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信分油     
楚汉战争时期的著名大将韩信,小时候就十分聪明。有一天,他来到街上,只见围了一群人,里面有两个油贩子吵得不可开交。原来他俩要把缸里剩下的十斤油平分。他俩没有秤,只有一个能装3斤油的油葫芦和一个能装7斤油的瓦罐。他俩把油倒来倒去,总是分不均匀。  相似文献   

2.
韩信小时候就十分聪明。一天,他看见街上围着一群人,乱哄哄地在争吵。他走上前去,钻到里边,见是两个油贩子正闹得不可开交。一问,才知道他俩原来合伙做生意,因为分利不均而翻了脸,决定散伙,准备将剩下的10斤油平分后各奔东西。可是,他俩手头没有秤,器具就只有三样:一是装剩油的油缸,一是能装3斤油的葫芦,一是能装7斤油的瓦罐。他们将器具倒来倒去,总是觉得分不均匀,你怪我怨没有完。好管闲事的旁人也帮着出点子,折腾来折腾去,也没个好办法。少年韩信见状,情不自禁地大笑道:“这有啥麻烦,便当得很哩。”人们听了,纷纷起哄了:“看你小不点儿,…  相似文献   

3.
韩信分油     
韩信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名的大元帅,辅助刘邦打败楚霸王项羽,奠定了汉朝的基业.民间流传着一些以韩信为主角的有关聪明人的故事,下面就是其中的一个. 据说有一天,朝信骑马走在路上,看见两人正在路边为分油发愁.这两个人有一只容量10斤的篓子,里面装满了油;还有一只空的罐和一只空的葫芦,罐可装7斤油,葫芦可装3斤油.要把这10斤油平分,每人5斤.但是谁也没有带秤,只能拿手头的三个容器倒来倒去.应该怎样分呢? 韩信骑在马上,了解情况以后,说:"葫芦归罐罐归篓,二人分油回家走."说完了,打马就走.两个人按照韩信的办法倒来倒去,果然把油平均分成两半,每人5斤,高高兴兴,各自回家.  相似文献   

4.
韩信立马分油问题。相传汉代军事家韩信一天访友归来,途中经过一集市,遇见卖油翁与顾客争执。买者想买5斤油,而卖者无法计量,因而告诉买者,要么买3斤,要么买7斤。韩信询问得知,卖油翁油娄中的葫芦恰好装有10斤油,但他仅有装3斤和7斤的葫芦,而买者执意要买5斤油。韩信立在马上稍加思索道:“你们无须再争,以我之法保你们都满意。”韩信下马经过几次倒油,买卖双方皆大欢喜。你知道,韩信是怎么倒油吗[1]?  相似文献   

5.
<正>韩信立马分油问题.相传汉代军事家韩信一天访友归来,途中经过一集市,遇见卖油翁与顾客争执.买者想买5斤油,而卖者无法计量,因而告诉买者,要么买3斤,要么买7斤.韩信询问得知,卖油翁油娄中的葫芦恰好装有10斤油,但他仅有装3斤和7斤的葫芦,而买者执意要买5斤油.韩信立在马上稍加思索道:"你们无须再争,以我之法保你们都满意."韩信下马经过几次倒油,买卖双方皆大欢喜.你  相似文献   

6.
阿凡提小时候就是一个非常爱动脑筋的孩子.有一天.他父亲带着他提着10斤油上街去卖.“3个金币买10斤油!”小阿凡提吆喝着.这时,来了一个贪婪的财主,眼珠一转,想了个占便宜的点子说:“我给你2个金币买5斤油,条件是既不允许用秤称,又要不多也不少.否则,10斤油就要全部归我.”阿凡提的父亲面露难色.阿凡提问财主:“你的瓶子可以装几斤?”财主回答说:“7斤.你问这个干什么?”阿凡提没有回答,而是想了想,高兴地对父亲说:“不要  相似文献   

7.
教学片段:小明家今秋收稻谷3500斤,扣除口粮和种子1500斤,尚有余粮2000斤,小明爸爸准备卖出去,你看怎么卖?最多能卖多少元?  相似文献   

8.
乐翻天     
老师:你考试没有考好的话,你父母怎么惩罚你?小明:80分以下女子单打,70分以下男子单打,60分以下男女混合双打。 小强考试完回家,把考卷交给了妈妈。妈妈指着考卷说:“我怎么觉得这100分的最后一个‘0’,好像是后添上去的?”小强马上接着说:“您看错了,这后面的两个‘0’都是  相似文献   

9.
小幽默     
老秤新秤数学老师批评某生说 :“哪有半斤等于八两的 ,这不是胡闹吗 ?”某生说 :“我在作文里写了个‘半斤五两’ ,结果让语文老师批评了一顿。语文老师说 ,过去的老秤都是半斤八两。”数学老师 :“语文课你尽管去用老秤 ,但上数学课时 ,你必须要用新秤 !”看不清楚考场上 ,前排的小华扔给小明一个纸团 ,上面写着 :“‘恍惚’是什么意思 ?”小明在纸上写出答案 :“模糊 ,看不清。”把字条揉成团扔给小华。不一会儿 ,小华又扔个纸团过来 ,上面写着 :“笨蛋 ,这么大的字还看不清楚 !”该干什么小强还没想好晚上该干什么 ,他拿出一枚硬币抛向空…  相似文献   

