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愈祭鳄的文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因谏迎佛骨事,由刑部诗郎而吸为潮州刺史。贬潮不久,因闻“恶溪”常有鳄鱼为患,危害民畜,便写下有名的《鳄鱼文》,在恶溪边家鳄。对于祭鳄结果,剧目唐书·韩愈传》有:“祝之夕,有暴风雷起于浙中。数日,水尽涸,(鳄鱼)徙于旧浙西六十里。”的记载。对于这一段文字的真实程度,我们现在一看即知。而韩愈之后的历代史书也记载了鳄鱼继续为患潮州的史实。刘润在《岭南录异》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韩愈祭鳄后29年,李德裕贬官潮州,途经鳄鱼滩时,舟船坏,所带图书、古玩、图画,沉于水中,途命船…  相似文献   

2.
一 韩愈的治潮方略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刑部侍郎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但他并未从此一蹶不振,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已任。他在潮州任职期间,采取修筑提防、鼓励农桑、兴办教育培养人才等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古代潮州社会经济的发展。他的业绩为潮州民众历代传诵,以至江山易姓为韩。 1.驱除鳄患 据《旧唐书·韩愈传》载“初,愈至朝阳,既祝事,询吏民疾苦,皆曰‘郡西湫水有鳄鱼……食民畜产将尽,以是民贫。’”韩愈上任伊始,就面对着如此严重的鳄害,他认为只有消除鳄患,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民众才能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故韩愈采取了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对韩愈在潮州的驱鳄举措和《鳄鱼文》向来有不同的看法。其实 ,驱鳄举措顺理成章 ,宁信其有 ,不信其无 ;《鳄鱼文》的用意不是警告藩镇 ,也没有“尊王攘夷”的寓意 ,而是驱鳄时的临场祭文  相似文献   

4.
闲来无事,翻读历史故事之书。见书中“祭鳄”与“戮鳄”这个饶有兴味的故事,确实能给人有益的启迪。 故事说,韩愈任潮州刺史时,韩江中常有鳄鱼伤人害畜,百姓因此惶恐不安,刺史韩愈决心为民除害。他的办法是发挥他文字功底深厚的特长,写了篇《祭鳄鱼文》,文中历数鳄鱼之罪状,大书皇帝“神圣通牒”,令其限期远道,不要再伤人害畜。如果“冥顽不灵”则诛戮!其文义正词严。然而遗憾的是,韩江中的鳄鱼并未被韩愈之文吓跑,也不怕皇帝“神圣通牒”,依然出来伤人害畜。  相似文献   

5.
韩愈先祖占籍迁徙流变与韩愈里籍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晚唐时期,人们对韩愈里籍河阳(今河南盂州),而郡望昌黎(在今辽宁省义县)并无争议。至五代、北宋两《唐书》一出,则产生了昌黎与邓州南阳二说。昌黎说者后又插入河北唐山昌黎之说。河北唐山昌黎既不是韩愈祖籍,也不是韩愈里籍,充其量是韩愈卒后若干年,其后人徙居于彼;况河北唐山昌黎之名乃韩公卒后600年才产生的,不当与韩麒麟一支北魏时已成名族所居今辽宁古昌黎混同。  相似文献   

6.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23(6):I0001-I0004
韩愈研究五《原》的创作与道统的确立———兼论韩愈阳山之贬与文风之……变刘真伦(1.1)韩愈先祖占籍迁徙流变与韩愈里籍考………张清华(1.7)“是”与“异”:韩愈文论的核心………………刘振娅(1.12)先生伟绩传青史万古民怀逐鳄恩———也谈韩愈寓潮功…………………绩杨子怡(1.16)试论韩孟联句诗………………………吴在庆,赵现平(3.1)韩愈散文分期意义之探讨……………………王基伦(3.6)从《听颖师弹琴》的争论看韩诗的复古文化内涵……………………………………………吴振华(3.15)韩愈“古文”中的“骈文成分”………………付琼(3.20)韩愈…  相似文献   

