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秀妹 《小学语文》2012,(1):102-103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但过去我们的课堂过于严肃,忽视了儿童的情感需要。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要,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笔者认为,语文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但过去我们的课堂过于严肃,忽视了儿童的情感需要。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本身内在的需求。基于这一认识,课堂上我以“我发现、我体验、我成功”实践活动为主,营造语文课堂活力和生机,孩子们喜欢上语文课,语文课的魅力吸引着孩子们。  相似文献   

3.
柳陈荣 《课外阅读》2011,(1):197-197
语文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但过去我们的课堂过于严肃,忽视了儿童的情感需要。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主、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需求。低年级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旨在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愿意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学生对识字产生了兴趣就等于拥有了无穷的力量,他们会自觉地克服很多困难,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语文是生动生活的再现,是人类心灵升华的舞台,是活泼的情趣乐园。进入那人类精神的宝库,我们以及学生们都应该乐而忘返。”然而,曾几何时,语文的诗意消失了。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认知活动,往往忽视学生内在的情趣体验,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某些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其实,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形式不仅仅包括认知,还包括感受、体验、内省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语文是生动生活的再现,是人类心灵升华的舞台,是活泼的情趣乐园。进入那人类精神的宝库,我们以及学生们都应该乐而忘返。"然而,曾几何时,语文的诗意消失了。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认知活动,往往忽视学生内在的情趣体验,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某些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其实,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形式不仅仅包括认知,还包括感受、体验、内省等多种形式。这就提醒我们,课堂教学不仅要在内容上反映生活,更要注意调动学生丰富的感受与情感体验来理解生活,让我们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在诗意的氛围中学习和探求,努力让诗情画意回归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6.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之一,它呼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一切有利于学习语文的时机,创设多姿多彩的教学情境,来激活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快快乐乐学语文。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呢?一、将游戏活动引进课堂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如果教师将游戏活动引进课堂,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知识,使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游戏的王国,那么我们的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来吸引孩子。如在学习生字时,我和他们玩…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认知活动,往往忽视学生内在的情趣体验,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某些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其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形式不仅仅包括认知,还包括感受、体验、内省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8.
陈淑芳 《教师》2013,(23):54-54
分析《狼和鹿》的教学,发现平时我们的语文课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此情况,进行剖析,课堂中学生应该是"主人",老师应该给他们提供学习空间,教给他们学法,让孩子们独立去发现,去思考。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回归儿童意义的生命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构建富有活力、和谐互动的课堂,构建张扬个性的课堂。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广大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要想让课堂气氛活跃,离不开教师的提问。“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服务者。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其次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提问可以尽量避免学生广泛存在的“思维缺席”和“思维惰性”现象的出现;可以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体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效果;可以克服学生的自主学  相似文献   

10.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一种活动,特别是语言游戏。采用语言游戏展开语文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玩"猜一猜""议一议""说一说"等游戏,使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当中最富有创造力和激情的学科。那么,语文教师理所当然要成为一名最富有激情、最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每位学生都喜欢“快乐语文课堂”。“快乐语文课堂”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知识是件很容易而快乐的事,是一种乐趣,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怀着愉快的心情,更自觉、更积极、更努力地学习。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的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往往被过于严肃的管教所压抑,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吸引学生快乐地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探究活动中,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才能获得充分的释放.  相似文献   

13.
“读”乃语文教学之根,只有“读”才能让语文课回归自然还其本色,才能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海洋里吮吸智慧的琼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重视对学生“读”的能力的培养。但不少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有声朗读,而忽视学生的“无声朗读”。笔者认为,语文高效课堂更需要的是“有声朗读”与“无声朗读”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4.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指导学法,更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习情趣,赏识激励,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得到飞扬。  相似文献   

15.
张桂华 《教师》2014,(28):99-99
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举措。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就得让师生双边活动充满激情与活力。本文通过对如何营造小学语文课堂良好氛围的论述,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趣、激情、激励,从而促使小学语文课堂变活、变趣,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获得优质的课堂体验。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毋庸置疑,注重情境创设,适度使数学情境富有趣味性与生活味,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促进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然而,实践中,一些教师由于过于追求情境的生活化与趣味性,不自觉地走进了追求“情境秀”的误区。“情境秀”是什么!笔者以为,它是指一种过于强调感官刺激,过于迁就学生趣味,偏离数学学习本质目标,导致课堂“假性繁荣”的情境创设行为。我们先来看“情境秀”的几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愉快地学习枯燥的数学,作为教师,除了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生活实际设计富有情趣的问题情景、富有挑战的数学活动进行教学外,重要的是教师要顾及每一个“人”,运用发展的眼光,把数学课堂变成“磁场”,牢牢地把学生“吸住”,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不再是讨厌的地方,而是最向往的学习乐园,能尽情地享受数学课堂、享受每一天. 要营造充满“磁性”的课堂,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活”是语文课堂的最高境界。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园,引导学生在课堂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一节好的语文课应当生动活泼、趣味盎然,既有知识的科学性,又有传授的艺术性。语文教师要善于进行艺术化情景创设和教学设计,让美的形式作用于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课堂里充满艺术情趣,充满生机活力。首先,要善于营造“活”的课堂氛围。优化课堂教学,首先要靠语文教师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生动活泼、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使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宽松自如的天地,成为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王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一…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如何让语文课堂丰富多彩,让学生自觉自主地进行课堂交流,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做到实效高效,焕发活力?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语文的自觉追求。一.联系生活,贴近情感文本对学生的吸引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在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要追求语文课的情趣与理趣并重,笔者认为,首先要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使教学富有谐趣,其次才是创造课堂的情趣,引发课堂的理趣。课堂教学首先需要营造一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语文课堂应不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