到他负责联系的社区跑,他肯定不愿接受,社区的群众也不会答应。  相似文献   

12.
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深入民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波 《新闻三昧》2006,(7):23-25
近年来,以北京电视台《特别关注》、《第七日》、《生活面对面》、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等节目为代表的一批关注和反映百姓生活的电视民生新闻类节目脱颖而出,并在收视率、社会反响和公信力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些新闻栏目在各台长期稳居收视率前五位。一时间,无论是电视媒体还是纸媒体刮起了一股民生新闻热,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民生新闻之所以深受欢迎,赢得民众的关注,这是媒体市场化竞争加剧、大家开始意识到要加强对受众感兴趣内容的报道的结果,并为其在民众中树立了公信力。…  相似文献   

13.
亲历式报道将目光聚焦基层,把官兵的日常生活作为选题内容,展现官兵最真实、最闪光的一面,通过亲历采访写出的新闻作品.才能达到内容鲜活、真实感人、服务基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2006,(10):42-42
《军事记者》2006年第6期发表陈玉祥、章顺湖的文章《新闻发表与发现新闻》。 文章说,客观事实并不能自己摇身一变而成为传播媒体的报道,世界上哪些客观事实能够得以传播,取决于新闻工作者的发现。  相似文献   

15.
音响的运用是广播新闻区别于其它媒体新闻的主要特点之一。广播新闻通过来源于生活、原汁原味.真实有效的音响表现新闻事实,充分发挥广播“声音见长”的优势,让受众听到声音、看到画面、感受到气氛,从而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有效地弥补广播媒介画面缺失的遗憾,让广播节目从平面走向立体。  相似文献   

16.
罗梅  汤莉萍  殷瑜 《新闻界》2003,(6):31-32
在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抵制有偿新闻方面,成都商报的经验得到了四川省委、成都市委宣传部领导的肯定,“成都商报采编人员职业道德承诺书”举措由中央媒体在全国新闻界进行推广。成都商报围绕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和抵制有偿新闻展开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其具体经验可以从思想、管理、制度、监督四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一、教育先行:打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思想基础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思想教育是第一步。在新闻媒体中加强职业道德的思想教育具有以下四个必要性:1、从我国新闻教育的历史和现状来说,政治教育强调得多,在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17.
电视圈里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凡是民生新闻节目做得好的,节目的收视率就高,节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好。所以如此,是因为民生新闻的视角集中于日常状态下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反映了民众心声、服务了百姓生活、体现了地域文化、传承了本土精髓。因此,很好地研究民生新闻的特点.把握好民生新闻节目的运作规律、发展趋势,对办好地方台民生新闻节目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初,《上党晚报》编辑部经过研究,决定创办一份新闻类周刊,集中宣传报道长治市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新气象、新成就、新变化。编辑部集思广益后,这份周刊有了个响亮的名字——《和谐长治》。当年4月2日,《和谐长治》正式出版创刊。以后逢周日出版,设16个版面。  相似文献   

19.
大众传媒语境下原生态民族文化传播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媒对原生态民族文化传播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性,导致其传播理念与传播议程设置上的一些偏差和缺憾.对于原发性与独特性十分显著的原生态民族文化的观照与传播,应给予基本的尊重和理解,并尽可能真实地展示其原有的文化面貌,这才是大众传媒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20.
成嘉廷 《新闻窗》2012,(5):23-24
“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开展以来,全国新闻战线的同行们积极响应,切身实践,深受教育。作为一名省级党报的驻地记者,笔者长期身在基层一线,经常赴县下乡、进村入户,直接和基层广大干部群众打交道。“走转改”活动以来,笔者更加主动地深入基层一线,还参加了报社组织的“走转改”小分队,对基层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走转改”也有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