7.
《毛颖传》在韩愈的集子里是一篇突出的以滑稽闻名而又感慨淋漓、才情横溢的文章。这篇文章大约写于唐宪宗元和一、二年间,即公元八○六或八○七,当时韩愈作国子博士。这篇文章写出后曾遭到许多人的指责,据当时的记载看来主要是讥笑他的“俳谐”,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不严肃”。柳宗元曾为此专门写了《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来为韩愈辩护,说“俳谐”并不违反“圣人之道”,而且在教育后进时还有解倦提神的效用;并极力推崇这篇文章,说它的气势如同“捕龙蛇,搏虎豹,急与之角而力不敢暇”。这些话都是就文章的形式方面说的。若从直到后晋刘昫写《旧唐书》还攻击韩愈,说他“作〈毛颖传〉,讥戏不近人情,此文章之甚纰谬者”的情形来看,恐怕这篇文章受攻击不只是因为它的形式。  相似文献   

8.
韩愈是唐代古文创作的集大成者之一。他的散文“如长江大注,千里一道,冲飙激浪,污流不滞”(皇甫湜《谕业》),“自诸子以来未有也”(石介《尊韩》)。这种成功,是他对前代文学“沉浸浓郁,含英咀华”、“俱收并蓄,待用无遗”(韩愈《进学解》)的必然结果。韩愈之后的赵德,在《文录序》中曾这样评价韩愈和他的散文:“昌黎公,圣人之徒欤!其文高出,与古之遗文不相上下。”以韩愈散文的成就比于先秦古文,实在是不过分的。这种评价同时也昭示了韩愈散文与先秦古文的流和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四人帮”利用批儒评法进行反党阴谋活动,对历史人物的褒贬扬抑,不要科学态度,不要史料依据,挦扯割裂,唯“帮”是用,信口雌黄。在他们的恶劣影响下,一些历史人物被“神化”,另一些历史人物被“鬼化”。“鬼化”的主要手法之一是不顾事物的演变过程和历史条件,一提孔孟之道,就指为搞复辟、搞分裂。在《人民日报》1974年8月19日刊载的《评柳宗元和韩愈的论战》这篇文章里,韩愈就是在这种手法之下被“鬼化”的一个人物。韩愈“道统”说,是“坚持孔、孟的复辟、倒退之道”①,还是封建制上层建筑演变的一个历史进程?韩愈一生活动,是“制造分裂”,还是维护了唐王朝的统一?这是还韩愈以本来面目需要弄清楚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课本《捕蛇者说》中,有一条注释我认为值得商榷。对“苛政猛于虎也”句,课文的注释是“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啊……”。把“苛政”解释为“苛酷的统治”,无论从柳文的写作意图还是对“苛政”的“政”的诠注看,都欠妥当。《捕蛇者说》写于王叔文革新集团失败,柳宗元被株连贬谪为永州司马。具体写作年代虽不可考,但他在永州的十年都在元和之时,由此上溯六十年,该是天宝年间。白天宝至元和这六十年间,正是李唐王朝由盛转衰时期。一方面由于安史之乱的严重破坏和巨额的军费负担,另一方面地方藩镇割据截留和把持税收,唐中央政权的财政出现严重危机。于是唐政府不断加重赋税,巧立名目,横征暴敛,由于死亡、逃徙,全国户口锐减。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正是在此背景下,有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课本《捕蛇者说》中,有两条注释值得商榷。 一、对“苛政猛于虎也”句,课文的注释是“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啊……”。把“苛政”解释为“苛酷的统治”,无论从柳文的写作意图还是对“苛政”的“政”的诠注看,都欠当。 《捕蛇者说》写于王叔文革新集团失败,柳宗元被株连贬为永州司马任上。具体写作年代虽不可考,但他在永州的十年都在元和之时,由此上溯六十年,该是天宝年间。自天宝至元和这六十年间,正是李唐王朝由盛转衰时期。一方面由于安史之乱的严重破坏和巨额的军事负担,另—方面地方藩镇割据截留和把持税收,唐中央政权的财政出现严重危机。于是唐政府不断加重赋税,巧立名目,横征暴敛,由于死亡、逃徙,全国户口锐减。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正是在此背景下,有感于民间的重敛难堪而发的。  相似文献   

12.
看到《新师说》,马上想到韩愈的《师说》,马上想猜猜《新师说》说了点什么新东西。 一个书名能激起人开卷一读的欲望,这种善于命名的才能,是否也属于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呢?《师说》中没有谈,《新师说》里也没有说。我就想,假如这也算一种师范、一种教师素质,那大概是韩愈先生和程方平博士的“教外别传”吧? 在佛教中,教外别传的意义很广,其中一个意思是语言文字有局限性,要打破这种局限性,需要靠教外别传。我体会,教外别传是所有教学活动或任何教师都会遇到的一个根本问题,与此有关的话题是“课外再讲”、“弦外之音”、“话…  相似文献   

