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物质文明和信息化的包裹里,如何再现图像在精神上的意图,是对历史图像内涵的探究与重构。图像学设计方法研究是艺术设计学不可回避的问题,现代书籍设计中,图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图像学的研究早在贡布里西诸多视觉领域研究著作中就已被引入传承,但对书籍设计来说,图像学研究给其带来了无限的潜力与探索的可能,成为了当代设计师的当务之急。本文着重以日本当代著名设计师杉浦康平先生的书籍设计作品为线索,探讨诸多图像所存在的精神性起源问题,在图像形式的研究中找寻到更多的意象与内涵,及其承载的文化传承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彩纷呈,凝聚了广大群众的智慧。在现代艺术设计中,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不仅能够激发设计工作者的艺术灵感,还能够建立文化自信,赋予现代设计更深刻的内涵。文章首先探讨了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内涵,其次分析了现代设计理念的特点,最后深入探讨中国艺术设计中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有机结合,并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从“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出发,通过对环境的空间造型、装饰纹样及风格的研究来分析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相似文献   

4.
青年毛泽东的传统哲学思想初探强乃舍一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同志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造诣。且不说他“激扬文字”的诗人气质和修养,不说他熟读史书,常以古为镜的睿智妙语,他在哲学方面,也对于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有很深刻的理解,比如对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5.
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使当代的设计师拥有前人不曾具备的条件.计算机的应用、信息的发达,使设计的作品具有更强的时代感.传统固有的许多审美标准、视觉要求和思想理念都悄然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实际上就是时代的召唤和要求.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不可能是脱离民族文化传统的凭空创造,而应该是对民族文化传统合乎规律的批判性的继承与发展.注重现代艺术设计的本土人文精神内涵,是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主导思想,自觉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理念之中,是优秀的设计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庄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刻的哲学含义。本文作者就科学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波普尔与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的学说进行比较。波普尔是科学哲学流派中批判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三个世界”观点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其哲学人生有重大意义。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是他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代表学说。本文将东西方两个有代表性的哲学进行比较,探求其中深刻的哲学含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思考了当前艺术设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文化缺失现象,分析了传统文化应用于现代设计之中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列举了日本及西方国家民族化设计的不同特色。提出在日常教学中,设计应着重对本土艺术元素的发掘、应用。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把传统文化艺术的形式关、寓意美、智慧美和精神美逐步融入到现代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8.
克洛岱尔的政治身份为文化观念的生成和嬗变提供了条件,外交官的政治身体使他充分地接触和沉浸在东方文化氛围中。东方园林艺术及其哲学底蕴深刻地影响了克洛岱尔的审美观;东方文字艺术及其体现的思维方式和美学理念启迪了克洛岱尔的文艺心理的重塑。克洛岱尔的诗学观念深受东方美学理念的影响,形成了饱含东方美学理念的诗学观,并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在21世纪初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作为一门“创造性”和“实用性”兼具的艺术学科,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开始注重艺术实践,这一理念应用在教育中,不仅符合了新课改的课程要求,还遵循了艺术设计本身的特质与学科规律。目前关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从“创造性”“实用性”角度进行深度挖掘的书籍并不多,现代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是其教育过程中面对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应对策略,同时也是中国艺术设计融入全球市场的一个判断标准。在近百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出了一定的规模,并借助文化全球化的趋势,开始与国际艺术设计潮流逐渐结合,新的设计理念进入中国,并且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激起浪花,激发了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新发展,同时催生了艺术设计教育的长足进步,各个高校分别扩招,但同时更多的问题开始浮现,如理论先行、师资跟不上等。  相似文献   

10.
日本与中国都是东方国家,同属汉字文化圈和孔教文化圈。早在隋朝,日本统治者采取主动积极态度,先后四次派使团人隋(遣隋使),直接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唐代隋以后,日本沿袭遣使入隋之传统,遣使入唐,吸取唐朝文化。遣唐使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例如,遣唐使大量输入中国经史子集各类典籍,借用中国的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生活的多个方面都模仿中国,为日本民族学习其他的文明奠定了基础。近代日本“脱亚入欧”,接受“西洋”文化、  相似文献   