10.
生动的一课     
今天,我随着母亲去卖菜。到了菜市场,母亲把菜摆好后,叫我先看着,她去推板车。母亲离开后,我大模大样地坐好,俨然一个小老板。一个阿姨提着篮子,走过来问:“这菜怎么卖?”我吞吞吐吐答道:“一……一块钱一斤。”她拿起一把菜,叫我称,我拿起秤一看,慌了神:“这种秤我不会用,怎么办?算了,还是蒙吧。”我拿起秤,装模作样把秤砣在秤杆上左右移动。她靠过来看秤,正当我不知所措时,她说刚好一斤,我才长长舒了口气。接着,又来了一位穿着简朴的老爷爷。他很慈祥地问我:“小姑娘,这种菜多少钱一斤?”我没有上次那样紧张了,轻声答道:“一块钱。”他说…  相似文献   

11.
幽默     
《教师博览》2004,(11):28-28
名次会说话小明是一个刚进小学读书的新生,不久后考完第一次期中考试,成绩单发下来后,照例要拿回家请家长签名。小明的爸爸看完成绩单后,便语重心长地对小明说:“儿子啊!希望爸爸以后不要一看到你的名次,就知道你们班上有几个人好吗?”我也是有个人到集市上卖冰棍,不好意思叫卖,旁边有一个人正高声喊:“卖冰棍!”,他跟着喊道:“我也是!”诚实的代价小明家附近有一座可以移动的公共厕所。一天,小明闲来没事恶作剧,把公厕推到了河里。晚上他向爸爸提起这件事后,“爸爸不小心,榔头砸着他自己的手指头了。”“那你哭什么?”“因为我刚才笑了………  相似文献   

12.
新发现     
小明:“老师,在我背书时, 你怎么还看书?”老师:“我那是要检查你有没有遗漏的地方。”小明:“老师,难道你也还没背熟吗?”老师:“啊……!”  相似文献   

13.
精明的商家     
范午英 《数学小灵通》2014,(1):31-31,34
一天,周波到市场去买大闸蟹。他发现一个摊位卖的大闸蟹的价格低得出奇,估计是秤上有猫腻。于是他走过去问:“老板,别人的大闸蟹都卖90元一斤(1斤=500克),你怎么只卖65元呢?是不是秤有问题呀?”  相似文献   

14.
益智乐园     
《高中生之友》2014,(11):47-47
题目一 小明和小华一起买了10斤蜂蜜,装在一个大瓶子里。他们想要把蜂蜜平分.可是。只有两个空瓶子,一个正好能装7斤,另一个正好能装3斤。请问怎么分?  相似文献   

15.
开心味道     
翻译老师:“小明,我说几个英语句子,请你把它们的中文意思说出来。How are you?”小明:“怎么是你?”老师:“How old are you?”小明:“怎么老是你?”老师:“……”  相似文献   

16.
开心一刻     
纸条考试时,小明向小军扔来个纸条:“‘恍惚’是什么意思?”小军迅速在纸条上写完,又扔给了小明。小明展开一看,上面写道:“模糊,看不清楚。”一会儿,小明又把纸条扔了回来:“笨蛋啊你!戴上眼镜,我都写这么大了还看不清楚,难道要我写到黑板上不成?”吃西餐几个同学陪他们的美籍英语老师吃饭。不知为什么,蚊子只咬外教一个人,外教抱怨说蚊子欺负“外国人”。一个同学听了,笑道:“也许蚊子喜欢吃西餐。”做文章儿子:“爸爸,你帮我改一下这篇作文吧!”爸爸:“我对写文章一窍不通,怎么能帮你的忙?”儿子:“你怎么不会,人家都说你摆摊卖水果时总…  相似文献   

17.
动脑筋(5)     
1、一个妇女在家里称好10斤菜油,装在一只能装10斤油的铁桶里,拿到市场去卖。走到半路上,有一个人提着恰好能装3斤和7斤的两只铁桶,来找她买5斤油,附近找不到秤称,她动了一会脑筋,用那几只  相似文献   

18.
幽默快餐     
小明刚进学校不久,邻居小刚就告诉他妈妈:“小明今天在学校里打小华。”晚上,小明做完了功课。妈妈:“小明,今天你在学校里打人了吗?”小明:“没有。”妈妈:“你瞎讲,今天李老师批评过你吗?”小明:“没有。”妈妈:“你不老实!”爸爸:“小明,今天李老师表扬谁了?”小明:“表扬小华,我打他的时候,他没有还手。” ·幽默快餐· 好孩子法郎士从学校里回来说:“妈妈,今天在校园里,有一个孩子掉到水坑里去…  相似文献   

19.
一把蚕豆     
我爱吃蚕豆,每当我看到那黄艳艳、圆滚滚、油亮亮的蚕豆时,就会馋涎欲滴。因此,妈妈经常买蚕豆给我吃。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牵着妈妈的手向菜市场走去,因为那里有蚕豆卖。还没到菜市场,就见一位花白头发的老太太蹲在路边守着两个布袋,一个布袋中装着蚕豆,另一个装着笋干菜。妈妈见她的蚕豆很饱满,便走了过去,问道:“大娘,这蚕豆多少钱一斤?”老太太回答:“两块。”于是,妈妈挑了些蚕豆让老太太过秤。“二斤三两。”老太太说。妈妈刚要掏钱,那位老太太不好意思地低着头说:“闺女,我不会算账,你帮我算一下吧。”我和妈妈都很吃惊,妈妈说:“楠…  相似文献   

20.
一辨析比较材料——直观感受分数 1.初步感知二分之一. 师:(出示小明一家郊游的图片)瞧这一家子,奶奶、爸爸、小明和妹妹在郊游.妈妈因为加班没能去,临走时吩咐小明:"你是小男子汉,要学会照顾大家哦.我准备了8个面包、4个苹果,你给大家分一分."如果你是小明,你打算怎么分? 生:每人分2个面包,1个苹果. 师:奶奶想把这1个苹果让小明和妹妹分,可以怎么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