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音乐家扬科》写的是一个非常喜欢音乐的波兰穷孩子扬科,为了看看、摸摸地主仆人的小提琴而惨遭毒打,最后含冤死去的故事。学习这篇课文,要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到在吃人的剥削制度下,穷人的孩子即使有才能,也只能被埋没,甚至遭到种种迫害。激发学生对剥削制度的痛恨,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之情。文中四次描写了扬科的眼  相似文献   

2.
波兰作家亨利克·显克微支的儿童小说《小音乐家扬科》中的小扬科酷爱音乐,课上,当我讲到他爱听大自然音响语段时,发现学生非常喜欢小扬科,醉心于他那个奇妙的音乐世界。神往于他那个充满音乐魔力的大自然.从小扬科的个人禀赋看来,他富有音乐天分,擅长倾听和幻想.由小扬科返观我们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小音乐家扬科》一文,作者在叙述扬科悲惨遭遇的同时,妙用联想,有力地表达了对小扬科不幸命运的同情,揭露了剥削阶级的残酷无情。引起联想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事物和想象之间用上“仿佛”、“好像”之类的词,如“扬科的母亲是个短工,好像寄居在人家屋檐下的...  相似文献   

4.
郭成来 《云南教育》2003,(34):18-18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创设怎样的学习环境?我在实践中发现师生间充满互动、和谐的环境,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因素。案例《小音乐家扬科》一、音乐揭题同学们喜欢听音乐吗?老师给大家放一首乐曲。(曲调舒缓缠绵)想一想这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你们喜欢什么乐器?很久以前,外国有一位叫扬科的小男孩(板书“扬科”),他非常喜欢小提琴,大家都称他小音乐家(板书“小音乐家”)。他为了摸一摸挂在墙上的小提琴就被主人活活打死了。(放曲调凄凉悲哀的乐曲。)二、合作互动,感知文本&!你读懂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体会?!!你从哪里看出扬科具有小音乐家的素养?…  相似文献   

5.
如何借助教材的特点,安排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语言的理解”、“语言的积累”、“语言的运用”上得到训练呢?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一文时我作了一点尝试。 1.让学生听一听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是写从前波兰有个叫扬科的孩子,长得非常可爱,他和妈妈过着穷困的生活。教学这两个自然段时,我先指名朗读这两段文字,让其他学生听一听,然后说说扬科的外貌和家境。学生边听边想,脑子里会产生这样  相似文献   

6.
《小音乐家扬科》是人教版第十册第八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一位酷爱音乐的穷孩子——扬科,因不小心触动了琴弦而被毒打致死的悲惨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本案例的教学设计以读为本,紧扣"梦寐以求"和"梦想破灭",在"情"字上做文章,让学生同扬科的命运共成长,使其体会扬科的渴望、恐惧、悲惨,以及作者的同情。通  相似文献   

7.
于爱青 《山东教育》2002,(34):34-34
《小音乐家扬科》是根据波兰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亨利克·显克微支的短篇小说《音乐迷扬科》的主要内容改写而成的。课文记叙了一个酷爱音乐的波兰穷孩子扬科,为了看看、摸摸地主仆人的小提琴而遭受毒打、含恨死去的悲惨故事。这个典型的事例正是那种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丑恶社会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制度的憎恨和对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全文以扬科对音乐的“爱”和其命运的“惨”为线索,将具体、形象、生动的内容连缀成一篇令人悲泣、感人至深的文章。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从酷爱音乐的扬科的悲惨命运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眼案例演上午教学公开课《小音乐家扬科》第二课时。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于是下午我带着成功喜悦的心情,准备把第三课时上完,做好这篇课文的教学扫尾工作。我在指导学生了解“扬科因太爱音乐而遭毒打致死”的有关内容,激起学生对扬科的同情之后,提了一个问题:“若扬科还活着,将来他可能会怎样,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话音未落,有位男同学就把手举得高高,我为他能有如此快捷的反应感到高兴。他说:“我认为扬科是不会活着的,即使这次不遭毒打,他迟早还是会丧命的。”我意识到这是学生按照自己的认知规律在思考问题,正是引发…  相似文献   

9.
《小音乐家扬科》有三处写到了扬科的母亲,尽管只有几句话,但它对表达文章的中心,揭示文章的内涵,起着重要作用。①“扬科的母亲是个短工,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会在哪里,好像寄居在人家屋檐下的燕子。”这句  相似文献   

10.
六年制小语第十一册《小音乐家扬科》一课的作者通过对自然界中各种声音的仔细描写,揭示了小音乐家扬科的性格特点和不幸遭遇,深化了课文的主题思想。教学时,要分析这些描  相似文献   