13.
读诗札记     
韩愈《岐山下二首》,其用意亦犹孔子寄慨于“凤鸟不至”。《国语·周语》云:“周之兴也,(狱鸟)(族鸟)鸣于岐山。”(狱鸟)(族鸟)即凤之别名,岐山在凤翔。韩愈于贞元八年至十年之间,尝至凤翔,而作是诗。诗云:“朅来岐山下。”朅来,一作聿来解,朅来即来,诗用此义。一作去来解,陈迩冬《韩愈诗选》(以下简称陈《选》)此诗注取之,不合。又《杂诗》云:“古道自愚蠢,古言自包缠。”意为学古道则不能容于今世,因而往往有志莫遂,所以说是愚蠢的行为。但他在《答尉迟生书》里说过“古之道不足以取于今”,在《答李翊书》里说过“志乎古必遗于今”的话,都是持肯定的态度,可见所谓“自愚蠢”,并非真愚蠢,而是一句幽默话。古道要表现在言辞中,所以他又说:“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哀辞后》)他以古言包缠自己,正说明他好古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的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了解某些文言句式的特点。2.体味韩愈在《马说》中表达的对人才被压抑、埋没的愤懑之情。3.品味韩愈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表达的复杂的感情。4.初步了解“说”和“序”的文体特色。教学重难点1.掌握“阅读提示”中字词的音、义,“易”“策”“食”的各个义项和“马之千里者”“子之不遇时”的句式特点。2.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了解“说”的文体特点。3.体会韩愈对董邵南的同情、劝勉和劝阻等复杂的感情。了解“序”的文体特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1.讨论法。(解…  相似文献   

15.
汪洋恣肆纵横淋漓《师说》的艺术魅力江苏冯为民周晓丽韩愈(768—824年)是司马迁以后最大的散文作家之一,有“文起八代之衰”之誉。韩愈的散文,雄奇奔放,气势高亢,富于曲折变化,而又流畅明快。苏洵说:“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师说》是韩愈散...  相似文献   

16.
学习准备1.谈谈你所认识的韩愈。(了解作者,知人论世,突出韩愈在唐宋文学史上的地位。)2.阅读韩愈的《河之水二首寄子侄老成》,体味作者寄寓在诗歌中的感情,并联系本文,说说“孤侄”为何许人也?(这两首诗写的是韩愈对“三年不见”的十二郎的思念,抒的是“忧”“苦”之情,说的是  相似文献   

17.
韩江古名录     
古时,韩江未有名,只称大溪。汉魏时,因其“潮水往复”,(光绪《海阳县志》:“韩江之潮,昔尝至(阝留)隍”)称员水。如《水经注,卷三十七》:“员水又东南一千五百里入南海,东历揭阳而注于海也。”《水经注通检》:“员水,今韩江。”唐宋之时,韩江有鳄鱼为患,又称鳄溪、恶溪。如顺治《潮州府志》:“鳄溪,一名恶溪,亦  相似文献   

18.
韩愈的《师说》与刘开的《问说》,都是劝戒人们要虚心从师不耻下问的上乘之作。引导学生对这两篇“说”进行“同中求异”“辨异求同”地研读,就能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自觉地探新求异的思维能力。一立意、命题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是为了抗流俗的不正之风,批驳错误之观点,不畏人们的耻笑,为建立  相似文献   

19.
贺树军 《教学考试》2022,(28):28-30
<正>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是没有标点的,因而“明句读”成为古代受训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极重要的一步。《三字经》里有“详训诂,明句读”之说,韩愈《师说》中也有“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的说法,可以说,“明句读”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修炼的基本功。近年来,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里,说《三国演义》“描写过实”,“写好的人,简直一点坏处都没有;而写不好的人,又是一点好处都没有。”此说一出,六十多年来一直为诸多学者承袭引用。有的学者认为,《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形象回避了性格的复杂性,缺乏纵横诸方面的发展变化,处于古典式的和谐与静穆状态,因而都是“类型化典型”。这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