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湘文化在湖南各大高校的教学开展中,不仅作为现阶段湖南高校教学的浓厚文化底蕴,更是各大高校开展精神文化建设的特殊化教育资源。创客文化是当今社会融合了科技、实践与创新等多方面共同发展的DIY文化。那么在湖南高校的大学生创客文化培养中,基于根本上就是在厚植创业文化,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教学态势。由此本文基于湖湘文化的影响之下,针对湖南高校大学生的创客文化的具体构成路径及相应发展机制展开探讨,发现其中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是当代经济中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是历史与现实对话、文化与经济结合的桥梁,千百年历史的积淀赋予了湖湘文化爱国主义精神、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特质,使湖南人在文化产业的认识和实践上先行一步,走在全国的前列,重视文化产业经济是当代湖湘文化的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3.
湖南是一个经济上欠发达、地理上相对封闭的内陆省份。但千百年积淀的湖湘文化赋予了湖南人一种经世济用、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正是这种精神特质,使湖南人在文化产业的认识和实践上先行一步,从而较快地促进了文化事业的改革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文章全面的分析了湖湘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历史上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湖湘文化的发展创新以及提出了基于湖南实际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湖湘文化在内外交困的近代社会,受到西方文化的严峻挑战.湖湘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接触中,既表现出"惟我独尊"、"舍我其谁"的傲慢文化心态,又表现出虚衰受益、博采众长的非凡气度.湖湘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搏弈中,经历了一个由疑惧、排斥到被迫接受,再到主动融合的漫长过程,最终实现了近代文化的转型,并孕育出了湖南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才群体,湖湘文化从此光耀寰宇.  相似文献   

5.
文学,本质上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建构行为。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唐浩明的历史小说充满浓郁的湖湘气息,体现出明显的湖湘文化精神。唐浩明的作品一方面褒扬实干经世,贬低清议空谈,表现为“学为苍生”;另一方面,于事功之外,主张修身、守静,强调“含雄奇于淡远”。儒家文化的“外王”与“内圣”,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与“心性修炼”在小说中得到了完整诠释。可以说,唐浩明的历史小说对湖湘文化精神,作了当代文学史上最为全面、系统、形象的文学诠释,并借此理性回护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湖湘文化是各种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结果。从湖湘文化演变的过程看,它历经了历史上的三次大融合:南宋时期,理学思潮兴盛.湖湘学派崛起.形成了古代湖湘文化,近代时期,西学东渐.经世之学的链接,古代湖湘文化转变成近代湖湘文化,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湖湘文化的巨大社会效能充分发挥。从这三次文化大融合足以发现湖湘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融汇百家,兼收并蓄。  相似文献   

7.
白薇,是中国现代文坛上闪耀过后又被人遗忘的一颗流星。她的一生跨越了二十世纪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湖湘文化始终贯穿于其文学创作与社会实践。白薇深受湖湘文化的影响,充分表现出湖湘人至情至性的浪漫情怀、心忧天下的政治意识、霸蛮刚倔的不屈精神和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受湖湘文化影响,白薇对人生的思考与反映体现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隐秘融合。  相似文献   

8.
湖湘女性是近代中国妇女运动的旗手,其中不少人曾有过海外留学的经历.这段经历不仅对她们自身有塑造作用,还通过她们推动了中国妇女运动发展.湖湘女性在留学时接受先进性别文化教育,更有甚者还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回国后身体力行地投身妇女运动,为湖南及中国妇女运动做出重要贡献,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留下了惊鸿之笔.研究与弘扬近代湖湘女留学生的精神,对发展今天湖湘女性留学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谢发平先生的《湖湘文化十九讲》不仅是一本“讲”湖湘文化的书,也是一部宣扬湖湘文化,彰显湖南人精神的力作。该书在“回望”之中,展现出宏大的视野,将对历史的穿透力与对现实的敏锐感知有机结合起来,在品评历史人物和地方风物的基础上,为湖南人文、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奉献良方。  相似文献   

10.
湖湘文化是长期以来在现今湖南境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文化。它与其他区域文化比较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注重经世致用,具有一种躬行实践的务实精神;(二)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传统;(三)善于兼收并蓄,具有博采众家的开放精神和创新精神。该文作者认为这些特点成为甲午战后湖南有识之士由“盲目排外”迅速转为“文明排外”思想形成的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湖南是红色文化资源大省,红色基因与生俱来,红色资源得天独厚。应把传承湖湘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推动“三个融入”、打造“三个平台”、构建“三个机制”,创新湖湘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育人,全面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和精神素养。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于湖湘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的时期,学术继承的同时创新也不断地产生.从十余年来该领域中出现的重要观点、主要分歧和研究倾向来看,湖湘文化的学理探究、湖湘文化与湖湘人物、湖湘文化与近代中国、湖湘文化研究中出现的新倾向四大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湖湘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党史教育,是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要求,是打造特色“大思政课”的重要途径。高校要积极探索与创新湖湘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教育的路径,抓好课程主课堂,铸湖湘红色之魂,实现课程育人;创建网络新课堂,研湖湘红色之学,落实网络育人;运用实践大课堂,践湖湘红色之行,强化实践育人。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和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背景下,在伴随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和承接外来文化挑战的互动格局下,“湖湘文化”要发挥自身“趋时应变”的能动意识,在对外传播中首先要明确“湖湘文化”的传播目的,转换对外传播的理念;其次要基于当代国际传播环境,从“内涵的层次化”、“表象的多样化”和“受众多元化”三个方面探究新的对外传播策略;进而开掘出官方与民间协同共振、传统与新兴媒体融合,以及事业与产业形态联动的“湖湘文化”对外传播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给高校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和矛盾,高校文化建设有着独特的特点和趋势。湖湘文化是历代湖湘民众在湖湘大地上所创造的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学到的能力和习惯的总和,包含了湖湘物质文化、湖湘制度文化和湖湘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湖湘文化对丰富湖南高校文化教育内容,创新高校文化建设方法,实现高校文化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阐述了湖湘文化的精神实质与特点,提出湖湘文化融入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途径,并指出湖南高校应该充分汲取湖湘文化的营养,依托三湘本土,结合高校自身发展的传统与现实,将湖湘文化的优秀成果融入湖南高校的文化建设中,打造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6.
近代湖湘文化要义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湘文化之要义在敢为人先、经世致用、自强不息、勇敢尚武之精神,通论近代湖湘文化,实江湖与庙堂文化之融合,其草根性铸就湖人发奋诉求之心理,自成同以降,湖湘文化以集团驱驰之势书写近代史,湖人引颈经世,略论近代湖湘文化,以期还近代史之本源。  相似文献   

17.
湖南水系众多,三湘四水不但是湖南的生命之源,也是精神之源,不但养育了我们形体,也培育了湖湘文化独特之根性.通过选取湖湘文化中较具代表性的文学、理学、政治学三个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来探讨湖湘文化与湖湘之水的关联.从中发现,湖湘文化的形成过程与水有无法割裂的联系.这对宏扬与传承湖湘文化拓展了新的视野,也为开创湖湘文化的未来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8.
长株潭红色文化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湖湘文化,赋予湖湘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先进思想理论,形成了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兼容并包的开明风格,敢为人先的革新精神等独特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9.
声音     
《留学生》2014,(2):6-6
如今,我国正在形成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同国潮,广大海外学子把理想、抱负、才华和事业融人民族复兴的伟业。希望广大海外留学人才抓住祖国发展的难得机遇,积极投身祖国现代化建设,在回国创新创业中实现人生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为天下先和进取创新的精神、汇合百家和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对当代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