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迁移与类化的基本原理 思维迁移是在认识客观的历史事实、历史现象中,揭示同类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质属性及其发展规律而使知识类化,并运用类化理论能动地阐释历史现象,即从“感性到理性”和“理性到实践”的深化认识过程。知识类化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史实进行类化、归纳、概括,而使同类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体系化。类化的结论必须经过思维迁移的反复认识过程才能实现。思维迁移与知识类化的关系是相互联结、互为条件的。类化为迁移提供必要的材料,迁移是实现类化的必然途径。同类知识积累得越多,思维迁移的材料就越丰富,知识类化的程度也就越高,历史教学的效果则越好。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知识,散见于课本的各篇目中,如果不能将它迁移到新的环境中去运用,它的生命力就不强了。要想使初中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必须经常引导学生做到知识类化,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从特殊性向普遍性转化,或是从特殊性向新的特殊性延伸,这样才能从已知的领域向未知的领域发展,增强理解能力。这里,我们简单地谈一谈知识类化的几种形式。 一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事物加以分类,然后把同类的归在一起,称之为“归类”。比如《白毛女》中:“身上落了一层雪,背着豆腐担子,披着盖豆腐的布,踉踉跄跄地走。”其中“踉踉跄跄”一词,描写了杨白劳躲帐回家的动作,其用字皆从“足”,说明这动作是关于脚的移动方面的情况的,它的含义是形容精神受到大的刺激(或身体受到大的创伤)行走不稳,跌跌冲冲的样子。  相似文献   

3.
武生花 《成才之路》2009,(12):63-63
目前,素质教育已得到广泛认同,而学校教学的主要途径仍然是课堂教学,所以课堂教学应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要想能够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一方面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知识,另一方面又能够有效地在历史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方面有所提高,那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本人对目前较为提倡的迁移教学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究与实践,认为历史教学中的迁移教学法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引导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重点,创造性思维在创新过程中处于中心和关键地位,它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是培养学生具有创造力的基础,本文从历史课程教学角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造性解决问题中的有创见的思维,通过这种具有创见的思维活动,产生新颖、独特而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思维成果,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和能力,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具有创造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浅谈思维定势与中学历史教学马自玲思维定势指的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倾向性准备状态,影响人对刺激情境以某种习惯的方式进行反应。它有时有助于学生进行类比思维,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正向迁移,独立解决某些问题;但它也易使学生盲目运用特定经验、习惯方法解答一些...  相似文献   

7.
8.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高级思维形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显得尤其重要。引导学生与教材、教法和教师进行有效对话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探究精神与能力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由此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本文联系高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从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概括能力培养以及知识结构完善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培养高中生迁移思维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的实质是思维过程的教学.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灵魂与精髓,又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迁移能力的实质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识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层次,因此两者有密切的关系.迁移在数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的实质是思维过程的教学.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灵魂与精髓,又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迁移能力的实质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识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层次,因此两者有密切的关系.迁移在数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相似文献   

12.
历史事件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时间里,历史人物总是活动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一句以蔽之:时间是历史的必备要素,没有脱离时间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一历史图像在学生思维发展中的作用历史教科书中插有大量图像,有些是彩色的,有些是黑白的,这些图像在人教版教材中约占五分之二的篇幅,是课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史料价值而言,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历史文物图,可直接用作史料,以印证教材上的文字记载;另一类是历史想象图,形象地再现了过往的历史,给人以鲜活的立体感。唐人张彦远在《论画》中说:“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形。赋颂所以咏其美,不能备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必修课是按统一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各自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话,那么文化知识类活动课则是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发展个性特长,由学生自主选择获取成功的不同途径。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必修课和文化知识类活动课有其相互渗透的依存关系,又有不可相互替代的互补性,是课程总体中的有机结合的统一体。以我校初一年级一堂数学活动课为例:课题——六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通过制作小粽子(六面体),计算六面体的表面积  相似文献   

15.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迁移过程是新旧知识、技能的同化过程.实现迁移是教学的目标之一.历史知识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有其自身的层次结构,学习较复杂的知识是以掌握低层次的知识为基础的。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迁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迁移,旧知识得不到巩固,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学习新知识.离开了知识的学习,便无从谈及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对具体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其中的重要环节就是对已有的知识、技能的广泛迁移。所以,在历史学习中应该重视迁移的作用。认知心理…  相似文献   

16.
开展批判性思维的学科化研究,是近些年来中学历史教学和测量的重要活动之一。然而,这项研究的推进,正遭遇诸多新的困难。最重要的是,人们对批判性思维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把握不准,对国内的批判性思维课程实践畏首畏尾,使得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与测量发展仍然处于一种自在而非自觉的态势。目前一些中学推进校本选修课程改革,借此良机,通过特定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社会知识信息猛增,知识横向联系日益增多,时代需要大批知识面较宽、迁移能力较强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拓型人才。时代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历史教学必须依据这一要求进行改革。运用迁移规律改进课堂教学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一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习迁移的现象是很普遍的,常见的,动作技能、知识、情感和态度都可以迁移。这里所讨论的迁移仅限于知识方面。就迁移的结果而言,可分正迁移、负迁移。凡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叫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叫负迁移。就迁移的内容而言,可分垂直迁移、水平迁移。垂直迁移是指同一学科前后学习之间的影响;水平迁移是指不同学科学习之间的影响。历史课堂教学不仅要发挥垂直迁移规律作用,同时也要充分  相似文献   

18.
任何历史时代都有一定的、统帅一切的时代精神。21世纪的时代精神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当今,面对新课改、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每位历史教师应有的“时代感和责任感”。本文就历史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渐进培养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探索思维模式负迁移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并力图探讨克服和利用这种影响的方法与策略,进而有效地提高英语的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20.
批判思维的教学与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