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写词语”这种训练形式,在这个教学新理念层出不穷的年代似乎已逐步为人所淡忘。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打破传统的、单一化的“听一听”、“写一写”的模式,赋予它丰富的内涵,同时调动学生“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通过耳听、眼看、脑想、手写,发现它在锻炼学生的听辨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方面功能卓著,大有枯木逢春之奇妙。现将自己实践的几种听写词语形式例举如下: 一、根据意思写词语 老师给出词语的意思,让学生倒推出词语来。 如听写“彤云密布”一词。(出自《第一场雪》)  相似文献   

2.
听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听力训练的一种基本形式。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听写是有安排的。如:听写词语,听写一段话,以及把听到的故事讲下来,学写会议记录等。通过这些练习,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小学阶段具备一定听的能力,为升入中学后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吕虹 《小学语文》2008,(6):48-49
听写是基本的教学方法之一,由教师发音或朗读,学生笔录,用来训练学生听和写的能力。在平常的教学中,听写训练就是把一组词语或句子老师念,学生写。这种方式不仅忽视了听、写的训练意义,而且抹去了听写的趣味。时间一长,学生的学习热情减了,烦了。如何改变这种“你念我写”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总能够看见语文老师在念一些词语或者句子,然后让学生用笔把它写下来,这就是这些老师眼中所谓的听写训练,想通过这种训练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听和写的能力。这种“你念我写”的模式抹去了听写的趣味性,学生比较厌倦这种方式,以至于听到“听写”二字就头疼。让如何让听写训练充满魅力?我个人认为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寻觅方法,努力创造出鲜活的听写训练模式,去点燃孩子参与听写的情感沸点。下面例举一些我的实践方法,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5.
听写,能及时地反馈和有效地巩固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与理解,是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自古至今,不管是哪一种风格哪一个流派的识字教学,都十分注重听写。虽然听写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在指导学生订正听写错误时,几乎都是采用同一种简单的办法———抄。从抄两三遍到十来遍,甚至罚抄上百遍。可就是这样,每当第二次听写时仍会有不少学生再出错。有时上午听写正确,下午听写时又出错。面对这一奇怪现象,教师百思不得其解,学生自己也感到莫名其妙。其实,如果仔细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学生一次次听写一次次订正又一次次出错”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词语是构建语言的基础,是语言大厦的基石。离开了词语的教学,是无法实现语言教学的目的的。抓住字词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词语是语文新课标的明确要求。因此,小学语文课堂要重视词语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当前的课堂实践对词语的教学还存在以词语解词语的现象。那怎样引导学生理解一个词语的意义呢?一、追本溯源—让词义理解更实在 理解词义是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重要目标。现在,很多教师在词语教学中,对词义往往是讲解给学生听,或者让学生去查词典。这样,学生无疑是在被动地接受一个词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善于改变这种教学方式,对词语进行追本溯源,从而让词义教学更实在。例如,对《推敲》一文中的“推敲”一词教学,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师:这一篇课文的题目是“推敲”。谁来说一说“推”和“敲”各是什么意思?生:“推”和“敲”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师:也就是说这一篇课文写的是关于“推门”或者“敲门”的事情了?生:不是的。师:那是什么意思呢?“推”和“敲”就是两个表示动作的词语呀?生:“推敲”是表示一个人对文字的再三斟酌的意思。师:是吗?那么和“推”“敲”原来的意思完全不相同了呀。生:我听爸爸讲过贾岛在作一首诗时的故事。贾岛对“僧推月下门”一句想了很久,到底应该是“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总是想不通。这就是“推敲”这一个词语的来历,表示的是人们对文字的再三斟酌的意思。师:你知道得真不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故事,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课文。  相似文献   

7.
听、说、读、写能力的高低是学生语文能力强弱的基本表现。职业学校在抓专业课和实践性教学的同时,应从培养和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应注意四项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不可偏废、不可分割。一、听———“三、三”训练法培养和考察学生听的能力即是要培养和考察学生接受信息、分析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这个过程的完成,要求学生做到耳到、心到、手到。训练时一定要注意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可针对三种不同的内容,提出不同的训练要求,简称“三、三”训练法,即听写新词———纠错;听段落、短文…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前大学英语四、六级测试重心的调整,特别加强了对“听”、“写”能力的考查,课堂教学应该将“听”、“写”能力的培养放到首位。文章从理论角度阐明听写是一种有效的测试和教学手段,通过分析学生听写中所出现的错误,找寻学生听写失分的原因,对如何加强听写教学提出一些建议,旨在实现“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余同生教授在《语文教学的协同效应》一文中指出: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具有协同发展的特点,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某一种能力有缺陷,其他三种能力都会受影响。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大量听记、听说、听赏等多种形式的听力训练,同时调动学生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协同发展。一、听写训练——语言积累的基石听写训练是语言训练一种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最重要的基础莫过于识字、写字,形成听、说、读、写的最基本能力,其中听写是十分重要的训练形式。合理设计听写是提高学生听的能力和写的能力的重要捷径。可是,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听写的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对不感兴趣的听写模式产生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写错别字的现象也是频频发生。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采取了创意听写模式,通过三剂良方来提高学生的听写能力。一、创意听写之"理气方":课前预习  相似文献   

