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新闻校对出错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作者方面的原因.有些作者因为缺乏责任心或是笔误,稿件错误百出,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稿件差错隐蔽性较强,极易造成见报差错.  相似文献   

2.
陈彧同志在《非智力因素对校对质量 的影响》(载《新闻记者》2000年第三期)一文中,以校对的职责范围作了肯定,承认校对的行为准则是:“其一,是忠实于原稿,即原稿怎样校样也必然怎样;其二,是对原稿错,校对有权提出疑问,但按常规是无权修改的。”校对要“尊重原稿、尊重作者、尊重编辑的劳动和对原文的处理”。可是在谈到如何看待见报差错时,陈彧同志又否定了自己的观念,把校对的职责范围无限扩大了,把不是校对的过错也加到了校对的头上,所列举的事实之逻辑是编辑出错,校对负责;编辑生病,校对吃药;校对是个泔水缸,谁…  相似文献   

3.
一九五八年下半年,我开始在工人日报做校对工作。不久,我们校对组先后出了两起重大的政治性差错,一是把一则国际消息中的“南越……”错成“越南……”;另一是把一个大字标题中的“叛国”错成“判国”。这两起重大差错使十多万份报纸不能发行,损失资金好几千元。差错出了以后,同志们非常紧张。我因初做校对工作,没有经验,心里更是紧张。由于紧张,脑子“运转”不灵,有时连很熟悉的字都怀疑它是否正确。紧张并不能防止差错,有时越紧张越出错,越害怕错误越多。这两次政治性差错发生后,我脑子里开始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校对工作能不能不出错?怎  相似文献   

4.
期刊编辑校对电子稿件几点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利玲  何碧霞 《今传媒》2011,(11):124-125
随着电子稿件的增多,为了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减少期刊的差错率。分析电子稿件在期刊编辑中容易产生错误的环节,探索电子稿件的出错规律,提出了针对电子稿件编辑校对的技巧。使校对工作从单纯的、机械的简单工作走向科学性、文字性、创造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期刊的看清样,与报纸看大样、出版社看书稿清样并不完全一样,有联系也有区别。 期刊编辑部一般不设专职的校对人员和编务人员,多半是由责任编辑各自校对所编发的文稿;封皮及内文的版式一般是由美术编辑设计的,而美术编辑大多不能胜任文字校对,那怕是与图稿相关的文字若由他们校对,也常常出错。所以,三校之后主编还不能签“改正付印”的字,必须看清样。  相似文献   

6.
笔进入报社近15年,不管干副刊,还是从事编辑、采访、组版等工作,几乎没离开校对。因为认真校对,曾饱尝成功的欢乐,也因一时疏忽吃过出错受罚的苦头。可以说,校对直接关系报纸质量与宣传效果,是新闻工作是否精通业务的“试金石”,是一门颇为高深的学问。在这方面,心得有三: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编辑在校对时应有的心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科技期刊的出版过程中,校对工作的质量是保证期刊整体质量的重要环节。科技期刊文章中的数据、公式、图表以及各种符号繁多,加上文种、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黑白体等版式复杂,极容易出错,常常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而目前我国的科技期刊编辑部大多无专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有关校对工作社会化的问题,时时有人提出,即把出版社的校对工作交由社会上的"校对公司"完成,双方形成买卖契约关系,更便于管理.但依笔者所见,目前我们尚不具备使校对工作社会化的几项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出版家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校对讹字,以便修板再行刷印,及复查全书,辩论经义者半,校出错讹者半。”    相似文献   

10.
陈彧 《新闻记者》2000,(3):41-43
校对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一张报纸质量优劣的重要 依据之一。毋庸置疑,作为采编部门的延伸和补充──校对在当代报业的出版流程中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随着出版系统的电脑化,报纸的出错亦呈现出与传统手工作业时截然不同的态势,即同音字词、象形字词、连串字词或不规范字词混淆出错的渐多。这就要求我们校对从业人员从传统的狠抓字词的基本功或在强调现代古代汉语结构句法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一下一些常见差错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指非知识内在原因即非智力因素所造成的差错,这些差错一经调整工作心态是可以完全避兔的。所谓非智力…  相似文献   

