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课程标准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重点让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形状特征,体会“面在体上”。2.通过活动,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让学生初步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3.通过创设情境,让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6、37页教学目标:1.通过“摸、找、画、说、粘”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并能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2.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3.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在拼图活动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意识。教学重点: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并能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教学难点:感受“面在体上”“面从体得”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每小组各一;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二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现实情境,使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2.通过摸、找、画、说、拼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在拼图实践活动中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使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根据它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教学重点:认识这四种图形,初步感知这四种图形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分清体和面。学具准备:…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其特点,正确辨认几种图形。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学习活动中,体验“面在体上”,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其特点,正确辨认几种图形。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学习活动中,体  相似文献   

6.
《认识图形(二)》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四种平面图形有整体的感知,并形成初步的表象,依据表象识别图形.为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摸一摸相关的立体图形,产生触觉上的感受,还要让学生画一画、看一看、比一比,体会"形"与"体"的联系与区别.为了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画出的面的摆放位置、大小形状等变化,思考它们还是不是长方形、正方形;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图形,在方格纸上画图形,用长方形纸折出三角形、正方形,用三角形拼出正方形、长方形,体会事物运动变化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让数学"生活化",也让生活"数学化"。一、借用生活实际,引入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中搜集信息,抽象出数学问题,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从而激发探求新知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先出示平时见到的红领巾、扇子、扣子、七巧板、书本等实物,然后通过让学生把这些实物放在纸上画一画,拿走实物,留下角、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几何图形  相似文献   

8.
陈建翠 《考试周刊》2013,(73):71-72
<正>一、教学目标及内容(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形状和名称。2.通过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等实际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上述图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几种图形。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二)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16~18页。二、教学准备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58~P60。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探究话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2.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教学过程一、引入———讨论、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发现数学问题)1.联系生活,初步感知。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老朋友,我们一起叫出它们的名字。师:生活中你们观察到哪些…  相似文献   

11.
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图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从立体图形体会到平面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简单推理、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今后学习平面图形的特征做准备。北京市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二册《认识图形》一课的重点是认识这几种平面图形,难点是能从立体图形体会到这几种平面图形。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数学第二册第16-18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体的底面,以及用这些集合形体面画图形等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0页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在直观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通过若干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2.通过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感悟对基本图形的研究方法,积累数学操作、数学推理等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5.
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直观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意识,使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课前准备:1.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积木、印泥、学具袋、贴画等具。2.教学课件多个。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路路参观科技馆后想到的问题:今天,我和同学们到了科技馆,看到了许多形态各异的机器人,我还把们画了下来(课件出示)。这些机器人的脚可有意思!回家以后,我在想这些机器人留下的脚印会…  相似文献   

16.
《平面图形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内容。本单元第一课时是初步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材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教学,让学生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从立体图形中分离出平面图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面从体上来”,并概括出不同的平面图形的一般特征。教学目标:1.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中,体验“面在体上”,实现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发展形象思维。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发展实践能…  相似文献   

17.
用"用球怎么画圆啊"-- 走慢点 课例一 在"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 把所学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画下 来,旨在让学生具体感知立体与平 面的关系,由此抽象出平面,切入教 学主题。学生纷纷从学具袋中取出 模型来画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圆。在活动进行中,有个学生拿出了 球的模型,想通过球画出一个圆,因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六年制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相似文献   

19.
图形的认识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操作、思考等数学活动认识图形的特征,比较图形之间的共性与区别,形成空间观念。在人教版教材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可通过“呈现错觉图组”“提供结构材料”“借助比较过程”“留足想象空间”等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从直观感知走向抽象概括。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125。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对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四边形的边角特征及从属关系掌握得更加系统牢固,引导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2.让学生再次经历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