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教书难,教语文更难。难在何处?难在得“法”。窃以为,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应当是最有情趣的一门学科。然而今天的语文教学,则是情趣少而苦味足:教师苦于教,学生苦于学。究其原因,乃“不得法”所致。其实,语文教学之“法”,全在于一种“情趣”之中。根据笔者的体验,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去探求。一、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语文课本所选文章,大部分文质皆美,一篇作品有一种美的意境。教师的责任,就是启迪学生去体味美,去爱美,去追求美;引导学生进入这一美的境地,任其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改向何处去?这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反思”中普遍关心的问题。我认为,以“更新、开放、搞活”为标志,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有系统的教改,将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3.
对话实录 语文,是文化本身,抑或栖居于文化之上?瞿涛:到目前为止,新课程改革最大的成功在于打开了人们的思路,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教育。在座的各位都是语文教师,大家都曾从不同的维度去分析和研究语文。在我看来,这些思考和研究都是有益的。但,无论哪种思考和研究,归根结底,要回到“语文是什么”这个本源的问题上。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这个问题开始,好吗?徐开伶:语文是什么?我查阅了一些资料,连专家、教授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1949年,叶圣陶先生提出:口语为语,书面为文。现在,新课标把语文界定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  相似文献   

4.
改革语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怎样体现这条原则?我体会,要在有用、有序、有望这三点上下工夫。什么是“有用”?简单讲,就是要适应实际的需要。我们改革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人材。而具体到语文教学,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要使学生毕业之后能达到“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奔着这  相似文献   

5.
张晓红 《学周刊C版》2011,(6):161-16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大家都知道语文重在积累,那么这积累的内容究竟为何,又要怎样去积累,成了语文教师们历年来悉心研究的课题。在日常教学中总是会有学生说没有时间学语文,因为还有一大堆的“作业”要写,读课外书更没时间了。我知道“语文不如理化提分快,学语文还不如多做几道数理化题”的思想是理科生普遍存在的,要怎样从学生手中“抢”出时间学语文,成了我的第一个烦恼,  相似文献   

6.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语文新课程改革向何处去?本文以和谐社会的理念观照语文教学,认为在新的形势下,语文教学只有强调和谐、共享、双赢,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改革的宏伟决策,对于这三个面向,似乎可以这样理解:面向现代化,意旨为国家四个现代化培养开拓性的人才;面向世界是指继承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吸收当代各国先进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面向未来可以看作为健全教育的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运转机制。三个面向是从三个角度、三个方面阐述了教育改革的总体性目标。目标宏伟远大,而语言文字是信息传递的载体,在信息社会中如何培养“四化”所需的人才?语文教学改革又从何处做起?这是一项值得重视的严峻课题。著名的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教是为了不复需教,讲是为了不复需  相似文献   

8.
三、新课程“新”在何处? 新课程“新”在何处?或者说新课程关注的焦点是什么?我们从下列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 本次课程改革是在世纪之交的背景下进行的,也是在世界各国进行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展开的,这种形势要求必须把新课程置于国际视野中进行规划和设计。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原有语文评价制度的全面审视,我们探究了新的语文课程考核评价方法,体会到了新方法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真正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子,冲破考试的“围城”,还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如何才能冲破这个圈子呢?我们认为:关键是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一、转变教师旧观念,树立课程新理念进行语文形成性考核评价的探究,首先要教师树立正确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从发展的角度去看教育的未来,消除多年来以考试为“核心”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已经颁布,将于明年先在部分实验区实施。作为现阶段新一轮国家课程改革中语文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它将把中学语文引向何处?这是广大师生和各界人士迫切要求了解的。语文改革的众多问题,可以集中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合理定位上来,“新课标”立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根本观点,提出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这一  相似文献   