11.
利用Adobe Acrobat Standard V6.0软件实现作者远程校对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王亚新  仲崇民 《编辑学报》2007,19(3):193-195
针对目前科技期刊应用PDF文档实现远程校对过程中存在编辑意见不能在校对稿上标记、作者不能在校对稿上直接对稿件内容进行修改、编辑与作者之间的沟通不如纸质版校对稿清晰明了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Adobe Acrobat Standard V6.0软件对PDF文档进行编辑标记,实现作者在PDF校对稿上任意标记修改,使作者的远程校对如在纸质版校对稿上校对一样方便快捷,为作者远程校对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凡读者向编辑部反映报刊的差错 ,编辑(甚至领导)就会推诿道 :可能是校对没有校出来。一些重要的差错 ,报社往往会在报屁股的位置刊登一则小启 :由于校对工作疏忽 ,某月某日某篇某句话出现差错 ,应为…… ,特此更正 ,并向读者致歉。这种事看到多了 ,遇到多了 ,也就见怪不怪。不过 ,读到《羊城晚报》7月18日的一则报道 ,再次唤起了我的牢骚。7月15日广东省成人自考会计原理科最后一道题提问部分没有给考生提问题。对此 ,广东省考试中心负责人指出 :“出错试题是在试卷校对流程上出了问题”。又是校对的错。这是官方把差错责任推到校…  相似文献   

13.
刘群 《新闻世界》2013,(5):22-23
报纸校对是报纸出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报纸一旦出错,轻则影响报纸的公信力,重则造成不可挽回的政治影响,甚至危及报纸的存亡。因此,有效防止报纸差错是办报人员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网络出版环境下校对的定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开选  赵海霞 《编辑学报》2005,17(4):242-243
网络出版给传统的校对理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校对客体无纸化,校对功能"是非"化,校对模式通读化,使校对的定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网络出版环境下,校对定位为"校对编辑"是形势使然,它有利于激发校对者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校对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编校协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目前已经全面进入了融媒体时代,受媒体融合发展限制,目前图书校对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方法】通过对数字出版重要性的分析,推出建设融媒体出版编辑部的必要性,研究融媒体背景下图书校对质量提高策略,首先分析了图书校对原则及重要性,总结了制约校对质量的因素;其次明确了融媒体背景下图书校对存在的问题;【结果】最后阐述了融媒体背景下提高图书校对质量的对策。【结论】为后续图书校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由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原因以及期刊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目前我国的期刊特别是学术期刊,大都不设专职校对,校对工作由责任编辑兼任,从而形成了一种编校合一的期刊运作体制。与专职校对相比,编校合一既有其优势和强势的一面,又有其不足和弱势的一面。具体来讲,编校合一存在如下之优点: 1.驾轻就熟,便于提高校对速度。在专职校对情况下,校对人员要么折校,要么点校、读校,不能脱离原稿须臾。在编  相似文献   

17.
图书差错结构及灭错对策谈维近代中国出版家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校对讹字,以便修板再行刷印,及复查全书,辩论经义者半,校出错讹者半。”“辩论经义者半”,即原板中存在的差错占一半,这些差错需经辩论后才能搞清楚的。“校出错讹者半”,即明显的错别字占一半...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90年代,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以下称电脑)为标志的“第三次浪潮”冲击了我国的印刷出版业。其过程大体上分为三个“浪头”。第一个浪头是电脑录入排版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取代了铅活字排版技术,胶印取代了铅印。这一次冲击对于校对工作来说,除了电脑录入排版技术带来的编码、击键、指令、存储、改版、转换等特有出错规律,从而增加了保证校对质量的难度外,并无大的影响。第二个浪头是由于个人电脑的普及,磁盘原稿迅速  相似文献   

19.
谈校对的质量保障体系及交互式校对方法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的校对工作在校对对象、校对方法、校对体制、校对管理以及校对人员队伍等方面都有了变化.这些变化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令人鼓舞的,有些方面甚至向人们预示了技术进步将带来出版业的变革.当然,也有的变化不能被认为是积极的,甚至干脆就是挑战.例如,部分出版物的质量出现滑坡,文字错误、知识错误和导向性错误俯拾皆是.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应用于期刊校对,使期刊校对的功能与特点发生了新的变化,对校对人员的文化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现代期刊校对工作的体制管理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