11.
音乐迷扬科     
从前,波兰有个孩子叫扬科。他 出轻快柔和的乐曲,大提琴用低沉的调长得很瘦小,很羸弱,他的头发是淡 子和着。窗户里灯光闪耀,扬科觉得灰色的,遮住了那双闪闪发光的眼睛。 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在歌 扬科的母亲是个贫穷的短工。扬  相似文献   

12.
《小音乐家扬科》是一篇精读课文,选自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短篇小说《音乐迷扬科》。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剥削制度的憎恨,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为完成本课教学目标,我分几步来实施教学。回忆《小音乐家扬科》第一课时的教学,我感受良多。  相似文献   

13.
识字、阅读、作文构成了小语学科的教学内容,而且读与写之间关系密切。纯真的童心往往会被书中的人和事所感动,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一种表达的欲望油然而生。顺应儿童的这种心理,我及时布置习作练习。如学过《小音乐家扬科》、《卖火紫的小女孩》之后,学生无不对具有艺术天赋的穷孩子扬科以及美丽可爱的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扬科想摸摸那把心爱的小提  相似文献   

14.
《小音乐家扬科》一文有好几处写了扬科的眼睛,“眼睛”描写所表达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引导学生通过“眼睛”这扇心灵的窗户窥视出扬科的内心世界,从而体会到课文的中心思想。课文第一小节写道:“他长得很瘦弱,脸黑黑的,淡黄色的头发直披到闪闪发光的眼睛上。”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从“闪闪发光的眼睛”上可以看出扬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大部分学生认为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5.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扬科将在维也纳举办个人音乐会,这个消息一夜之间传遍了千家万户。扬科的经历十分传奇,十四岁那年,他用一把捡来的小提琴在街头乞讨谋生。独具慧眼的音乐大师贝克发现了他的音乐天赋,把他带回家并亲自教他小提琴。可生活安定后,扬科却染了吸毒的恶习,大师一怒之下将他赶出家门。扬科这才如梦初醒,发誓痛改前非,刻苦学习,很快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次演奏会的举办者是维也纳首富、著名商人罗伯特,他要用这种形式来庆祝自己在商场上的成功。罗伯特为了这次演奏会花了很大的心血,包下了整个国家大剧院。音乐会当天,明星政要、…  相似文献   

16.
周金梅 《四川教育》2004,(10):23-23
【案例】这是小学语文《小音乐家扬科》的教学片段。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后,师生进行了如下交流:师:同学们,从图中我们看到扬科进了食具间,跪在小提琴前,抬起头,望着心爱的小提琴。你能从这幅画中体会到什么?生:小扬科穿的衣服是破的,脚上鞋子也没有穿,从这里我体会到他家里很穷。生:从他蓬乱的头发可以看出,他穷得连理发的钱都没有。生:小扬科跪在地下,身体微微向前倾着,眼睛盯着小提琴,他多么想要这把小提琴啊! (学生的理解尚停留在小扬科的外形上)师:大家能从扬科的外形上来体会,不错。同学们,让我们走…  相似文献   

17.
沈志媚 《师道》2005,(7):26-26
在悟读《小音乐家扬科》一中“要是能有一把小提琴,扬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只要让他摸一摸,哪怕只摸一下,他也够满意的了。”这一句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扬科为了这把小提琴,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换。”这位学生的语感无疑是敏锐的,但这时有一位学生却竭力反对:“如果连生命都没有了,扬科还要这把小提琴干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小音乐家扬科》(小语11册10课)在叙写小扬科悲惨遭遇的过程中,成功地运用景物描写,演染场景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抒发作者感情,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收到了显著的艺术效果。文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具体说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景物描写的拟人化,有效地突出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性格特征。故事开始时,为了表现扬科对音乐的特殊爱好和对大自然奇妙乐声的敏锐感觉,说他“无论走到哪里,总能听到乐声”,“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在作者的笔下,小虫和麻雀都仿佛具有人的情感、人的歌喉、人的演奏才能,它们都仿佛知道小扬科是一个酷爱音乐的孩  相似文献   

19.
《小音乐家扬科》是一篇精读课文,选自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短篇小说《音乐迷扬科》。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剥削制度的憎恨,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为完成本课教学目标,我分几步来实施教学。回忆《小音乐家扬科》第一课时的教学,我感受良多。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说过:“传神的写意画,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名字,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波兰十九世纪著名作家亨利克·显克微支也是善于刻划“眼睛”这一具有代表性的细节的,他写的《小音乐家扬科》(第十一册)一文,就有四处对扬科眼睛传神的刻划:文章开头写扬科“淡黄色的头发直披到闪闪发光的眼睛上”;然后写扬科因为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