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教学片段1: 讲台上,摆放着学生收集来的各种精美包装盒;师:同学们,你们能说出这些立体图形的名称吗?生:能!有圆柱、长方体、正方体、三棱锥……  相似文献   

2.
笔者有幸参与了某校数学教研组的“同课易构”教学实践活动,聆听了三位青年教师执教苏教版教材中的“认识图形”一课。教材分“认识”和“应用”两部分。认识目标是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和交流活动,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名称,识别图形。应用目标是使学生在折、移、拼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图形的变化以及相关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知识目标:知道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与侧面展开图的意义,了解某些多面体可.由平面图形围成,能根据立体图形判别展开图,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图形和制作简单的立体图形。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98~99页.教学目标1.通过演示、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分数;能借助图形直观比较两个几分之一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认识物体和图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课前我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印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模型的图片,布置小朋友回去弄清它们的名称,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这四种图形的实物,并研究它们各自的特点,调查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准备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你最喜欢的图形。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4~66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物体上的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相似文献   

7.
刘景军 《山东教育》2009,(12):43-45
课前准备 课代表将如下的知识结构图投影出来,请同学们充分思考,并填充图形的名称及相关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3~45页。教学目标: 一、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种常见图形的名称,能从实物中找到这两种图形。二、在折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料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4—6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相似文献   

10.
陈素华 《今日教育》2007,(10):18-18
活动目标 1、积极动手探索图形的变化,体验操作活动的快乐。 2、能在玩耍、折叠的过程中探索一种图形的多种变化。 3、知道所变出的图形名称,并尝试想象添画出一幅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生物》教材 ,改进了图形的设计 ,突出了以图明文 ,图文并重的特点 ,不仅叙述简洁 ,重点醒目 ,而且还能较好地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我对搞好生物图形的识、析、绘、忆教学 ,做了如下探索 :1 识图教学识图是学生学好本学科的“向导”。识图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识图习惯和形成熟练的技能。要想圆满地达到识图教学的目的 ,首先要向学生指明看什么和怎么看。1 .1 看什么 一幅图形展现在学生眼前 ,我首先要学生看图的名称 ,明确是什么类型的图 (即形态结构图、生理过程说明图 ,…  相似文献   

12.
一、知识要求 掌握网格图形的特征.能利用网格计算图形的面积,能根据要求在网格中正确作图.能用坐标表示出图形平移或旋转后的对应点以及特殊图形的顶点.能用坐标描述图形的形状.能探究出图形变换与图形坐标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艺术设计院校的图形设计教学理论,尚朱形成较为系统的架构,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博采众长,编写了图形设计理论的基本梗概,以期能抛砖引玉,为完善图形设计教学理论进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4.
一、感知周长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平面图形,如果你们知道它的名称就大声地说出来。(依次贴出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五角星形、随意形——对于老师随意剪出的一个个图形,孩子们充满想像地给出了众多的名称,如:白云形、莲花形、汽车形等)  相似文献   

15.
内容与要求 1、引导幼儿感知、认识长方形、椭圆形,能正确说出图形名称和相似物体。 2、培养幼儿认识图形的兴趣,发展幼儿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创设“图形乐园”,准备两只小猴子(小猴身穿图形花衣服)。 2、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图形纸片和磁铁拼板,每人一套。  相似文献   

16.
陈建翠 《考试周刊》2013,(73):71-72
<正>一、教学目标及内容(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形状和名称。2.通过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等实际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上述图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几种图形。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二)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16~18页。二、教学准备  相似文献   

17.
一、知识要求 掌握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能灵活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对称问题,能利用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设计图案,会解答折纸问题,掌握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8—79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草图;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相似文献   

19.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数学中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指对物体的形状、结构、大小、位置关系的想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对基本的几何图形必须非常熟悉,能正确画图,能在头脑中分析基本图形的基本元素之间的度量关系及其位置关系(从属、平行、垂直及基本的变化关系);二是能借助图形来反映并思考客观事物的空间形状及位置关系;三是能借助图形来反映并思考用语言或式子表达的空间形状及位置关系;四是有熟练的识图能力,即从复杂的图形中能区分出基本图形,能分析基本图形和基本元素之间的基本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几何教学就是图形教学。由此可见基础图形教学在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中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20.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让学生说出下面图形的名称。 在学生一一指出上面图形的名称后,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这些图形都是平面图形。尔后引导学生思考: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