11.
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用全新的表述阐释了“语文教学观”。它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感悟”,要尽可能少归纳,尽量诉诸学生感性,培养他们的语言感觉,让他们用“心”去感知,用“心”去体悟。这种“语文教学观”,不但符合语文的基础学科的特点,更重要的是符合语文人文性的特点。那么“感悟”从何来呢 ?笔者认为,就阅读教学而言,最直接的来源是阅读材料,可以说,没有阅读材料,也就没有阅读活动,“感悟”当然也就无从谈起。但也绝不能说有了阅读过程就必然会有“感悟”,因为阅读主体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对“感悟”的…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习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广泛性。仅仅靠有限的课内学习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是很难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的。语文教学除了要继续抓好课堂教学之外 ,更要重视课外的广阔天地 ,更要重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拓展 ,还应把封闭式改为开放式。因此 ,中学语文教学要摆脱山穷水尽的尴尬境地 ,谱写“柳暗花明”的新篇 ,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就必须打破传统的语文“小课堂”学习的局限 ,引导学生走进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去拓展语文学习的“大课堂” ,以大语文课堂去构建学生语文素质的互动网络。具体说来 ,可从以下三方面去拓宽语文…  相似文献   

13.
陆岩 《职教论坛》2003,(16):32-33
一、高考回归“主观”且慢拍手称赞记得去年的语文考卷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恐怕是“客观选择题”的大量减少(由原来的60分减为45分,新近出台的全国成人高考大纲更是由60分降到了30分)。这一变化的依据也与“话题作文”一样,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表达自己主观认识的余地。业内人士指出:增加“主观题”,会使考试更符合语文的本质规律。这种认识无疑是正确的。因为语文教学的目标既在于“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更在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品格”,即通常所说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显然,“主观表达”要比“客观选择”更能体现一个人是…  相似文献   

14.
现今教育体式的最大弊病是什么?填鸭!“牛不喝水强按头。”结果如何呢?不仅出力不讨好,更不能适应由应试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向,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语文教学方法如何改革,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质?还是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好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如何根据语文教学的这一性质教好语文?我的体会是: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课本去,然后还要从课本中走出来。所谓“走进课本去”,就是教师要带领学生通过阅读教学,深刻理解课文的字、词、  相似文献   

16.
在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各种模式不断涌出。改革首先应该有一种原点意识,到底要把语文教学的路子引向何处?比较流行的说法,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参与教改的教师纷纷将目光转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但是往往在关沣教学行为方式的同时却忽略r内容的挖掘与引导,于是语文渐渐地不再是语文课。程红兵说:  相似文献   

17.
作文训练一直被许多师生特别是农村中学师生视为畏途 ,不知该写什么 ,应怎么写 ,甚至只好把作文训练分解成单纯的知识技巧 :解题方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学生诚惶诚恐 ,写作文和做选择判断题一样 ,唯恐一不小心越过雷池 ,离开套路 ,颗粒无收。这样的作文训练实际上已经误入歧途 ,与当前的语文教改方向 ,作文改革思路背道而驰。但提出“作文教改”更令一些师生胆寒 :又有什么新内容要掌握 ?还有怎样的新套路要揣摩 ?在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到“人本位”———进行“全人教育”、“完满人格教育”的教育观念发展阶段中 ,现代语文…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说:“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阶段要打好基础”。有人问,成绩考到100分是否可以说已经打好基础呢?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基础”的内涵究竟指什么?“打好基础”又包括哪些方面?这些问题,一直萦绕着我,促使我从以下几方面去探讨小学语文基础教育和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关系。一、重新定位,把握小语基础的真实内涵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广泛实践,促使我们对基础教育的性质、目的、任务进行再认识、再反思。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分数的严重干扰下,已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已于2000年3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颁布施行。这就意味着新的教材改革已拉开序幕。由此,语文教学改革以及由此相关的改革即将开始启动,也必将给语文教学带来全新的革命。那么,新《大纲》到底“新”在何处呢?笔者在深入研究新旧  相似文献   

20.
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人们往往从改革教法方面去考虑,这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另外还有个值得重视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即教学思想问题。因为,只有教学思想端正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改革才有明确的目标,才能取得实效;反之,很可能只是方法上的花样翻新,华而不实。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怎样从端正教学思想入手来改进教法,提高效率呢?一、要树立为学生着想的观点今年“六一”前夕,赵紫阳总理为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