11.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听写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和测试手段,可以培养学生对不同音素及语音语调的识别能力,提高学生正确使用词汇、语法、拼定单词、以及口头复述能力。在听力教学的“精听”和“泛听”阶段,听写训练侧重点分别是单句、填空和段落大意;训练时掌握听写技巧、分析听写题型,有利于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和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2.
听写,对于我们语文教师而言,是再熟悉不过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这种教学手段来检测学生对字词句的掌握情况,但方式多半是教师简单机械地口头报词句,学生则一成不变地边听边写。形式单一不说,而且这样的听写仅仅指向学生对词语和句子的简单记忆,而对于如何通过听写实现词句的内化和运用,教师则缺乏必要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张伟利 《教师》2011,(3):87-87
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堂的第一要务。只有这四方面的能力提高了,才能正确地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作文教学发挥着它不可忽视的作用,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它,除了教书育人,它还会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们能够“我耳听我音,我口说我心”,畅快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此,我把从教以来的粗浅认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复合式听写不仅仅考察听力,更考察听写能力,“听”是基础和前提,“写”是关键和核心,考生在这部分测试中出现了听不懂、听不清、写不出等多方面的问题,与我们以前的教学方式方法有着分不开的联系。复合式听写考察学生听、读、写及逻辑思维等多项交际能力的综合运用,我们的教学应该往这方面发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15.
"听写",顾名思义就是将听到的写下来。在教学中,通常是由教师念词语,学生笔录。这是常见的语文教学方法之一,用来训练学生听和写的能力。在教学流程的安排上,笔者按照有经验教师的做法,一般将听写安排在早读课,主要针对课文后提示的重要词语来听写。但听写效果不乐观,孩子们听写的正确率低,常常是反复地改错。因为,在高段的教学中,这些新字、新词往往靠学生自学来掌握。随着高段学习负担的加重,很多孩子对自学的作业往往采取自动忽视的态度。而出错后不断地重复抄写,则令孩子更加厌烦这个任务。  相似文献   

16.
刘燕玉 《成才之路》2011,(20):14-14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也是科学课教学改革的主题。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能力培养,科学课教学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其中也包括学生听记能力的培养.而这个能力往往被教师和学生所忽视。听记的过程,需要边听边想边写,耳、脑、手并用,这是一个十分紧张的动态心理过程,它比单纯的阅读对思维能力的训练效果要强得多,它是一种具有强化效果的“特殊阅读”。训练学生听写,引导学生重视记笔记,对于增强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迭能力、听课效率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7.
吴凌燕 《师道》2014,(10):32-33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段写话教学强调:“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里的“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乐于”都在传递一个信息:激发学生写话兴趣.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8.
听写是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写是一种积极的、综合性的语言教学形式,听写有助于学生学习、巩固所学语言,是检测英语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听写过程是学生听音、辨音、书写的综合学习过程.听写具有任务明确、具体,需耍学生多种感官协同的活动。眼看、耳听、手写、口诵、心记五官到位是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听写可以使学生对英语单词、语句的音、形、义在大脑皮质中的条件反射下得以强化,有助于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的良好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好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进行听写呢?下面仅就教学实践浅谈一下。  相似文献   

19.
听、说、读、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四个重要方面。其中,读包括阅读和朗读。朗读能够促进初中学生语感的建立和提高。朗读,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反复品味作品内涵、理解词语的内在意义和感情色彩的能力,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用流利的普通话朗读的能力,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由此可见,重视朗读训练,不是浪费学生时间的行为,而是回归教学本位的举措。本文以农村初中的朗读为例,谈谈笔者在平时实行朗读教学时的一些想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20.
听、说、读、写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中心,它们有其紧密的内在联系。“听”是“说”的前提,是“说”的基础:“说”又是“读”的必要准备阶段:“写”则是听说读能力的语言概括,是听说读综合能力的再现。但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尤为突出的是忽略“说”与“写”的训练。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有意识的将“说”与“写”结合起来,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学完《口技》这一课,我要求学生自己准备口技节目,每组推荐2—3人,上台表演口技,这样就有模仿火车进站的、有模仿孩子撒娇的,还有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