11.
20 0 1年 2月 ,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张立文先生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九五”重点规划项目“东亚哲学与 2 1世纪丛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套丛书一共 5种 :《和合与东亚意识——— 2 1世纪东亚和合哲学的价值共享》、《东亚的转生———东亚哲学与 2 1世纪导论》、《和合之境———中国哲学与 2 1世纪》、《和魂新思———日本哲学与 2 1世纪》、《君子国的智慧———韩国哲学与 2 1世纪》。它们对东亚文化与文化东亚的理念进行了宏观的哲学探讨 ,对中国哲学、日本哲学、韩国哲学如何面向和回应2 1世纪的经济、政治、社会、…  相似文献   

12.
东方哲学由中国哲学、印度哲学、伊斯兰哲学、日本哲学及其他东亚国家哲学共同组成。东方哲学的基本思想包括世界具有物质性,时间空间具有无限性、心物非一非异性。内容广博多样、与宗教联系密切、注重人生的探究、具有浓厚的非理性主义倾向是东方哲学的主要特点。东方哲学的研究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文化意义、现实意义,这种意义关乎到人类哲学、东方国家、东方人民的发展,因而对东方哲学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从东方哲学蕴含的基本思想、自身特点、研究意义着手,来试析东方哲学的意蕴。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传统色彩观中,“五色”观是极具特色的,并且与传统阴阳“五行”观念融为一体,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对于现代艺术设计而言,“五色”观不但是一种民族色彩应用的典范,对其传承、发展和融合更是现代艺术设计民族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当代西方哲学舞台上语言哲学的出场,对建筑创作与理论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索绪尔语言学发展而来的结构主义符号学充当了“后现代”建筑(Post—Modern Archi-tecture)的施洗者约翰。后现代思潮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欧兴起,很快风靡全世界,并于“文革”后的八十年代初传入我国。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如日本、中国),“后现代”所到之处,都使历史悠久的传统建筑再度大放异采。后现代建筑观肯定建筑的文化属性;后现代建筑作品大量袭用传统的设计手法,拮取历史风格的片断和细部(图1)。新的建筑现象向建筑理论界提出一个课题:站在当今文化符号学的基点上,重新审视古典建筑。  相似文献   

15.
面对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深刻矛盾”,曹禺通过对中西文化的吸收、融合和剥离,形成了他具有民族特性和时代特征的思想文化和戏剧美学观念,构成了他戏剧作品的独特的文化意蕴。这种影响明显地表现在他的富有个性特征的戏剧结构艺术上:一类是单线倾斜动态封闭式,如《日出》;一类是复线守衡静态开放式,如《雷雨》、《原野》、《北京人》等。从曹禺前期戏剧所表现的“深刻矛盾”和艺术结构特征来看,那种“动力的动力”正是构成他前期戏剧创作的诗化现实主义文化内涵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标志设计教学相融合,使现代标志设计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国大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需要。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研究与分析,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从“形”、“意”、“势”三个角度进行提炼与运用,才能使标志设计作品兼具民族性与时代性。  相似文献   

17.
哲学诉诸理性,宗教诉诸信仰,科学诉诸实验。冯友兰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了深刻的理性剖析后,认为宗教建构在迷信与形象思维基础之上,与科学相悖离,所获得的境界低于哲学的境界。于是,提出了以“哲学代宗教”的观点。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次重大的突破与发展。但笔者认为,他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以哲学代宗教”在当下的境遇里,缺乏必要的社会和思想上的普世基础。在成事在人,谋事也在人的情况下,哲学是代替不了宗教的。哲学与宗教的关系应该是各司其职,在不同领域里给人们予温情脉脉的终极关怀,为人类精神提供“安身立命”之所。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艺术形式绚丽多姿。当代艺术设计经常将传统的艺术符号融入到现代设计作品中,设计师通过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学习和借鉴,提升设计作品的艺术价值与美感。本文通过对传统造型理念、传统图案纹样、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融合这三个方面阐述传统艺术对现代艺术设计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国力及民族意识的不断增强,艺术设计的民族性问题越来越受重视.文章针对目前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现状,论述了当代国内艺术设计教学中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艺术设计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本文站在中国传统哲学的立场来剖析文学作品中的“怀旧”情结,深入到民族文化传统的内部去寻找“怀旧”现象产生的“生态环境”,并探索诗人所要回归的艺术境界。文艺作品中的个体“怀旧”是一种艺术审美活动,通过文本分析可以看出,在个体基础上形成的集体性“怀旧”深刻反映了东方民族的心理———文化积淀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